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消费金融助力假日经济 嵌入多个服务场景
2021-10-12 07:32:13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长假掀起了一股消费高潮,餐厅、商圈、景区人头攒动,彰显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和购买力。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内需消费不断提升,消费金融在经历起步、探索、发展等阶段后,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日趋融合,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嵌入多个服务场景

家住深圳的柳葳,在国庆长假前就计划好了要带上家人一起去云南大理旅游,“为了让消费性价比更高,我仔细对比了各家银行的信用卡活动,早早预订好了酒店和机票,这次旅游非常开心,计划以后每年带老人和孩子出去旅游”。

与柳葳有同样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中国银联发布2021年国庆假期银联网络交易数据显示,国庆假期,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到2.72万亿元,交易笔数达到48.63亿笔,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1.73%。“吃、住、行、游、娱、购”是假期消费主力。其中,购物、餐饮、景区售票方面的国庆假期日均消费金额较去年国庆假期日均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31%、28%、24%。分地区来看,海南、甘肃、西藏等地交易金额增幅居前,成为假期出行的热点地区。中国银联数据分析师胡伟分析说:“今年国庆期间,航空、铁路、租车和加油等与出行相关的消费均处于恢复态势。租车尤其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出行新潮流。”

各家金融机构为国庆假期做足了准备,甚至拿出真金白银。如成都银行在国庆期间优选成都地区标志性六大综合商圈,开展信用卡微信绑卡消费满300元减150元的活动,拓展信用卡客户办卡、用卡规模,助力国庆消费,提高业务规模。10月1日至7日,该行信用卡交易次数达5.63万次,消费金额超2000万元。杭州银行推出以“喜迎国庆、瓜分大奖”为主题的幸福游园会活动,凡信用卡消费达标者均可参与。让市民真正得到实惠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业务规模,短短7天,信用卡消费金额超1.7亿元。

近年来,随着消费人口结构变化,消费信贷规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以一般性消费贷款为代表的短期消费贷款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获得普惠型消费贷款;适度超前消费的观念被更多消费者接受,消费需求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升级型消费。浙商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陶嵘分析说:“政府和监管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涵盖了生活消费、旅游消费、养老消费、文体消费等领域;并持续提升监管力度,严防消费贷款资金流入房市、股市等投资领域,为消费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紧跟政策步伐,陆续升级技术和服务,推出了各类消费金融产品,提供和改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以适应和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消费金融产品加快创新

为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渐形成金融创新促进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我国消费贷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银行开始推出车贷、助学贷等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贷。第二个阶段是2014年以后,随着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多样化,消费贷产品开始迅速升温,中小银行推出许多新型消费贷。第三个阶段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京东、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消费贷市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随着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消费贷的普及性、多样性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金融消费也是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领域。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的报告显示,针对金融领域的投诉大多数集中在消费金融领域。如何更好创新产品、提升服务,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话题。记者采访发现,提升消费体验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手段。比如今年国庆期间,四川省推出“信用游”,境内景区实现“先用后付”“先游后付”等服务,让不少旅游爱好者拍手称赞。另外,一些线下商圈引入“先享后付”模式,消费者线下购物完成首付后,后期按月还款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也受到消费者欢迎。乐信旗下先享后付产品买鸭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5日,买鸭线下成交用户数相比“五一”假期增长5倍以上,成交订单数增长也接近5倍。

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开始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也有助于提升消费体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受到欢迎,而实现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体验的关键是要提升金融机构数字化的服务能力。”

用好技术“双刃剑”

金融科技发展为消费金融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用户画像、风险定价、个性化体验等多个方面,科技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相较于传统贷款手续繁复,当前消费贷款已逐步实现办理线上化、风控智能化、体验极简化;移动支付技术和移动支付环境的不断完善,大大提升了消费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借贷消费的意愿和概率。”陶嵘说。

“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赋能更多业务环节,为大众提供更智能化的消费金融服务,也成为数字化时代消费金融公司的使命和目标。”中邮消费金融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该公司科技团队自主研发的新核心系统于今年正式上线投产,系统切换以“保障业务连续性、最大限度降低客户影响、可快速回退”为原则,采用“不停业、一次性”的切换方案,实现了整体业务的平滑过渡。该人士表示,新核心系统的成功上线与投产,是中邮消费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全面提升系统性能,助力其实现金融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

在陶嵘看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于消费金融,促使更多群体获得了办理消费贷款的机会,但在运用金融科技提升消费贷款普惠性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信息泄露风险。“从业机构应严格执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合理获得客户授权、收集采用第三方数据。除了获客环节,还应将金融科技积极应用于消费贷款风控体系中,辅助贷前审批、授信、贷中监测、贷后失联修复和不良催收等工作。”他表示,金融机构要在合法且能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做到“贷得出、收得回、管得住”,真正实现消费金融的普惠性。

叶银丹同样认为,金融机构在发展消费金融、扩张消费贷规模的同时,一方面要做好风险防范,防止不良率的过快上升;另一方面要突出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避免同业间恶性竞争。同时,要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通过数据驱动提升风控、优化产品、改善体验,更好地满足大众消费金融需求。(经济日报记者 钱箐旎)

关键词: 消费 金融 助力 假日经济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