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宁吉喆撰文解读2021年“三季报”:经济发展韧性继续显现
2021-11-01 12:12:03 来源:《求是》 编辑:

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宁吉喆

2021年前三季度,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有效应对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显现,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保持恢复增长,发展韧性继续显现

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市场主体主动作为,我国经济得到持续恢复发展。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看今年经济增速,不仅要看同比,而且要看环比和两年平均比;不仅要看当期比,而且要看累计比。受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及疫情汛情冲击影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前三季度累计增速仍然较高,两年平均增速基本平稳,各季度环比均为正增长。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2.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两年平均增长5.2%,与一季度5.0%、上半年5.3%相比大体稳定;一、二、三季度环比分别增长0.2%、1.2%、0.2%,经济规模逐季扩大。

三次产业持续发展。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5.14万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32.09万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45.08万亿元,增长9.5%。农业、工业、服务业竞相增长,尤其是农业增产、粮食丰收,夏粮和早稻合计比上年增产73.8亿斤,秋粮因播种面积增加、单产提升也将实现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1.3万亿斤,为经济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大需求继续扩大。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78万亿元,增长7.3%;货物进出口总额28.33万亿元,增长22.7%。在内需不断扩大的同时,外需拓展取得显著成效。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9.5%。放眼全球,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速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生产需求拉动作用持续发挥,在多重冲击下表现出经济总量大、增长速度稳、发展后劲足的强大韧性。

二、就业和价格形势稳定,宏观环境总体改善

在经济保持恢复增长的同时,就业增加、价格总水平可控、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成为宏观经济环境稳定优化的重要标志。

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续,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精准实施,就业规模继续扩大,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0%。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9月份降至4.9%。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近几个月来,虽然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上升,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这主要得益于夏粮和早稻实现增产,生猪产能持续恢复,蛋奶、蔬菜和水果市场供应充足,以及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裕,为物价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0.6%,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

国际收支继续改善。货物进出口发展态势较好,贸易顺差规模扩大。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顺差2.8万亿元,同比扩大23.7%。服务贸易出口较快增长,逆差大幅减少。1—8月份,服务进出口逆差同比收窄66.7%。外汇储备总体稳定。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2006亿美元,连续5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三、创新驱动发展态势向好,市场活力动力不断增强

全国上下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成长。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涌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完成对接。“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并网发电。

创业创新发展势头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推进,市场主体不断扩容,创新指数跃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与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我国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截至9月末,全国实有登记在册市场主体1.49亿户,同比增长11.5%。《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第12位,比上年上升2位,位列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3个百分点。绿色智能产品迅速增长。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智能手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7.8%、51.8%、51.5%。5G网络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截至9月底,5G基站达115.9万个,5G终端连接数达4.5亿户。

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活跃。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型消费领域渗透,线上消费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3.6%。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释放巨大潜力。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20.1%,市场采购出口增长37.7%。

四、协调内生特点日益凸显,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各地区各部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不断巩固。化解过剩产能取得积极成效。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1%,处于近年同期较高水平。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营收成本双双下降。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57元。投资补短板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农林牧渔、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9%、10.4%、31.4%。

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制造业占比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稳定器作用加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8%,继续超过“半壁江山”;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2%,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拉动力趋于提升。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0.5%,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1.7%、28.6%、41.6%。投资结构趋于改善。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快于全部投资11.4个百分点。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2,同比缩小0.05。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貌。前三季度,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8%,快于东部地区1.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名义增长10.8%、10.6%,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4、0.2个百分点。

五、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态环保进一步加强

各方面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持续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防治,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

产业绿色转型取得实效。积极推动煤电、钢铁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能耗强度继续下降。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能源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全国发电量6.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天然气产量151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4%;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碳市场交易日趋活跃。截至10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867.5万吨,成交额约8.45亿元。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前三季度,在汽车销量总体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售216万辆,同比增长1.9倍。

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提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蓝天碧水。前三季度,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7%;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六、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外贸外资增势稳健,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国际交往空间扩大,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对外贸易量增质升。进出口规模逐季提升。一、二、三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为8.51万亿元、9.59万亿元、10.23万亿元,总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贸易结构不断改善。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3.0%,占比提升至58.8%,一般贸易进出口和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继续上升。

吸引外资成绩亮眼。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使我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前三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595亿元,同比增长19.6%。高技术产业成为引资热点。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9.1%,占比提升至32.1%。

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前三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3.4%,高于同期外贸整体增速0.7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2%,占同期总额的18.4%。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开行量、货物发送量同比分别增长29%、37%。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运行,中老铁路即将通车,雅万高铁、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如期推进。

七、居民收入消费较快增长,民生得到较好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经济持续恢复、就业稳中向好,为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三季度,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4454元,同比增长10.4%。

居民消费持续恢复。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支出也显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3.7%。服务消费支出反弹恢复。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23.4%,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个百分点。

重点群体就业改善。大学生就业有所改善。9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下降。农民工就业总体向好。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303万人,同比增长2.0%,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各地有力保障民生投入,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和退休金,加大社会救济和临时救助力度,促进了居民增收和生活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两年平均名义增长8.4%,超过2019年同期增速;其中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8%、20.1%。

八、加强宏观政策调节,确保实现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综合来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在恢复中迈向高质量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进一步彰显。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和态势没有变。但要清醒地看到,三季度以来,全球疫情和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交织,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供给约束显现,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面对复杂多变局面,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科学统筹抗疫和发展。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稳工稳产稳商稳市,维护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形势研判和政策储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全力做好保供稳价惠企工作。有效落实保障煤炭和电力供应各项措施,确保迎峰度冬能源供给,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纠正运动式“减碳”,避免“一刀切”。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保障农业、能源、原材料有效供给。落实好惠企纾困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和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提升汽车芯片供给能力,解决基础材料和运输环节约束问题。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抓紧储备和启动一批新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积极释放内需潜力。瞄准发展急需、升级急缺、民生急盼,积极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有效投资,加快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落地,安排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和其他资金支持补短板强弱项。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巩固提升传统消费,促进增加服务消费,培育拓展新型消费。

着力稳就业保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继续做好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积极发展新就业形态。切实抓好秋冬种,稳定农资价格,保障农资供应。落实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防汛减灾各项工作,抓好灾后安置保障和恢复重建。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以开放促改革促恢复促发展。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来源:《求是》2021/21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