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前10月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 保持经济稳定恢复仍需加力
2021-11-16 06:13:23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10月份,我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保供稳价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

付凌晖表示,10月份,主要指标同比增速有升有落。从两年平均看,多数指标均有所加快。从累计看,主要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9%,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2.2%。从宏观指标看,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都低于年度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连续6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尽管受到疫情、汛情不利因素的冲击,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和服务业经受住冲击,呈现出改善的态势。”付凌晖表示。市场保供成效在显现,10月份,我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增速由上月下降转为增长。市场紧缺的金属集装箱、集成电路的产量分别增长76.2%和22.2%。铁路、水运货运量和周转量的增幅均比上月有所提升。

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10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发展韧性继续显现。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发展中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犹存,保持经济稳定恢复仍需加力。

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能否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付凌晖表示,我国在一年多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控制疫情传播有较好的条件和基础,会逐步减小对经济的影响。从下阶段来看,尽管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但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的态势有望保持。

CPI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

10月份,CPI和PPI的涨幅均有所扩大,二者“剪刀差”创下新高。对此,付凌晖表示,主要还是由于PPI涨幅扩大,带来CPI和PPI的差距在扩大。

从PPI涨幅扩大的影响因素看,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二是国内煤炭、金属部分行业供给偏紧带来的影响。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市场保供稳价力度,效果逐步显现。从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流通领域价格情况来看,煤炭价格环比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近期,社会上出现了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对此,付凌晖表示,由于受到三季度疫情和汛情等因素的冲击,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和国内部分能源、原材料产品的供给偏紧,也造成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扩大。“看起来好像出现了一些滞胀的表象,但是这种情况是受到短期冲击因素造成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状况。”付凌晖说。

从经济增长来看,随着制约经济的短期因素逐步减弱,经济恢复态势逐步显现。从10月份主要指标情况来看,生产和需求主要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多数是有所回升的。同时,市场保供稳价的力度在加大,部分能源产品供给偏紧的状况也在逐步得到改善,这些都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

从物价情况看,尽管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还在持续,但国内各方面加大增产保供的力度,增加对企业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有利于降低生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PPI向CPI传导。同时,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目前整体涨幅还是比较温和的,10月份同比上涨1.5%,核心CPI上涨1.3%。

“下阶段,我国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生猪产能目前总体上恢复,猪肉价格同比还在下降,将拉低CPI涨幅。同时,从工业和服务业供给的整体情况来看,市场供应还比较充足,CPI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付凌晖表示,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有望继续稳定恢复,居民消费价格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对于近期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企业成本上升、实体经济困难增多的问题,还要高度重视,做好保供稳价的工作,积极助企纾困,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消费增长仍有较好支撑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消费恢复韧性继续显现。

商品销售稳定恢复。随着经济恢复,居民购物需求持续释放,10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类别中,有9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上月加快。

消费内在动力仍比较充足。付凌晖表示,市场供应能力较强,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得到保障。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9.9%和8.8%,均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升级类消费发展向好。

消费新模式助力消费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网络购物、线上消费快速发展,提升了消费的便利性,也带动消费规模扩大。今年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7%。

“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充足,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经济恢复、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社会保障逐步完善,消费增长仍然具有较好支撑。”付凌晖表示,也要看到,目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一些接触型消费的制约作用还比较明显。下阶段,要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积极增加市场供给,保障居民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关键词: CPI PPI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疫情 疫情防控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