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西迁精神 续写知识报国新篇章
2021-11-30 06:14:48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这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跑出的科研、教学“加速度”。在这里,西安交通大学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与190余个国际、国内企业合作建设了多个联合研发中心,并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知识报国、科技报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发轫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西迁精神,让这座开放型“智慧学镇”逐步进阶为陕西融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加速实现创新驱动的助推器。

从黄浦江边到古都西安,西迁65年来,西安交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涵,以“听党指挥跟党走”为行动准则,以“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国家建设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产业发展创造出一大批科研成果,为社会生产提供了众多科技服务。2019年9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中,一张小小的粉色火车票被放到非常醒目的位置。车票上方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字样。

1956年夏天,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6000多人手持这种特制的粉色车票,义无反顾地从繁华的上海踏上了西迁的列车。据记载,交大西迁时,学校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了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到教师总数70%以上。当时校园里流传着三句口号:“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大家就是喊着这样的口号西进的。”西迁老教授卢烈英回忆。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是钱学森的老师。交大西迁时,钟兆琳的夫人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周恩来同志曾提出,钟先生就不必去西安了。但钟兆琳却婉拒了,他将妻子安顿在女儿家,孤身一人来到西安,过上了每天吃食堂、住宿舍的生活。我国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领域的奠基者沈尚贤,不仅自己带头报名西迁,还动员妹妹沈德贤一家也来参与。在他的感召下,沈德贤将上海的住房捐献给政府,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来到西安。妹夫陈国光也毅然放弃在上海的工作,随交大西迁,成为无线电系的教师。

交大西迁,结束了我国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历史,引领和带动了整个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65年来,西安交大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优秀人才近30万名。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赵升吨就是其中一位。1979年考入西安交大的赵升吨,不仅在这里完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学业,更继承了“西迁人”的爱国奉献精神,毕业后扎根母校,带领科研团队开展智能控制装备研究工作。目前已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主编及参编的专著与教材9本,公开发表论文6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9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1项。赵升吨团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已应用到多家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用创新书写使命担当

在2020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中,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铁军领衔的“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制造基础科学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榜上有名;在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榜单中,来自西安交大的“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项目”和“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两个项目入选……

在西迁精神引领下,西安交大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指引,聚焦聚力国家战略需要。

“交大迁到哪里,我就考到哪里!”如今已经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就是西安交大科技平台建设的先行者。1957年从浙江绍兴高中毕业后,被钱学森报国故事深深感染的陶文铨明知道交大要西迁,依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这所学校,成为交大西迁后首批奔赴祖国西部报到的本科生。后来,尽管出国留学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但他依然选择回国报效母校。在5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第一线,授课学生近2万人,他们中许多已成为学术带头人,其中还包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陶文铨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潜心从事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两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宏观—介观—微观多尺度计算框架体系,发展了界面耦合的重构算子和耦合理论;发明了高效低阻的强化传热技术,使我国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据不完全统计,陶文铨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换热器为企业新增产值20多亿元。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陶文铨仍然坚守在学校讲堂上和研究室的仪器仪表前,问起今后的打算,陶文铨笑言:“我现在心态堪比18岁,希望能再为国家建设健康工作20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交大正深度融入国家建设发展。目前,西安交大已建成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29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30余个,创造了3万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在发展中传承西迁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正焕发新的时代价值。10月14日,陕西榆林市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院士团队的零碳智慧能源系统这一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零碳智慧能源系统转化应用正是西安交大加强校地合作的有益探索。据悉,预计今年年底前,西安交大将有至少160项校内科技成果在陕就地转化,融资金额超过3亿元。

“新时代,西迁精神已然成为交大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印记。”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告诉记者,“学校积极探索教研一体、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协同育人模式,把培养人才第一资源与发展科技更好结合,携手攻关‘卡脖子’难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同时,学校创新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

出于这样的目的,西安交大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坚持“打开围墙”,将立德树人、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实践,与全国多个市、县、区签订了校地和校企联合攻关协议,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这样一来,既有力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应用,同时也在联合创新实践中培养了创新人才。

近年来,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起了数学、物理、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社会治理等十多个联合创新研发平台,吸引不少于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设立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联盟。

同时,西安交大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领衔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已吸引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9所大学加盟,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培训超过1.6万名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学校还建设了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5个、省部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111引智基地11个,为服务国家建设贡献自身力量,为引领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源泉。(经济日报记者 雷 婷)

关键词: 西部科技 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交大 智慧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