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第二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在广州南沙举行 助力“蓝色粮仓”种业振兴
2021-12-08 15:21:36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编辑:

来自太平洋岛国的特色产品、地道的南沙青蟹和黄油蟹……12月7日,第二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三届广东水产种业产业大会在广州南沙开幕。此次博览会以“领绿色渔业,谋种业振兴”为主题,参展单位超300家,参展品种250多个,共谋渔业发展新篇章。开幕式上,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渔业研究院揭牌。

记者在水产种业博览会现场看到,整个博览会包括馆展区、地展区、美食区和休闲渔业展区等多个区域。在馆展区A馆中,一座以“自贸蓝”为主色调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展馆屹立其间。一进入南沙展馆,南沙青蟹展品便映入眼帘。

多年来,南沙青蟹养殖、流通、销售等环节发展成熟,以其优质优价,堪称“蟹中茅台”。南沙青蟹是首个以“南沙”命名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近期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审,现有养殖面积约23000亩,年产量约4800吨。

记者看到,在南沙展馆中,有一条在水中悠闲游荡的胭脂鱼,在其鱼身有一道长长的红色印记。胭脂鱼原产于长江流域,也是国内目前主要的高价值小品种养殖品种之一。

此外,南沙展馆内还有“科技引领绿色发展”“聚焦产业精准发力”等不同的专题,同时配合现场鱼类品种展示,生动地展现了南沙水产种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创新打造鱼塘边的博览会

记者了解到,本次博览会通过水乡塘头与网络云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期间还将举办多场与水产种业主题相关的论坛,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全国水产种业发展的新成果,推动水产良种推广,促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助力“蓝色粮仓”种业振兴。展会充分发挥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作为珠三角百万亩鱼塘升级样板的场地优势,让“鱼”游起来,让设备转起来,创新性打造“开在鱼塘边的盛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博览会中,数字技术广泛应用。记者看到,在展区中还专门设置了水产塘头直播间,让更多群众可以通过线上方式及时参与此次展览盛况,创造性地将“馆展、地展、云展”三展融合,通过VR展厅、视频直播等形式,致力打造成为展示水产业最新发展成果的新标杆。

同时,此次展览会中还创新设置太平洋岛国联合馆,集中展示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成果及远洋渔业发展成果。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则聚焦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集中展示珠江水系近40种水产种质资源救护保育、驯化、人工繁育和种苗培育成果,引领水产种业发展新方向。

南沙加快实施湾区种业灯塔行动计划

近年来,南沙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突出“规模化”集聚、“集约化”发展、“科技化”引领、“绿色化”升级,加快实施“湾区种业灯塔行动计划”,打造现代水产种业创新发展高地。

此次揭牌的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渔业研究院将为推动“湾区种业灯塔计划”实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升渔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湾区现代渔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

据介绍,华南农业大学广州渔业研究院将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组建一支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等为核心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领先的现代渔业科技创新团队,在研究院基础上建设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创建以种业为引领的渔业全产业链公共研发平台,支撑湾区现代渔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大湾区渔业资源,特别是南沙特色种质资源,建立热带亚热带渔业种质资源标本/活体库和渔业种质资源基因库,培育水产养殖新品种。研发相配套的绿色环保饲料、病害检测诊断技术、疫苗和抗病生物制品、设施渔业与智能化生态养殖等新产品与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带动产业增加经济效益将达到30亿元以上。

记者从博览会上了解到,未来广东将持续推动渔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水产种业振兴工程,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打造健康绿色粤渔品牌,加强数字渔业建设,深化省际及港澳台、太平洋岛国渔业交流合作,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中国种业高地”“中国渔业高地”,助力乡村振兴。 (经济日报记者 张建军 通讯员 舒霞)

关键词: 博览会 水产 展区 渔业 太平洋岛国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