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让零碳产业园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
2022-03-10 10:37:47 来源:光明网 编辑:

“双碳转型”是今年两会热点,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双碳转型的主要目标和思想就是“先立后破”,其中关键是“先立”。张雷认为,“先立”,要立的高效,立的充分,立的全面,要用抓煤炭保供一样的力度,抓可再生能源的建设,是立的高效;建设大规模风光基地,加强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是立的充分;通过在西部大力发展零碳产业园,促进绿电本地消纳,培育新工业体系,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是立的全面。

今年两会期间,张雷提交了《让零碳产业园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的议案,认为零碳产业园是“先立”重要载体。

张雷在议案中提出,在西部地区打造零碳产业园,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可解决新能源生产与消纳的错位问题,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还有利于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减少对国际化石能源的依赖,并提高中国产品突破未来碳关税壁垒的绿色竞争力。

张雷认为,零碳产业园能够将东部的一些高载能产业转移到西部的产业园,通过风电、光伏发电的绿色电力直接供给,再运用智能物联网以及储能等各种先进技术,可实现园区内100%绿电的平衡。最终不仅能实现整体绿色能源供应,还能进一步在西部区域发展新型工业。“这个新型工业不仅来自于东部的高载能产业转移,也包括一系列来自于碳中和绿色技术应用所带动的产业,比如绿氢业:绿氢冶炼、绿氢治钢、绿色合金,再比如说像生物合成等各种碳中和相关的技术。”张雷认为,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具备培育绿色工业革命的条件。中国幅员辽阔,可再生能源资源可提供数倍于中国经济之所需。特别是西部地区,拥有全国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潜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的9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其中7个在西部地区。以绿色工业为抓手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利用“新能源+”发展新工业体系,促进当地发展,在协调东西部共同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发挥重要作用。

以鄂尔多斯为例,利用当地广阔的戈壁高原,打造零碳产业园,通过风能、太阳能和储能组成智能电力供给系统,在园区发展动力和储能电池,电池材料、电动重卡、绿色制氢等上下游集成产业链,将创造千亿产值,减排数千万吨碳,还可新增上万个新型绿色岗位,成为内蒙古等地能源体系转型和重塑新工业体系的典范。

张雷提出,在西部地区落地绿色产业,打造零碳产业园,还有助于解决新能源生产与消纳的错位问题。中国的经济和人口重心80%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大量的重工业也在这个区域,中东部若完全依靠分布式发电,难以满足全部新增电量和电力平衡需求。但西部是风光等绿色能源资源富裕地区,造成了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和产能与用能的错位。尽管国家已经在规划实施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的西电东送的工程,但也应该同时重新谋划产业布局,就地发展绿色工业体系,在西部地区将可再生能源生产与可再生能源消费结合。

为此,张雷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支持零碳产业园技术和模式发展,全面推动零碳产业园落地。零碳产业园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地方产业体系整体布局、新能源开发规划、新型电力系统运营资质、产业园标准制定、能耗和排放优化等系统性工作和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发挥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优势,快速解决过程中的系统性新课题,支持相关技术创新和零碳产业园模式落地。

第二,完善零碳产业园相关标准。目前国内外缺乏明确的零碳园区定义和实施指南,尚未建立碳计量、碳管理、零碳闭环的全局观,亟需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

第三,加快把部分高能耗、高碳排放企业和产业向西部转移,用绿色电力支撑。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体系,各地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别很大,低能效和高碳排放普遍存在,而能耗较高的重化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很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很重要,有关部门可充分考虑西部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充裕的绿色电力,统筹全国资源环境和要素禀赋,加强引导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

关键词: 绿色电力 可再生能源 西部地区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