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湖北黄冈:村路通四方 迈步奔小康
2022-03-11 16:55:56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编辑:

阳春三月,鄂东大地花红柳绿。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湖北浠水县洗马镇,一条条畅通的通村路、一块块醒目的标志牌、一个个漂亮的候车亭、一辆辆行驶的大小车、一段段随路延伸的钢护栏、一处处热火朝天的产业园、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构成了一幅路畅车欢、路景相融、村强民富、业兴民乐的小康生活幸福图景。这是革命老区黄冈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成果的一个缩影。

截止目前,黄冈市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已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18个,获得奖励资金10650万元,创建数量、奖励资金均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大督查中排名前三,获省政府正向激励表彰。

黄冈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孙迎松说,黄冈市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县县创“四好”,乡乡争示范,村村有特色,“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村里有产业、就近收快递”目标逐渐变为现实,“四好农村路”综合效益充分显现。

黄冈市委政府将全域创建“四好农村路”工作纳入市委1号文件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一系列“四好农村路”创建文件,落实市级养护配套资金,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列入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深入推动全域创建。

一年一个创建重点,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项接着一项推进。该市建立财政负责资金、林业负责绿化、乡镇负责路基、交通负责路面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党政主责、部门主抓、交通主力、群众主动、基层主干、合力主推”的“六主模式”,变“单打独斗、一家修路”为社会参与、全民修路,构建起“大办交通、办大交通、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钱从哪里来?积极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向上争取、政府兜底、社会融资、企业捐资、群众筹资”等模式,筹集80余亿元解决资金难题。推行一个标准建设、一套措施推动、一次现场交流、一次拉练亮晒、一个通报督办、一次验收评判等“六个一”推进机制,夯实“四好农村路”创建基础。

统筹抓好建管养运,坚持市有方案、县有计划、镇村行动、群众受益,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同时”、“五同步”、“八公开”制度和县级自检、市级第三方抽检,全面提高农村公路质量。

分级设置县、乡、村三级路长,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定期开展路况调查和设施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安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超限运输管控,建立“双超”治理长效机制,车辆超限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全覆盖,红安县被列为全国农村公路管养改革试点县,路长制、信息化建设等试点稳步推进。

各县市因地制宜探索形成“县道专业化养护、乡道社会化养护、村道公益性岗位养护”等多元化运行模式。建立专群结合养护运行机制,采用专业化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劳动资源相结合,开展农村公路养护。

目前,全市配备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6967个,3881人参与村路养护脱贫。村路配备“路管家、路保姆”,实行定路段、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积极推广村道养护农民承包制,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和创收。

一条条农村公路联系党心民心,汇聚脱贫致富的磅礴力量,打通了892个贫困村发展瓶颈,帮助102.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助力1个深度贫困县及5个贫困县摘帽。

该市还统筹物流、邮政、供销、商务等发展,探索“交邮融合”新模式,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打通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

湖北首个“党建+快递进村+农产品上行”物流体系在蕲春县张塝镇瓢铺村建立,村干部兼职免费寄送快递,增加农民收入。湖北顺丰“快递进村”第一个示范网点罗田县燕儿谷挂牌运营,当地农副产品物流成本下降30%—40%。英山县“农村物流+农村电商”助推脱贫攻坚被纳入全国农村物流典型案例,罗田县创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国样板县。

“过去政府请老板,老板都不来。如今修好一条路,资本主动进山。”浠水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正红表示,农村公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推动了产业兴旺。

在“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红安县七里坪镇,到八一村红色景点打卡的游客成群结队。导游陈万贵说:“旅游大巴能直接开进村,每天200多人从武汉发团,游客都觉得好。”

八一村支部书记郑喜中说,“四好农村路”串起村里红色景点,循环路连通出村省道,今年游客估计超10万人次。”(经济日报记者 柳洁 通讯员 潘庆芳 夏彬)

关键词: 公益性岗位 四好农村路 农村公路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