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多位专家分析美联储加息 我国有条件及时应对风险
2022-03-18 08:16: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北京时间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2018年12月20日以来美联储首次加息。美联储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加息?有哪些考虑因素?

距离上次加息3年零3个月后,美联储再次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符合市场预期。此外,美联储将贴现利率从0.25%上调至0.5%。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7.9%,创了1982年1月以来的新高。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的通胀指标都是持续爆表,创下了40年或者有数据以来的这种新高。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为了避免这个通胀脱锚,出现通胀与通胀预期的螺旋,工资与物价上涨的螺旋,所以美联储不得不加息,来维护货币政策稳物价的这种公信力。

不仅如此,原材料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继续困扰着美国企业经营,导致积压订单明显增加。2月份美国制造业积压订单指数较上月大幅上升至60%以上,升幅超过8个百分点。不仅导致美国供应链的紧张,更主要的是带来较大通胀压力。

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宋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联储不进行加息,通货膨胀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从而影响经济和市场的长期稳定。

与此同时,美联储将开始启动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进程,预计将在5月份议息会上宣布减持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联储表示,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将通胀率恢复到2%,而缩表相当于变相提高利率。

美联储今年或再加息6次 有何影响

尽管美联储此次加息是在市场预期之中,但是这也标志着美联储已正式迈入紧缩周期,而其货币政策产生的负面外溢效应仍然值得关注。这将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国家带来哪些影响?

从目前美联储议息会议披露的信息来看,今年美联储有可能还有6次加息。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次数逐渐累加,并进入到缩表阶段,流动性将会收紧。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那么流动性收紧,可能对现在高高在上的美股,可能是比较大的一个风险,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目前这个疫情发展,地缘政治未来的前景,还有高度的这种不确定性,如果出现超预期的事件,再叠加货币宽松不如预期,那么很可能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的剧烈调整,这个是市场现在比较担心的问题。

不仅如此,市场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快速升值,由于以美元计价资产有着更好的回报前景,投资者将资金从新兴经济体再度转向美国,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和剧烈的金融市场波动。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对于经济基本面比较弱的新兴市场来讲,可能会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他们不跟随加息的话,可能会面临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的压力,那如果跟随加息的话,那么有可能会扼杀经济复苏。

香港证券学会专业委员 温天纳:加息无论是多少次,五次六次,这个对全球的资金链或资金成本方面来讲,也是有着比较负面的影响的,再加上我们看到,全球不明朗的因素,欧洲的因素,疫情的因素,也是压抑到这种全球经济增长的力度。这种情况来讲,也是要看未来(各国)央行怎么去平衡通胀跟经济增长,跟一些疫情或是不稳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你如何去平衡。

从全球范围看,疫情的持续进一步加剧不同经济体复苏分化,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短期难以改变。专家表示,各国政府也在支持经济复苏与抵抗通胀压力之间艰难抉择,有针对性的精准施策或许有利于各国保持经济平稳复苏。

我国有条件采取措施及时应对风险

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后,我国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如何操作也引发市场关注。而央行此前也表示,对我国而言,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仍是总基调。我们有条件、有空间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应对风险。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中国仍然会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根据国内经济恢复的情况、物价的走势、就业劳动力市场修复的情况等等,来考虑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安排。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徐洪才:目前我国稳增长是首要任务,所以大家看到,1月份2月份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地发力,但是我们未来也要把控住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要对实体经济给予一定的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也多次表示,今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