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续写春天的故事|贵州仁怀:沉睡的林地资源正"醒"来
2022-04-09 07:40: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辑:

“咯,咯,咯……”清明时节,记者走进贵州省仁怀市喜头镇卫星村林下养殖基地,一群群毛色鲜艳的散养鸡信步林下,鸡鸣鸟叫此起彼伏。

“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稳定工资,对于像我这种上有老下有小、不方便外出打工的人来说,着实难得。”基地饲养员、卫星村村民陈凤宽对当下的生活甚是满意,“既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卫星村位于仁怀市东北部,因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支撑不足,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14%,但另一方面,该村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近60%。

如何破解“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的窘境?2017年,卫星村抓住贵州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机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引导村民林下养鸡,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的脱贫致富路。目前,该村林下示范养殖规模60余亩,养殖四个品种的鸡近5000羽,去年合作社实现收益6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也推进了乡村振兴。

仁怀市地处赤水河中游,是我国远近闻名的酒都,境内地形复杂,气候的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十分显著。

另一方面,仁怀市以茅台镇为中心的河谷地区,聚集了贵州茅台等众多酱香型白酒企业,是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白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允许当地大肆开山破土,群众增收只能靠山吃山,在山上、林下想办法、做文章。

近年来,仁怀市按照“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支部+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经营等形式,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药、林旅”等林下产业,形成了种植养殖一体多样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换成金山银山。

乘着林下经济的东风,仁怀市苍龙街道下坝村满是松树的山坡变成了石斛园,当地引进龙头企业,与林农合作在树上种植铁皮石斛1500余亩,年产值超过300万元。“过去因为政策的限制,树木难以变现,林农管护的积极性、森林资源的质量都较低。”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恩海说,发展林下经济让“曾经沉睡的林地资源一下醒了过来”,群众从中获益,管护的积极性提高了,森林资源的质量也稳步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进程中,仁怀市还探索出了市委“抓统筹协调”、林业部门“抓发展规划”、财政部门“抓资金整合”、乡镇(街道)“抓项目建设”、经营主体“抓品牌培育”的工作思路,各部门协同作战,齐心协力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仁怀市林下经济林地利用面积超过15万亩,总产值达5.17亿元。林下经济正逐步成为该市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去年仁怀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扩规模、优品种、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拓市场,力争到2025年和2030年,林下经济的规模分别稳定在26万亩和40万亩,产业的专业化、精准化、系统化、市场化水平大幅提升。

“我市的林下经济还刚刚起步,规模效益还不明显,‘散、小、杂’的问题亟待破解。”仁怀市林业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市将着力延伸产业链,加强品牌培育,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努力把林下经济打造成为继白酒之后的又一招牌产业。 (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