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热度 > 正文
从经济绿色转型看海宁尖山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2-04-19 09:37: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

“1至3月,全市的分布式光伏新增量达到2万千瓦,是去年同期的5.84倍。”站在浙江省海宁市尖山新区的大坝上,海宁市光伏专班的工作人员正拿着图纸确认进度。再过几个月,总装机容量7000千瓦的隔堤光伏电站和5500千瓦的水上光伏电站,将为尖山提供每年1216.6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

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和全省首个绿色低碳工业园示范区在尖山新区成立一年来,像这样的建设场景、这样的数字跃升在尖山——这片钱塘江大潮的起潮之地正“如潮涌至”。

在尖山,企业屋顶安装光伏已经成为“标配”。示范区成立一年来,光伏安装企业增长到121家,容量达到24.12万千瓦,占全部工业企业数量的65.4%,铺设面积占区域屋顶总面积的比例突破60%,实现年发电量2.6亿千瓦时,加上风力等其他种类,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6.79%,在全国同类工业园区中遥遥领先。

前不久,浙江明强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屋顶光伏正式接入了“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在系统中,不光实时显示发电量和电能质量等参数,还能根据大电网的不同运行策略,自动调节光伏发电无功功率。

“从被动接收余电上网,到可观测可调控,系统的接入让零散不可控的光伏变得透明。”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负责人介绍,企业光伏将不再孤立的,而是集约和系统化的,真正成为电力系统中灵活可调的资源,与大电网同频共振。“已经改造了15家,预计年内全部完成,新能源资源将100%全透明。”

与企业相比,居民光伏的透明化已经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延伸到了台区——这一电网的“末梢神经”。3月初尖山率先实现309个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全覆盖,正加速向全市拓展。并在山东湾建成了“融合终端+光储荷充一体”的全省首个新型配电台区,居民光伏100%就地消纳和多场景的综合利用。

依托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尖山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工业园区级新型电力系统雏形,系统上线以来实现配网电压合格不偏移,光伏就地消纳最大提升约5%,线损下降比例约1%。如今,这一系统正全面升级成面向全省的“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可调资源更多,系统更灵活。

可靠的绿色用能让企业尝到甜头。但白天光伏发多了用不完,晚上又没得用,如何用上更多的绿色电?距离不远的和金电子有限公司去年5月试点全省首个企业侧“光伏+储能”,10个月时间综合收益超70万,成了示范区里的示范明星。

示范区成立以来,特别是《关于加快新能源储能配置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以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按照企业负荷特性以及不同电池的充放策略,梳理出适合安装储能的182家企业名单,“一企一策”上门指导。“有意向的企业比较多,目前正在做的就有3家。”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仲皆文介绍。

储能只是当地能源发展的一个缩影,绿色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澎湃的潮涌之下,是绿色发展的一片蓝海。“绿色用能”不仅赋能其他产业发展,也成为了新能源企业本身竞争优势。今年初,投资百亿的晶科能源厂房百日攻坚拔地而起,年产高效电池800万千瓦和高效电池组件800万千瓦。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储能产业园也正在加快进驻......一张包含源网荷储四侧资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全产业链正迅速崛起。

“预计十四五末,海宁全市分布式光伏容量将达到180万千瓦,是目前规模的3倍。”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总经理张海春介绍,5万千瓦大型集中式储能项目开工在即,分布式聚合商的储能新业态将逐渐成型,18万千瓦的储能市场正在开发,“供电+能效”的企业提升正在全域铺开,电网智能化建设的“蝴蝶效应”已经显现。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