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30日电 说起沙漠,人们首先想到的或是黄沙漫漫,或是驼队悠悠。然而有这样一个沙漠,从卫星俯瞰,金黄虽是它的底色,但绿色正成为它的“新衣”,它就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如今,在这个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中,一幅生态和美、绿能无限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资料图)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阿门其日格,一个地处库布其沙漠南缘的绿色小村,在20世纪60年代曾是当地沙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风起沙飞,枯萎的沙蒿被风从阿门其日格的最东边吹到最西边,没有任何阻挡。
这是2020年9月24日拍摄的阿门其日格村一景。新华社记者 朱文哲 摄
“如果当年有卫星图,那我们这里被拍下来一定是黄澄澄一片。”在阿门其日格当了40年林业技术员的张润焕回忆起当年的日子仍记忆犹新,“这里过去就是一片沙海,一到春天房门就被黄沙堵住,刚种下的庄稼也被掩埋。”
种不成庄稼,填不饱肚子,风沙让人们的日子没了盼头,更谈不上如何致富过日子了。
据当地的老人讲,阿门其日格原本是水草丰美之地,后来因为过度开垦才导致沙化。为了讨生活,百姓们尝试在沙地上种沙柳等固沙植物,开始了漫漫治沙路。
“当年群众的治沙热情特别高,治沙也有了一定的效果。”张润焕说,随着治沙面积的扩大,种苗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百姓们“种树不育苗,全靠老枝条”,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的他们仅仅靠着自己的想象来栽树,成活率并不高。
“这不是长久之计。”张润焕回忆道,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干部带着群众建起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三级育苗网”,在一些生产队和治沙站建设专门的育苗基地,科学育苗、高效管护。
2020年9月24日,张润焕在自己曾经治沙的地方向记者介绍情况。新华社记者 朱文哲 摄
几十年来,阿门其日格的百姓一边繁育种苗,一边治沙,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阿门其日格披上了绿装,成为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典范之一,杨树苗、榆树苗、柠条苗、果树苗等多种经济林种苗也从当年的育苗基地销往各地,显著提高了百姓收入。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把防沙治沙与发展林沙产业结合起来,治沙植绿的效果进一步显现,阿门其日格就是这其中的代表。退休后的张润焕也没闲着,在沙地里建起50亩的欧李育苗基地,给库布其沙漠治理提供经济林苗木。看到从卫星拍摄的被绿色覆盖的阿门其日格,张润焕的眼眶湿润了:“种了一辈子树,从过去受风沙苦,到今天吃‘生态饭’,再辛苦也值得。”
在库布其沙漠,像张润焕一样的治沙人不胜枚举。在当地老百姓一代接一代的努力下,杭锦旗在库布其沙漠实现治理面积超600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320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度由2002年的16.2%增加到现在的53%,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库布其治沙模式也已成为世界沙漠治理的样板工程。
在距离阿门其日格120公里外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登嘎查,68岁的李治峰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处库布其沙漠的小村。十几年前,他买了几头牛,可风沙的侵袭让牛觅食困难,无奈之下,李治峰只好放弃了养牛计划。
2018年,李治峰看到一块块光伏板运到达拉特旗。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一座4万多亩的光伏发电基地在库布其沙漠拔地而起,一匹由19.6万块光伏板拼成的“骏马”成为当地的新地标。
更让李治峰感到惊奇的是,光伏发电基地里竟传来了阵阵“哞哞”声。“那是我们在光伏发电基地附近建设的现代化牛舍里200头纯种安格斯母牛的声音。”中畜科技有限公司肉牛标准化养殖场负责人石龙说。
李治峰从没想过光伏发电基地里还能养牛,赶忙跑去参观。“金黄的沙漠上建起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板间种植的作物又能当作牛饲料,而牛的粪便又能当作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真没想到这光伏板带来这么多好处。”李治峰兴奋地说。
这是2021年9月26日拍摄的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基地的牧草。新华社记者 赵泽辉 摄
看到这番景象,李治峰又燃起了养牛的希望,而肉牛养殖场也正缺少像李治峰一样的当地养牛人。就这样,李治峰顺利入职养殖场,圆了养牛梦。“有了光伏基地,周边生态环境好了,我在村里住得也更舒坦了。”李治峰说,在光伏基地工作让他一年能增收近6万元。
石龙说,养殖场项目全部建成后可饲养2万多头牛,依托板下作物和肉牛养殖又能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拍摄的中畜科技有限公司肉牛标准化养殖场(2021年9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匹有着10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沙漠骏马’现在已成为库布其沙漠重要的绿电生产基地。”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降碳中心主任高健说,光伏发电基地年发绿电可达2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8万吨,年均减排二氧化碳可达165万吨,在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的同时治理6万亩库布其沙漠。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我们把曾经的沙害变成现今的清洁能源,在这一过程中还实现了发绿电、治黄沙、发展畜牧业循环促进的局面,互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百姓的增收致富,也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着积极力量。”高健说。
记者:朱文哲、赵泽辉、侯维轶、李志鹏
技术支持:李梦婷
卫星数据: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育苗基地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卫星新闻 | 从万米高空看库布其沙漠的绿2022-12-31
- 头条焦点:迎新春、购年货......全国多地年2022-12-31
- 古镇老街“大过兔年”彩灯迎新年2022-12-31
- 世界热文:北京:2023年货节启幕2022-12-31
- 严寒中的艺术创作-即时2022-12-31
- 当前快报:2022年第十二季炒股大赛冠军收益2022-12-31
- 天天微速讯:杭徽高速公路新增政府买单路段2022-12-31
- 今日最新!12万亿像素看中国十年治沙2022-12-31
- 传承技艺茶叶飘香 今年我国茶叶总产值预计2022-12-31
- 【独家焦点】张桂梅老师的新年来信:即便暂2022-12-31
- 11月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9804亿2022-12-31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制造业PMI为47% 环比下2022-12-31
-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2022-12-31
-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全力做好重点医2022-12-31
- 全球快看点丨感染新冠病毒,久咳不止怎么办2022-12-31
- 北京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高效统筹疫情防2022-12-31
- 青海西宁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高效统2022-12-31
- 硅料再跳水,组件报价混乱,产业链价格仍未2022-12-31
- 阿坝州松潘县:民宿产业走出乡村振兴“新路2022-12-31
- 温暖2023 ——致每一个与国宝同行的你_环2022-12-31
- 全力以赴保障医疗物资和药品供应(高效统筹2022-12-31
- 各地采取措施提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2022-12-31
- “双节”将至 白酒市场如何演绎复苏态势?2022-12-31
- 元旦假期哈尔滨机场客流预计10万人次2022-12-31
- 我省一地入选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2022-12-31
- 西南地区等地多阴雨雪天气 弱冷空气影响东2022-12-31
- 全球看热讯:挂红灯 迎佳节2022-12-31
- 省司法厅12条措施助推民营经济发展2022-12-31
- 新华全媒+丨端稳中国饭碗,产粮第一大省底2022-12-31
- 15家主要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被约谈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