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全球关注
2023-02-01 08:26:32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相关资料图)

当前,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有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给产业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实体经济各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记者采访了建材业、家电业、民航业的企业和相关专家。

建材业

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作用增强,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做好绿色文章

春节前夕,位于安徽淮南市的北新建材年产5000万平方米石膏板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将产品打包装车,发往各地。“这款产品主要用于室内隔墙、吊顶装饰装修,具有一定的隔音保温功能,还能吸附分解甲醛,净醛效率达到93.5%。”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北新建材总工程师董占波说,今年建材行业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企业打算通过低碳环保和数字智能化技术升级,将石膏板产能提高1亿至2亿平方米,同时大力发展轻钢龙骨、防水材料、建筑涂料等绿色建材产品,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2022年,面对市场需求总体偏弱、生产成本高位波动等因素影响,建材行业迎难而上、苦练内功,实现平稳运行、提质增效。一方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建材产品加快向轻型化、制品化、高端化转型,加工制品业规模占比超过60%,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数量达到4.2万家。另一方面,出口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金额超过50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0.6%,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总经济师、副秘书长孙星寿认为,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今年建材行业发展有望保持稳定,并实现恢复性增长。

从市场环境看,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2022年,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20.2%,增速连续4个月超过20%,12月新入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3.8万个。“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对建材行业平稳运行的基础支撑作用将继续发挥。”孙星寿分析。

从内生动力看,建材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结构加速转型。低碳胶凝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近年来,建材企业向低碳、环保、产业链下游深加工方向延伸的趋势明显,产品呈现多元化、精细化发展特点,企业盈利能力有效增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墙体屋面材料、技术玻璃、非金属矿等产业的工业化规模化潜力巨大,发展空间依然广阔。”孙星寿说。

孙星寿认为,今年建材行业发展仍面临一定挑战。一方面,房地产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仍将影响行业,相关调控政策显效还需一段时间,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从行业自身看,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的单位能耗、排放强度还要继续下降,需要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

抓机遇、迎挑战,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在电子信息基板玻璃、高性能碳纤维、特种陶瓷等技术方面,我们与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孙星寿介绍,针对我国建材业薄弱环节,行业内发起了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努力在3至5年内产生一批具有颠覆性、迭代性、紧迫性的技术,从根本上全面推动建材行业发展转型。

抓机遇、迎挑战,要进一步做好绿色文章。在中国巨石公司桐乡生产制造基地,约43万平方米的屋顶实现了太阳能光伏板全覆盖,每年可发电近5000万千瓦时,全部返用于生产。据介绍,当前不少建材企业积极行动,打造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员工的“六零”示范工厂。此外,绿色建材产品下乡活动的开展,将在促进农房建筑材料升级换代的同时,为行业拓展下沉市场带来新机遇。

家电业

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新品类开发,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

空调搭载新风系统、洗衣机刷新除菌性能,老产品升级新功能;干衣机、洗地机、空气炸锅、集成灶广受青睐,新产品开辟新赛道……据统计,2022年1至11月,家电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1236亿元,同比增长18.6%。在新一轮家电下乡的政策利好助力下,家电消费的市场潜力正不断释放。“通过企业发力谋转型、政府加力扩内需等一系列举措,我国家电业实现了来之不易的稳步增长。”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说。

专家认为,2023年,随着内需复苏回暖,家电行业具备了企稳回升的良好基础。以高品质供给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将是新一年家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经过40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家电强国,产品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20亿以上的用户家庭。巨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领先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优势以及技术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让行业拥有了再上新台阶的底气。”徐东生说,2023年,家电业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基于全球市场及用户需求构建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创造和引领新需求,同时全面向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扩大智能绿色产品供给。

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新品类开发。来自京东平台的数据显示,2022年,洗地机、洗烘一体机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0%。由此可见,即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新品类、新技术对市场需求的拉动依然强劲。过去几年,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小家电领域,将太空科技成果民用化,首创不翻面空气炸锅、零涂层电饭煲、轻音破壁机等一系列新产品,助力相关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今年,他们还将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创新。

千方百计挖掘需求潜力。近年来,面对传统大家电存量增多的趋势,海尔通过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激发下沉市场需求潜力,去年零售额增长10%。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家电、家居、餐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左右,是消费的顶梁柱,今年将进一步促进家电家居消费,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民航业

航空运输需求呈现积极变化,今年力争实现盈亏平衡

春运期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4号航站楼里,人群熙熙攘攘,客流量明显上升。“1月7日至27日,机场累计运送旅客17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日均旅客量约8.3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运的七成水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地勤公司值班主任陈祎珣说。今年春运,全民航日均安排客运航班1.1万班,达到2019年春运的73%左右。

一揽子财税金融纾困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助力民航业稳住了发展基本盘。去年全年,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07.6万吨,其中,货邮吞吐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80.7%。

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航空运输需求已显现积极变化,民航业呈现明显复苏态势。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告诉记者一组数据:2023年第二周,国内航班量已超过7.7万架次,达到去年春运同期的88%,部分机场航班量快速反弹,比如长春龙嘉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新疆和田机场等支线机场还创下单日旅客吞吐量历史新高。

民航业人士认为,今年要主动适应人流物流需求的明显回暖,加强保障、优化服务、创新产品,加快实现行业复苏。

——加大运力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随着旅客量增长和基础设施老化,首都机场需要不断优化升级改造。”首都机场集团经营管理部投资管理业务经理杨波介绍,今年将加快实施2号航站楼行李系统改造、东区枢纽改造、重启1号航站楼等提质增效项目,远期还规划了1号、2号航站楼整体改造,新建综合交通中心,增设轨道线路等项目。

“一方面,要增加航点、航班等,特别是着眼中小城市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支线航空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新建通航机场和中小机场力度,加快形成‘干支通,全网联’运输网络。”李晓津建议。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厦门、呼和浩特等新机场建设,支持首都机场提质增效项目,力争2023年颁证运输机场达258个。

——满足出行需要,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为了更好满足旅客中转、换乘等多样化出行需要,民航局鼓励推出更多“航空+”联运产品,加快民航与其他交通方式有机衔接。“中国国航已与国铁集团合作推出空铁联运产品,让旅客选择飞机和列车出行时可以‘一次购票、一笔支付、一证通行’。”国航商务委员会市场营销部高级经理李赟说,目前国航空铁联运产品已支持30个城市、50个中转火车站、282个通达火车站,今年空铁联运线路还将进一步丰富。

——发展航空货运,拓展国际市场。

“近年来,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规模稳步增长、航线网络日益丰富,去年前11个月货运量已达到2019年同期的110.5%。”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占芬认为,下一步应加快培育国际航空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探索海空、空铁联运等综合化国际货运产品,提升我国航空物流的国际竞争力。

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民航系统将在安全第一、市场主导、保障先行的原则下,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617万吨,总体恢复至疫情前75%左右水平,力争实现盈亏平衡。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