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立法能否擦亮金字招牌_全球速读
2023-03-30 06:36:02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兰州拉面哪家最正宗”,这是不少人都曾提出过的问题。好多人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几年后,这个问题或许变得不那么难回答。

近日,由甘肃省政协办公厅提出的关于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条例》列入立法规划的立法建议,已列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调研项目。建议提出,目前甘肃省还未形成比较统一的牛肉拉面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生产、加工、经营、服务等环节服务质量都缺乏法治保障,亟待通过制定牛肉拉面产业发展的专门法规,保障和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牛肉拉面作为兰州市乃至甘肃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发展迅速,已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面馆超过50万家,年销售额粗略估计超过4000亿元。有人开玩笑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牛肉拉面。这一碗面还带动肉牛养殖和花椒、蒜苗、辣椒等特色种植业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富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牛肉拉面也面临着质量标准、品牌保护、价值提升等诸多问题。比如,由于行业门槛低,带动作用强,很多人都知道,不少挂着“兰州拉面”招牌的面馆并非出自兰州,从而引发拉面的品牌之争;再如,传统的兰州牛肉面里只放几块肉丁,牛肉要单独收费,但是很多网友对此也提出疑问,牛肉面里到底该放几片肉?此外,近些年一些品牌连锁店的开设,对传统的作坊小店模式形成冲击,也对供应链和管理经营水平提出考验。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相关法规的出台,在从业人员培训、原料供应、制作标准、品牌保护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规范,牛肉拉面的产业规模还有扩量空间,标准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品牌效应也能得到持续放大。

但是,与工业品加工体系不同的是,地方小吃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制作流程。每个地方的特色小吃中,真正广受认可的也就几家、几十家门店。他们之所以能抓住顾客的胃,靠的并不是一个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而是自家配制、传承的“独门秘籍”。从顾客角度看,正所谓“众口难调”,法规的出台,是对整个产业、行业的规范和约束,只能满足大众化的、一般化的口味,并不能让所有门店都做到优质优味。

近年来,扬州炒饭、柳州螺蛳粉、天津煎饼果子等不少地方特色小吃都出台了制作标准。但从实际看,行业标准一方面缺少刚性约束力,另一方面又不能管得太宽、太死,否则反而给传统小吃“整不会了”。为兰州拉面立法,也需要理性看待,既不能寄希望一部法规完全解决“正宗”口味的问题,也不能出台之后束之高阁。有法可依,还需要落实有力。通过发挥法规的效力,规范行业乱象,治理产业痛点。至于口味的问题,就交给市场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发明)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