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共享共治,打造传统街巷活化利用“泉州样板”
2023-04-23 16:30: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


(相关资料图)

福建泉州,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密集。泉州古城总面积6.41平方公里,是国家文旅部评定的首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其中包括位于鲤城区中山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西街、城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2017年,实施金鱼巷微改造工程,2018年选取中山路240米作为示范段进行试验,2019年,再选取650米中山中路进行保护提升。其中,金鱼巷微改造项目获评“2019-202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一等奖,入选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街区示范案例。中山路整治提升项目获评“2019-202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二等奖。

风貌受损,建筑立面受损较为严重,建筑年久失修,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使用布局不满足现代功能需求;内涝隐患大,街巷排涝能力不足,水污染防治困难;管线布局乱,影响居民生活;植物根系,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泉州在对古城文化街区整治提升之前存在诸多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2022年,泉州市整合成立古城老城指挥部,统筹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在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以《泉州古城双修规划》为抓手,按照“一轴三片”(一轴: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三片:西街、后城、城南片区)的古城保护结构,深化拓展古城保护规划体系,完成了市政、交通、消防、绿地、防灾等专项规划。锚定“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目标,将古城范围内173条传统街巷作为主要提升内容,包括市政工程改造、房屋结构加固、街巷立面修缮、景观空间改造、业态活化利用等。

在改造过程中,泉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整个古城整治提升中,坚持“原真性保护”方针,即“留魂、留形、留乡愁”,坚持“活态式利用”原则,即“见人、见物、见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在古城改造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革新技法。其中,创新“六微六保”施工组织模式,凸显“泉州智慧”。创新“管线立排法”打造“泉州技术”, 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此外,泉州市还通过活化利用传统建筑,通过“以修代租”、收储租赁等方式实施古城私有房产资源整合。以市文旅集团为主要平台,盘活古城房产资源,植入相关业态并配套主题活动,激发街巷活力,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让泉州古城焕发新的城市活力。(康伟强 王述明 洪韦阳)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