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铸就品质工程——记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江锋-环球今日讯
2023-06-25 06:37:35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

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到先后在港珠澳大桥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中担当重任,21年来,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江锋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他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诠释着一名工匠的初心与使命,先后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不断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努力打牢基础

2001年,21岁的李江锋怀揣梦想从华北工业学校毕业,进入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当了一名钳工,主要从事钢结构平面划线、船机设备维护安装等工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师父怎么干,李江锋就怎么跟着学。他从最基本的工具使用学起,面对黑乎乎、油腻腻的零部件,即便是锯、锉、削、磨这样的基本功,他也下决心要练出个门道来。手上起泡、虎口渗血是家常便饭,但他毫无怨言。

3年的学徒时间里,李江锋的双手布满褶皱和老茧,但他收获了一门好手艺。锉、削、磨、抛……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李江锋逐渐成了公司的技术能手。他的师傅王晓伟常在众人面前夸奖他:“这小子有韧劲儿,是个好苗子。”

李江锋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终究是门外汉,必须要补齐短板”。他白天在机加工车间实践操作,晚上学习相关知识,《钳工工艺学》《机修钳工实操技能》等专业书籍早已被他读得滚瓜烂熟。日复一日坚持学习,他的知识库不断充实起来。

2003年冬季,渤海湾海风刺骨,一艘桩架高达76米的打桩船安静地停靠在新港码头。李江锋在这里迎来了他入职后的首次“大考”。

冬休期间,船机设备的维护工作至关重要,这次,他要对直径1米、长度近9米的缸筒进行检修保养。“因为天气太冷,呼出的气瞬间在缸筒上结成了霜。”回忆起那段经历,李江锋仍然记忆犹新。

“零下10摄氏度,还能干活吗?”李江锋有口无心的抱怨被同组的陈机听见了。话音刚落,年近50岁的陈机便钻进缸体亲自示范。他手拿刮刀熟练地刮去缸体表面的划痕,一口气完成整个作业面。当陈机吃力地从缸筒内爬出来时,已是满头大汗,一身油渍的他连腰都直不起来。这一场景深深地印在李江锋的脑海里,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此后,凭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实干作风,李江锋顺利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考试,并考取二级建造师证书。

成就出彩人生

从业以来,李江锋先后参与了一系列国内外重点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成长为团队中的技术骨干。

“就像每名运动员都有一个奥运梦,每一名建设者也都有一个工程梦。”李江锋告诉记者。

2011年,李江锋迎来了人生中的首个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项目。在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建设中,项目团队引进8台液压振动锤,用来同步振沉直径22米、重约500吨的钢圆筒。当时,8锤联动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李江锋的团队就负责这个大家伙的运行。当振沉到第30个钢圆筒时,锤组中的一个泵站因供油迟缓,影响了整体激振力,出现“横振”现象。厂家提出应立即更换新件,但新件需要进口,采购周期至少15天。对于“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施工目标来说,15天无疑耽搁太久。

“咱们可以试试自行维修换向阀。”李江锋此话一出,大家纷纷投来质疑的目光,毕竟这将是一次冒险的尝试。

“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凭借多年的经验,李江锋主动拿起焊枪,带头冲进试验车间,一遍遍修复,一遍遍测量,手稳、眼亮、心细,一场长达10个小时的微米级精细“手术”在车间上演。最终测量结果显示,设备表面光洁度达到标准,满足使用要求。作为经验丰富的厂商代表,时任上海振力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的杨运福向他竖起大拇指:“你这样的人才,我真想挖过来!”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长达5.6公里、重约8万吨的沉管隧道是世界首条深埋沉管隧道和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如何让沉管在深达42米的海底平稳落位,成为项目团队亟需攻克的一道难题。为保障沉管顺利安装,在缺少技术参考的情况下,李江锋毅然承担起制造抛石夯平船的重任,他带领团队经过长时间实验论证和技术改造,将理论构想转化为现实,成功制造出抛石夯平船,最终以设备“零故障”的水平完成海底沉管隧道基础抛石夯平工作。

“大湾区是我的第二故乡。”李江锋将全部身心投入大湾区建设的最前沿,先后参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两大工程的施工任务,荣获“港珠澳大桥优秀建设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匠”等荣誉。他常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有理想、肯坚持,产业工人也能登上更加广阔的舞台。”

培养更多人才

“我要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更多人,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李江锋说。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为培养出一支精通业务、创新钻研的技能人才队伍,为职工搭建成才平台,2013年5月,以李江锋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围绕提质增效、技术改造、节能环保等主题确立课题,并将成果应用在生产施工中,收获良好成效,而李江锋也因此成为职工眼中的“创新大拿”。

李江锋带徒弟有一套自己的方式。他从不简单地手把手教,而是指出关键点,让徒弟们自己去琢磨、领悟。“别看我们是钳工车工,其实都是工匠。我们要对得起这个‘匠’字,要钻研、要琢磨、要创新,永不放弃。”在李江锋的培养下,徒弟们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独当一面,坚守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

1988年出生的周凯是李江锋的弟子,虽然师徒二人相处时间不算长,但周凯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打动了李江锋。“在他身上我总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李江锋说。2020年,为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公司实行技能人才向管理人才转型的战略,踏实勤奋的周凯成为首批重点培养对象。

在工人岗位干了近10年的周凯没有太多管理经验,转型谈何容易,遇到的困境让他情绪低落。“当初我也认为自己没能力管理好团队,但事实证明,凡事只要肯‘钻’,就一定能成,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江锋的一番开导让周凯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

经过不懈努力,周凯成为公司首个取得一级建造师证书的技能工人。如今,他已成功转型为一名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

截至目前,劳模创新工作室共组织各类技术、技能培训近67次,培训人数达1900余人次,培养技师及高级技师工程师、技能专家等60余名,相关成果荣获中国交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中国交建工法2项、一航局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项,在《中国港湾建设》《机械设计》等期刊上累计发表科技论文97篇,取得专利58项。

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李江锋坚持不懈为广大青年职工搭建技术、管理、创新的平台。“我将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具备专项技能的人才,为技能工人成长和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江锋说。 (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