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健康 > 正文
即使发现念珠菌 也不一定必须治疗
2021-09-24 13:52:55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

几个月前,李女士因尿路结石引发尿路感染,进行了碎石治疗,但过了一个月,她又因感染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出现了严重尿路感染。医生针对前者使用了“头孢”,但未对后者进行治疗。后来,李女士又因尿路感染前来就诊4次,全都检出了“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又称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最适宜生长的pH值为5.5。它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比如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但一般在健康的机体中数量少,不易引发疾病;10%~20%的非孕期妇女、30%的孕妇阴道中也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且正常情况下阴道pH值为3.7~4.5,并不会导致相关疾病。

因此,即使发现念珠菌,也不一定必须治疗。念珠菌属于双相真菌,正常情况下为酵母相,呈圆形或卵圆形,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当某些因素破坏了平衡时,它才会从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发散的菌丝为它获取营养,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黏膜,甚至全身性“假丝酵母菌病”,如果已引发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必须进行治疗。

临床中,由白色念珠菌引发的疾病较为常见,根据侵犯部位不同,表现也不同,比如念珠菌性间擦疹、念珠菌性甲沟炎等皮肤念珠菌病,可出现皮肤潮红、发亮,有时病变周围会有小水泡;如果发生在口腔黏膜,可出现凝乳样、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剥除后会留下潮红基底;念珠菌性阴道炎则表现为剧烈的外阴瘙痒及典型豆腐渣样白带。如果念珠菌波及内脏、中枢神经,可导致泌尿道炎、肠胃炎、心内膜炎等病,甚至出现败血症。

临床中,念珠菌比较“难杀”。这是因为它大多属于内源性感染,是在内外环境改变、免疫功能下降的前提下发生的,此时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已经受损,无力抵抗念珠菌的反复侵扰。比如患有糖尿病、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导致抵抗力下降;或长期放置导管、插管,本身就容易发生感染,更是无法抵挡念珠菌趁机作乱。▲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治疗 尿路感染 尿路结石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