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新发病例最多的癌症。这一年,我国约有41万乳腺癌新发病例。更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我国乳腺癌发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临床来看,乳腺癌确诊时往往不疼不痒,为早防早治带来难题。
乳腺癌有两个高发期
要想预防乳腺癌,首先应了解其发病规律。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委员周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我国,乳腺癌有两个高发期:一是45~55岁,即围绝经期前后,总体上比欧美女性早10年,欧美女性更多发生在绝经期之后;另一个小高峰出现在65~70岁。此外,年轻患者发病率近些年也呈上升趋势,但占比不高。
医学研究显示,乳腺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基因突变。所有恶性肿瘤的产生,都和基因相关。比如,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在70%以上。这两种基因家族遗传性很强,人群中约4%的携带者。基因突变也是男性乳腺癌的主要病因,约占患者总数的1%。
雌激素水平过高。据统计,有70%~80%的患者属于激素受体依赖性乳腺癌,与长期雌激素水平高有关。如果女性初潮很早、停经很晚,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吃过多高油、高糖、高热量饮食,新鲜水果蔬菜摄入不足,运动量过少,进而导致超重或肥胖,这些都与乳腺癌发病有关。2021年《中华肿瘤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脂肪含量最高的人群患乳腺癌风险是脂肪含量最低人群的1.44 倍。此外,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美国自1991年以来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英国科学月刊《成瘾》刊登文章指出,饮酒至少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7种癌症有关。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尤其与乳腺疾病相关。长期压力过大、悲观或易怒,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生育过晚,不哺乳。很多现代女性因为学业和工作等原因生育过晚,35岁左右才生育的不在少数,生育后,一些年轻妈妈不哺乳,或者哺乳时间过短,都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
从小到老都应关注乳腺健康
乳腺癌和其他癌症一样,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从一个小小的癌细胞长到核桃甚至苹果大小的肿瘤组织,过程是漫长的,如果能及早发现并治疗,不仅预后效果好,还能避免切除乳腺。因此,专业医生对乳腺癌的全程管理和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院主任医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楠说,女性从出生开始,就应该关注乳腺健康。例如,直系亲属有乳腺癌病史的,出生后出现乳腺癌基因突变的可能性非常大;青春期时,可能有乳腺纤维瘤等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叶状肿瘤甚至乳腺癌的可能性不断增大。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普遍喜欢吃快餐,动物激素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可能出现性早熟现象及乳腺纤维瘤,甚至可能变为巨纤维瘤或叶状乳腺肿瘤。建议家长引起注意,一旦孩子乳腺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陈楠表示,女性如果能在30岁前完成生育并哺乳6个月以上,对预防乳腺疾病有很大帮助。此外,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不要盲目使用雌激素含量比较多的化妆品、保健品,同时尽量避免服用避孕药和激素类药品。可以放心食用豆制品等含有植物性激素的食物,但对于含有较多动物雌激素的食物,如蜂王浆、蜂胶等,乳腺疾病患者要慎用,必要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饮食上,尽量不要吃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少饮酒,避免肥胖。生活上,要避免熬夜、不抽烟、坚持体育锻炼。情绪上,应学会自我调节,减少心理压力,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
“大多数乳腺癌没有明显疼痛。”陈楠提醒,女性定期自查十分重要,应做到“一看,二触,三挤”。即在每个月固定的一天,先对着镜子查看乳腺皮肤是否有发红或凹陷,是否有水肿、毛孔粗大化等,乳头是否出现偏移及湿疹样破溃;接着用指腹顺时针轻轻按压乳腺及腋下,看是否有肿块;最后挤压乳头,看是否有暗红色或咖啡色的分泌物溢出。专家强调,一旦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自行“诊断”及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上,乳腺B超和乳腺钼靶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两者侧重点略有不同。陈楠介绍,通常情况下,B超更善于发现一些微小肿瘤,而钼靶检查能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钙化灶。临床上以35岁作为分界线,18~35岁女性的乳腺比较致密,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一些小的乳腺肿瘤能被及时发现;35岁以后,建议在每年一次B超的基础上,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能够发现钙化灶等病变。
如果有高危因素,例如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人,检查时间和手段需要遵医嘱做相应调整。若发现病灶,可能需要做乳腺磁共振,能够清晰显示病变大小、分布、边界等特征。若出现乳头溢液,则要通过非常细的乳管镜进行检查。当然,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是穿刺活检病理报告,能够确定是否为乳腺癌,以及属于哪一种类型。此外,有家族史、乳腺良性肿瘤、结节比较大的女性,也可以进行基因检测。
早期规范治疗效果好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2015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为17.1%,早期乳腺癌的五年期生存率为82%,经济发达地区五年期生存率为90%以上。“总体而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虽然逐年增高,但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系统的治疗,预后较好,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陈楠说。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治疗也是全方位的,手术只是其中一种,还可能需要进行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术不再是单纯地切除乳腺,还包括保乳、再造等手术。化疗,即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对于分期比较晚的患者,术前通常需要先进行化疗,把肿块缩小。放疗则是用高能放射线照射患病区域,杀死癌细胞。内分泌治疗是通过控制体内激素水平,治疗一些和激素相关癌症。靶向治疗是通过药物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一个特殊结构,使其停止生长。目前,乳腺癌最常用的靶向药物有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吡咯替尼等。此外,如果患者有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治疗结束后,还可运用中医来辩证调理。目前,乳腺癌治疗手段相对成熟,即使患癌也不必过于忧心,及时、积极应对极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