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国第二大恶性肿瘤致死病因,5年生存率以往只有12.1%,仅高于胰腺癌。但随着防癌抗癌理念和行动的不断深入,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最新一项研究显示,从1990年至2019年的近30年间,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下降约26%,且已经开始趋于平稳,死亡率则下降了约32.8%。
肝癌发病、死亡呈现三个特点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万青教授团队回顾了我国从1990年至2019年的肝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以及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死亡率的情况,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结果显示,我国人群肝癌粗发病率从1990年的20.01/10万下降至2019年的14,8/10万;粗死亡率从1990年的19.64/10万下降至2019年的13.2/10万。
研究还发现三个特点:①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肝癌的发病和死亡趋势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缓慢上升期、缓慢下降期、快速下降期、平稳发展期、略微升高期(如图)。②男性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远高于女性,约为女性的3倍,且这种差异还在逐渐加大。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群肝癌粗死亡率从1990年的27.03/10万下降至2019年的19.18/10万,女性人群肝癌粗死亡率从1990年的11.78/10万下降至2019年的6.98/10万。③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率不断下降、丙肝病毒感染的可治愈,直接导致肝癌发病率持续降低,但超重正在成为肝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中国癌症研究杂志》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肝癌的致病因素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仍是最主要原因,分别占53.2%和17%,但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吸烟、饮酒和体重超重,在肝癌致病因素中出现上升苗头,占比分别为12.8%、7.9%和11%。其中,体重超重成为第四大肝癌致死危险因素,且对女性的影响程度(13%)比男性(10%)高出近3个百分点。《肝病学》杂志2018年刊文称,体重超重与糖尿病相互作用已成为促发肝癌的重要负担。
陈万青解释说,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数据曲线表示的是一个大致变化,总体来看,趋势是下降的。之所以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原因比较复杂,单从危险因素讲,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男性的感染率要比女性高;一些次要危险因素,如饮酒、肥胖、黄曲霉毒素的暴露、非酒精性脂肪肝,在男性中也相对严重;性别造成的生理差异也造成男女肝癌疾病负担不同。超重对肝癌影响的凸显,与人们喜欢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未来,随着乙肝感染率的不断下降,非酒精性脂肪肝导致的肝癌比例将逐渐上升。这些均需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
疫苗接种和早诊早治起了很大作用
“我国一直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感染也因此成为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现在我们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疫苗的接种。”陈万青说,我国于1992年开始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1996年纳入免疫规划,2002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免费为新生儿免费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并在2009~2011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对15岁以下人群实施乙肝疫苗补种,极大地降低了我国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诸多政策性努力功不可没。例如,针对肝癌高发地区,政府推行“防治肝炎,管粮防霉,改良饮水,适量补硒”的综合性一级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黄曲霉毒素、微囊藻毒素等致癌物质的暴露。鉴于早期肝癌生存率远高于晚期肝癌,非常有必要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我国逐步启动了3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包括2005年启动的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2007年的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及2012年启动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有力促进了肝癌疾病负担的下降。“找准病根做预防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按照目前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减少一半。”陈万青说。
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杜顺达指出,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在我国比例稍低一些,但也是重要致病因素。近年来,直接抗病毒的小分子药物研发上市,对丙肝的治愈率能达到95%~98%以上,客观上降低了丙肝导致肝癌的发病率。而肝癌死亡率下降还与新的筛查方法、临床新药物的应用、手术技术的进步等密切相关。体检的普及,使得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可能。为了能较早诊断肝癌,除了之前应用的甲胎蛋白标志物外,最近几年还发现了GP73、多种microRNA联合等新的肿瘤标志物。肝癌治疗的方法也在增加,比如针对肝癌基因突变的多靶点靶向药物、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药物、放射性药物等,还有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局部治疗联合系统治疗等组合,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都比之前有不小进步。各种手术器械的进步、手术方式的改进,使得手术切除比以前更加精细、微创,转化手术的进行,也让一些中晚期肝癌患者能获得根治性切除,可降低死亡率。
防治的根本还是让自己不要得
2015年数据显示,我国肝癌新发病例约37万,死亡病例约32.6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谱和死亡谱的第四位和第二位,分别占全世界肝癌发病总数和肝癌死亡病例的45.3%和47.1%。陈万青教授团队的研究预测,在未来25年,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会缓慢下降,但仍处于较高位水平,肝癌每年发病人数仍将稳定在16万人左右,死亡人数将稳定在14万人左右。因此,防治肝癌的意识绝不能放松。
陈万青指出,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就主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我国肝癌的致病因素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本着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的原则,重视一些代谢性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比如肥胖症、过度饮酒、吸烟等,对预防肝癌十分重要。2019年《柳叶刀》杂志上一篇研究统计,全球脂肪肝发病率为22%,我国比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
两位专家认为,预防肝癌,关键在于从肝癌的源头入手。一方面,预防乙肝、丙肝感染。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体液、性接触,以及母婴垂直传播。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牙具、剃须刀等用品的共用;性生活做好健康防护;新生儿要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乙肝高风险的新生儿可用免疫球蛋白。另一方面,不要吃发霉变质的食物,特别是受潮发霉的豆类、坚果、玉米等;少吃高油、高脂、高糖食物,坚持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戒烟限酒,尤其在社交场合,尽量避免劝烟劝酒。
最后,专家还特别提醒一些重点人群要重点防范:①乙肝、丙肝感染者,重度饮酒人群,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中老年人群等,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肝癌筛查,包括抽血化验,进行甲胎蛋白等肝癌标志物的检查,做肝胆腹部彩超,必要时可做腹部增强CT或增强核磁共振筛查。②有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脏代谢性疾病等的患者,也要定期体检。③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不要过度恐惧,应积极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降低进展到肝癌的风险。▲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