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生今年71岁,最近发现散步时右小腿总是隐隐作痛,走几十米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以为是关节炎就没当回事。慢慢地,他每次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甚至大脚趾开始变得青紫、溃烂。于是,家人带谢先生到我院血管外科就诊,经过体查和血管超声检查,诊断为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就是右下肢动脉血管堵了。
门诊发现,不少老人会把关节炎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混淆,实际区分二者并不难。先坐在椅子上,然后站起身往前走,如果可以利索地起身,说明下肢关节没什么大问题;再往前走几百米,如果觉得越走腿越沉,甚至有痛感,需要休息一下或踢踢腿缓解,就说明下肢动脉可能堵了。
临床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轻到重可分为4期。1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2期:间歇性跛行,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3期:静息痛,即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4期: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研究发现,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黏稠性增高、高龄是诱发该病的高发因素。其中,吸烟和糖尿病是最大的危险因素,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如果患者再有高脂血症,全身多部位都会处于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之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危人群可通过三种方法进行判断。
摸。摸摸双脚,是不是一侧比另一侧温度低,再摸摸双侧脚上的脉搏(脚背和脚踝附近),是不是一侧比另一侧跳动得更微弱。
看。看看双脚的皮肤颜色,是不是一侧比另一侧更苍白。
查。四项专科检查有助确诊,一是血管彩超,可发现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和闭塞等;二是踝肱指数(ABI),应用多普勒血流仪与压力计,测算下肢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三是CT血管成像(CTA),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四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这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可在造影的同时进行血管腔内治疗,同期解决动脉病变。
要想防止下肢血管堵塞,一定要严格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若病情加重,可遵医嘱接受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行动脉搭桥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等治疗。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身体中的血管是“一套系统”,当一个地方的血管出现硬化、狭窄或堵塞时,可能意味着其他部位的血管也不太好了,建议做一下全面的血管检查,已经发生狭窄的血管要定期复查。▲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