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逐级调研成逐级要材料?”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持续推进,有媒体在基层却发现了某种异化苗头:某基层单位工作人员,近一个月已接到几十项有关调查研究的任务,有的要提供调研报告,有的要提供书面材料,还有的要提供相关素材。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收集查看汇报材料,撰写修改调研报告,是推动工作、了解情况、总结经验的方式方法之一。然而,将调研工作一股脑儿都推给“一支笔”,从文件到文件、从材料到材料,则是一种严重的本末倒置。更离谱的现象是,“调研的不写材料,写材料的没资格调研”。一摞摞材料、一份份经验、一条条问题,看着丰富扎实,却常常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闭门造车、文字堆砌而成,除了虚应故事,几乎毫无意义。如此种种,反倒成了对基层工作的干扰、行政资源的浪费。
“笔尖上形式主义”蔓延,背后原因复杂多样。有的是领导“太忙”,事多会多活动多,自觉“分身乏术”,便将任务外包摊派,以期通过整合材料“高效”调研;有的走也走了、看也看了,但“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既没发现问题也无调研思考,为求“工作出彩”,只能“妙笔生花”。凡此种种,都背离了调查研究的初心。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基层,察不到实情,自然难以做到言之有物、谋到实招。虚对虚、空对空,不过是又一种投机取巧,再次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梨子是什么滋味,只有亲自尝了才知道。调查研究的核心,就是党员干部亲力亲为,真正去串串群众的家门、坐坐群众的板凳。回首望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这些历久弥新的经典名篇,无不产生于扎实的调研过程,“(寻乌县城有)几家卖豆腐的、几家卖布的、几家卖猪肉的、几家卖杂货的,都一清二楚”。破解难题的招数,从来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不是堆材料堆出来的。一份有干货的调研报告,必然是要在直接真切感受了解社情民意之后才能获得的。也只有离群众真近了,离基层真近了,才能掌握真情实况。
“大家做官了,不做调查研究了”,6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批评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风,并告诫道:“书面报告也可以看,但是这跟自己亲身的调查是不相同的”。跳出“材料围城”,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俯下身、迈开腿、张开嘴、动动脑,推进工作、制定政策才谈得上系统科学,方能将“问题清单”变成“成果清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田闻之
流程编辑:u060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