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场高品质的读书会就是城市的一次高效能公共传播,就像城市文化会客厅,提升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宁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富宝说。
“近些年来,我在高校举办过一些以‘经典悦读与文学教育’主题的读书沙龙,反响良好。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带有创新性与实验性的文学沙龙形式,在对文学经典进行‘悦读’的过程中,让文学教育回归文学与审美,卸下其身上的‘不可承受之重’,把阅读、创作、批评与研究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学创作能力,最终实现完善其人格、升华其境界的培养目标。”在张富宝看来,阅读也是一种生产力,同样可以创造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价值和财富。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视觉文化主导的、影像信息泛滥的时代,更需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深度阅读。而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一种信仰,甚至一种全民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它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加凸显出来。
著名作家陈继明出生于甘肃,11岁时来到宁夏生活。他从高中时就开始写诗,当时的愿望就是成为作家。伴随着一部部作品问世,陈继明也被誉为宁夏文学界的“三棵树”之一。2007年,陈继明南下,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2022年12月,陈继明应邀来银川参加“2022云上宁夏文学周”活动,在银川参加了几场读书会,银川读者对读书会的热情之高让他深感欣慰。他告诉记者,自己的长篇小说《平安批》自出版后,国内不少城市的读书会都向他发出过邀请。陈继明认为,阅读的意义也许不只是读一本书,而是让自己和外部世界接通,读什么并不比接通重要,接通后可能有两个效果,一是认识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二是自己的灵魂完成一次旅行后,重新回到自己身上,比以前更多地体验到身为自己的安详和细美。
“以读书会为代表的公共阅读不仅能够契合老百姓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可以不断延续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对热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会是一场精神盛宴。对城市传播来说,读书会是城市品牌的窗口。”“80后”诗人、画家陆正平告诉记者,前些天在灵武市举办的一场读书会上,他给近百名中学生读者分享了自己阅读的经验。“读书需要读好书,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和老师几乎每天都在读书,不少人还通过参加读书会来提高读书品位,但读书最好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琢磨,或者辩证地去领悟读书所带来的感悟。”陆正平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正在打造一个书院,以后会邀请名家举办读书会活动。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