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5月3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从火箭院获悉,有着“神箭”美誉的长二F火箭,是我国现役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全程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肩负着保障航天员安全进入太空的特殊使命和责任,发射成功率达100%。长二F火箭可靠性指标已从0.91提升至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邓烨晨 摄
据火箭院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刘烽介绍,本发火箭相比遥15火箭,共有20项技术状态变化。研制团队重点围绕冗余度提升和工艺改进,持续提升火箭的可靠性,同时继续推进箭上多个电气系统元器件的国产化工作,不断提升产品自主可控水平。
研制团队还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赋能火箭,为数据判读引入“智”变。依靠远程测发支持系统的持续建设,前后方实现了长二F火箭测试数据的实时互通,后方设计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全面地了解到火箭相关数据,开展实时监测判读与数据分析,并同步在大屏上进行可视化展示。
记者了解到,从空间站建造任务开始,长二F火箭就开启了常态化快节奏发射模式。特别是自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起,长二F火箭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以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每一次发射,研制团队都要完成约1.7发火箭的准备工作。
基于“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长二F运载火箭团队人员设计了“串行”和“并行”两种测试发射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了“串并行”测试发射流程,在保证人力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还可以兼顾整流罩线和逃逸塔线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发射场的工作效率。
此外,面对新常态,研制团队在确保发射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测试顺序、并行工作、整合测试项目等措施,不断优化发射场流程。目前,长二F火箭“发一备一”发射场流程已从空间站建造初期的49天压缩到了35天。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越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