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科技 > 正文
香港故事丨深海科考的香港力量
2024-12-10 12:45:18 来源:新华网 编辑:
郭辛

黑暗、高压、冰冷……深海,一个充满未知与神秘的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禁区。

“在深海研究领域,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革命性的窗口。”9月底刚完成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的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教授邱建文说。

9月24日在首次访问香港的“深海一号”远洋科考船上拍摄的“蛟龙号”。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作为首位进入“蛟龙号”的香港科学家,从2013年参加“蛟龙号”试验性应用阶段首个航次,到作为联合首席科学家参与今年“蛟龙号”的首个国际航次,邱建文为能在中国海洋探索的道路上贡献香港力量而“深感荣幸”。

合作,释放潜能

2024年9月底,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结束科考行程。本航次中,中国远洋科考船“深海一号”上搭载着“蛟龙号”和包括3名香港科学家在内的10余名中外科学家。

“这是首次有外国科学家搭乘‘蛟龙号’开展深海科考,也是内地、香港与国外科学家联合开展的国际航次,香港科学家团队在其中承担了很多工作。”45天里,邱建文与多国科学家一同探寻西太平洋的深海奥秘。

10月22日,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教授邱建文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谭佳铭 摄

下潜探索的海山环境是他此前较少涉足的领域。“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能相互分享经验。”邱建文说,不同国籍与背景的科学家们一同采集标本、处理样品、召开研讨会,科研氛围良好,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一次采样中,邱建文将某种此前未曾见过的海绵误认为垃圾。好在有研究相关领域的西班牙科学家安德鲁及时提醒,才让他没错过这些特别的“小东西”。

“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各有所长,合作能让各方受到启发,也为日后更多科学研究创造可能。”邱建文希望通过这类国际合作探索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海洋科学的最新发展,共享中国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

在船上,科学家们根据专业分组和分工,紧锣密鼓地进行样品处理工作是常见的场景。

“很多深海生物离开原有环境后,降解速度非常快,所以大家会互相帮忙,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样品保存和分类。”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张珊说。

10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张珊接受新华社采访。新华社记者 谭佳铭 摄

在此航次中,她被安排与两名外籍女性潜航员相伴搭乘“蛟龙号”潜入1270米的海底进行科考作业。下潜过程中,来自同伴的细心照顾,让首次参与深潜的张珊倍感温暖。“海底温度非常低,她们不仅会提醒我做好御寒措施,贴心地跟我分享经验,采样过程中也给了我很多关心和照顾。”

在她们眼中,虽然彼此国籍和背景不同,却都拥有一颗渴望为海洋可持续发展献力的心。

成长,拓展视野

本次科考期间,“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18次下潜作业,邱建文参与了其中的两次任务。说起这位早在2013年就与之结缘的“老友”,邱建文不禁连连称赞。在他看来,相隔多年,潜水器其他运作条件和机器设备性能都已大幅提升。

“升级后的‘蛟龙号’不仅配备高清摄像设备,采样工具也从原本的两个机械手升级成虹吸装置;搭载它的船也从‘向阳红09’更新为‘深海一号’。”邱建文欣喜地说,新船在行驶中非常安静,浓重的机油味也消失了。

多年来,6个大项28个小项的技术升级,让如今的“蛟龙号”性能更强大。“保守估计,此航次至少发现了几十个新物种,就连目前全球仅存38种的稀有盲龙虾,这次我们都遇到了2种。”邱建文说。

他感慨道,相较11年前,国家如今无论是科研能力、探测设备、专家团队建设还是航行的生活条件,都有显著提升。“我们香港科研工作者也因此有了更多深入海底探索的机会,要珍惜。”

“正是国家载人深潜事业的发展与突破,才让我这样的香港科学家有机会畅游深海。”邱建文说。

从2013年随“蛟龙号”在冷泉区取样开始,邱建文着手展开了多项关于深海生物多样性、深海遗传结构以及群体连通性等课题的研究,在见证中国深潜事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引领香港青年学者不断进取开拓。

环保,迫在眉睫

在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中,3名来自香港的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研究领域涉及深海生物和海洋化学。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王琪,是本航次中香港科学家里下潜最深的一位,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700米。从事海洋环境化学方向研究的他,此前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处理和分析环境样本。

10月14日,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王琪在检验样品。新华社记者 谭佳铭 摄

“非常有幸能亲眼看到海底的生态系统,更直观地了解海洋环境。”回忆起当年在“蛟龙号”里看到的画面,王琪记忆犹新。“海底的世界很梦幻,远离尘嚣,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然而,在“蛟龙号”此行的多个潜次中,都发现了不同类型的深海垃圾,这让他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品,但一些新型化学品被排放到环境中不会被降解,会随着洋流逐步迁移到深海。”尽管目前关于新污染物对深海环境影响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但严酷的现实让王琪意识到,回实验室后要更努力高效地做好科研。

张珊曾在下潜过程中看到颜色异常鲜艳的蓝色“生物”。“本以为是发现了某个新物种,采集研究后却发现是塑料垃圾。”提到这些,张珊十分心痛。

“还有些棉麻手套和口罩,这些不属于海洋的东西,都出现在不该出现的海底,将给海洋生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张珊眼中,神秘的深海不是生命的荒漠,应该是属于多样生物的天堂。

“我们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也为了保护那些生活在秘境的陌生生命。”她说。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