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快讯 > 正文
终于知道携程旅行拿去花怎么套出来,拿去花额度提现自助操作流程
2022-03-16 15:48:06 来源:壹点网 编辑:

 

携程拿去花和微信的分付额度类似,按照规定是只能使用额度进行消费购物等操作的,不能直接提取现金使用,而携程app上的额度和携程上的额度是共享的。但是如果有的用户临时需要现金周转,又找不到其他渠道进行周转,那么就会想要将拿去花额度套出来,当做现金使用。携程拿去花怎么套出来,携程拿去花额度如何提现秒到,拿去花额度可以自己套出来吗?拿去花显示合作方系统维护,暂时无法使用,是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相信用过拿去花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只需消费者在平台上申请,激活开通,即可领取并使用最高过万的额度了。对于急用钱的朋友来说拿去花套出来出来急用周转也是不错的办法,而且拿去花最长30天免息期,可分3期、6期、9期、12期四档分期支付的消费服务。

携程拿去花现在市场上很多客户都在犹豫如何用拿去花变米,安全不,也有一些朋友以为,自己在网上订票,然后自己去车站退票,就可以变成王见米了,这样变米,那么只能说这些想法比较天真了,因为拿去花的退米还是原路退回的,最后还是退回到您自己上面去的,但不是鱼饿,而是自己账号上面的拿去花饿度,甚至还要收取你一部分的非用,所以,请不要把它想得那么简单!

对于急用米的朋友来说,当我们拥有了去哪携程拿去花之后就想把他变成米,拿去花如果能用最快的方式变现出来,来进行周转,很多去哪携程拿去花用不了,这种情况还能进行变现吗?小编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携程拿去花额度怎么套出来的办法,详询拿去花老商家Q/薇:38789 2229

酒店的模式:一般只能小米,或者只支持账号本人当地附近的酒店。所以酒店模式成功率比较低。

机票的模式:现在的机票模式其实就是代拍。乘机人是指定的名字。成功率

较高,适合大额度的朋友。

火车票模式,这个相对来说的话比较慢,点位低,风险高,小编建议找熟人做,当然可以找我们给您做。

如果急用米又没有好办法的话,可以帮您解决燃眉之急,回米快,一定要找准商家,谨防被骗,目前拿去花变现收点位都是40左右,低于30左右的都是骗子。一定要记住!!!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打白条、分期付款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选择。但据小斩所知,很多用户都不知道的是,诸多看似方便、免息的分期付款,哪怕没有任何逾期,只要使用甚至查询一次就会上报征信系统,最终给自己的征信埋下“污点”,猝不及防掉进事先设计好的消费陷阱。

1/用户:携程三次分期,银行利率上调5%

如果不是最近买房急需贷款,何先生恐怕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征信中“莫名其妙”多了几次记录,而这给他造成了大麻烦。

这几笔记录金额都不大,一笔910元,一笔680元,还有一笔536元,三笔都是在2018年10月22日被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中,每笔分6期,资金方由“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提供。

“银行审批房贷人员告诉我,对这三笔小额的分期,银行方面会先小斩清楚,一是搞清楚这几笔分期来自哪里;二是搞清楚为何要使用这些分期。情况都搞清楚以后,才会考虑是否有借贷的资格。

何先生表示,他作为一名媒体从业人员,深知征信对个人的重要性,信用卡也从未有过逾期,也从未在“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借过款,因此银行信贷审批人员告诉他这个情况时,自己也是摸不着头脑。

那么这三笔借贷来自哪里?

后来,在银行“是否办理过类似白条分期付款”的提醒下,他才从征信上的金额具体数字,确定来自携程网的“拿去花”。

原来,10月18日到22日,何先生因公出差到武汉,自己通过携程网订了两张机票和酒店,三笔订单,也就上了三次征信,“在订单支付方式时,自动优先选择了‘拿去花’支付。”何先生称,自己以前也使用过携程网“拿去花”分期付款,每次也都是提前还清了,不存在任何逾期,却从未想到过,每使用一次分期付款,就上了一次征信。

何先生称,“我给银行解释说,这是在携程网出差机票、酒店使用的分期,早就提前还清了,还出示还清款项的截图,但银行方面并不认可这种解释,考虑再三答应借贷,但需要对房贷利率进行上浮。”

不甘心的何先生,在跑了几个银行后,都是这样的答案:因为几天之内三次小额分期付款,上了三次征信,要么不找银行借贷,要么接受房贷利率再上浮5%。

“我被迫接受了这样一个无奈现实:房贷从基准利率25%上浮到30%,每月多接近200元,30年下来就是6万多元。”何先生说,自己真的亏大了。

2/携程:的确上征信,但只能说抱歉

那么,用户使用拿去花一次分期,是否就真上一次征信?

官方资料显示,“拿去花”是携程网推出的互联网小额分期借贷业务,可以获得最高3万元的拿去花额度,其额度可以用于购买携程上的火车票、酒店、机票、旅行出游等产品,最高30天免息,可以3期、6期、9期、12期几种分期方式。

目前,“拿去花”已经成为诸多携程用户的首要选择。2017年11月,在携程网金融部门发布的《2017“拿去花”分期旅行报告》中,一名90后壕女使用“拿去花”分期旅行,一年下单95笔,共计消费34万。

根据小斩,在携程与携程合并之后,携程网并没有公布单独的财报,但在携程网买国际机票、国内机票,订酒店以及火车票等产品,“拿去花”通常被携程默认为订单支付第一支付方式,而且用户无法选择资金提供方。

不过,在最关键的征信问题上,携程网在显著位置并无任何提示,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有一条“拿去花是否会影响我的人行征信报告”显示:拿去花的合作方可能会在您开通时查询您的征信报告,只要您按时还款,拿去花在您人行征信报告里不会留下负面信息,不会对您有所影响。

实际上,使用一次“拿去花”就上一次征信这个难题,并非只有何先生一人遇到。早在2016年11月,网友qin流感就发帖表示,每次用拿去花就相当于找金融公司进行一次小额贷款,每次出差为了方便都用拿去花,一打征信报告,贷款数十次,最低一次火车票49元,对自己征信造成了重大影响。

“拿去花最好不要用,我就买过一次火车票,结果征信系统显示,拿去花绑定的所谓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给我发放了5000元个人消费贷款,还清了还无法消除征信记录。”另一位用户也发帖投诉。

一位戴女士则投诉称,查征信时发现“马上消费金融”查过信用记录。自己完全不知道这家公司,该公司答复称是携程网委托他们查询,但自己只从携程网上订过机票酒店,从没有申请过任何贷款,也没有点击激活过任何额度。戴女士称,携程和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涉嫌在没有得到客户授权委托情况下查询客户个人隐私。

12月2日,携程网一位客服人员对小斩确认称:“携程的合作资金方,会对征信进行查询。”

该客服人员在通过手机号码查证后表示,何先生的案例,就是因为其资金合作方是中国银行,因此每使用一次分期,就查询了一次征信。

“目前携程资金方合作方很多,有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南京银行、马上金融消费等等数十家,具体哪些要查询征信,要看资金方,一般的银行可能都会查询。”该客服人员表示。

而查询一次征信,就在征信报告中记录一次,却没有任何提示的问题,上述客服人员表示,“非常抱歉,拿去花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后续会继续改善,尽量给客户多一点的提示。”

3/银行:征信严控网贷分期付款

银行方面为何又会对这种分期付款行为额外在意?

“从银行风控角度来说,很多时候审核人员会觉得,连几千块钱、几百块钱都需要分期付款,还是这种金融网贷公司,综合资质肯定不行。”12月2日,有多年贷款审批经验的陈卓(化名)告诉小斩。

陈卓目前在平安银行重庆分行负责汽车贷款审批,他告诉小斩,目前很多银行款对征信的影响要看实际情况的。在很多人印象中,只要按时还款,没有造成逾期,分期付款对信用就不造成任何影响。

“但实际情况并非这么简单,这个说法只是停留在信用状况层面,对征信情况是否会有影响,我们要把负债层面也拉进来。”陈卓解释,银行除了资产,最先考虑的就是你的负债率。比如你分期过多,银行就会考虑,是否因为债务缠身,导致资金这么紧张?

“车贷、房贷可以多做分期,因为这些固定资产分期不算在用户负债范围之内,并且上了征信,还可以主动让银行看到你的有效资产和还款情况,信用分只有加没有减。”陈卓提醒称,但是拿去花这种分期付款是不一样的,这些在银行看来属于小贷和网贷金融公司,“属于严厉监管审核的范围。”

在陈卓看来,值得警惕的还有,即便不用分期付款消费,如果用户尝试去查询微粒贷、借去花等的额度,也会上一次征信。“很简单,银行和金融公司,必须查询你的征信,才能得出你的额度,查询过多,就又会对个人征信造成实质影响。”

“遗憾的是,不管是银行,还是拿去花这种消费金融公司,都不会提醒,征信查询、记录过多,也会对用户信用造成重大影响。很多用户只有在真正用到征信时,才得知这个巨大的陷阱。”交通银行一位房贷审批人员也对小斩表示,现在银行遇到越来越多的这种客户,大部分对这个陷阱此前都不会有太多了解。

“我遇到过最夸张的一个客户是,以为不逾期就没事了,喜欢用各种分期付款,以及平时喜欢查询各种网贷平台的贷款额度,结果购车贷款时一查询:整整73页征信报告,银行直接就拒了。

陈卓还特别提醒,只有信用卡贷后管理、房贷管理等几种来自银行方面的少数查询,不会影响个人征信,“大家甚至不要动不动就自己去查询征信,这也会造成信用问题。”

除了拿去花,其他这些白条、分期付款也会上征信。有业内人士就特别提醒,其他小额贷款产品已陆续接入央行或是百行征信系统。每使用一次这些产品,就会在信用系统记录一次。在消费购物时,每一件物品、每一次分期都要三思,即便没有预期,也很可能因为每一次消费和还款都上征信,对个人信用造成重大影响,因为银行看到你对这些小贷使用频繁,会得出一个结论——此人日常缺钱!大到房贷车贷,小到申请一张卡,银行都可能会因为你的征信“太花”而拒绝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