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救过很多人的命?科学认识脐带血,你要知道这些
2023-06-25 10:51:52 来源:实况网 编辑:

自脐带血首次应用至今,已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历程。其作为干细胞治疗的新兴力量,用一份又一份案例、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铺成一条通向健康生命的道路。脐带血也因此成为了细胞治疗时代举足轻重的宝贵资源。

今天,让我们沿着科研足迹,探索脐带血医疗的初心与它的未来。

· 首次证明脐带血有效成分 1974年,丹麦科学家Søren Knudtzon证明了脐带血所含的干细胞与骨髓相同,或可将脐带血应用于干细胞移植。1982年,英国科学家公开声明,脐带血很珍贵,不应再将其定义为“医疗废物”。

· 首批脐带血样本被储存 1984年,欧洲首批脐带血样本保存于乌克兰,脐带血医疗的序幕就此正式拉开。

· 首例脐带血移植 1988年,身患范可尼氏贫血的5岁男孩马特接受了妹妹捐赠的脐带血,成为了世界上接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 首例自体脐血移植 1997年,巴西女童用自体脐带血成功治愈了神经母细胞瘤,实现了自救。

“0”到“1”的突破往往困难,而“1”到“100”的发展则格外迅速。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脐带血应用的维度正不断扩张:

——横向拓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家们发现脐带血中的有效成分不仅是造血干细胞,还有间充质干细胞、NK细胞、单个核细胞以及多种因子;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不仅仅是重建造血系统,还能够促进神经突触、软骨等组织结构的再生,发挥放化疗预后作用,甚至发挥助眠、抗衰等保健作用。伴随着脐带血功能一次又一次解锁,一个个“不治之症”成了“可医之病”。目前,脐带血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血液病、部分癌症、部分先天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因运动或衰老造成的永久性损伤。

——纵向疗愈

起初,脐带血移植被断言只能用于所有者及其手足,且手足之间的应用率只有25%。如今,脐带血不仅可以应用于所有者、手足,还能应用于父母(50%的相合概率)。在特殊情况下,医生还会建议将脐带血与外周血、骨髓等生物资源联合应用,作用于家中长辈,甚至捐赠给陌生人。

不仅如此,“脐带血只能作用于30公斤以内儿童”的刻板印象也被打破:在HLA配型相合程度高时,非常低的细胞数也能实现移植手术。随着双份脐血移植和脐带血体外扩增技术的日渐成熟,脐带血医疗已经不断攻破体重难关。据悉,北京市脐血库曾治疗过一位体重超过220斤的患者,且该患者只应用了单份脐血移植。

尽管我国在脐带血医疗领域起步相对滞后,但整体速度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中国医疗:1996年,卫生部提出在2010年前在全国建立10个脐血库的规划,制定并颁布了《脐血库执业指导规范》,严明了脐血库的准入条件。经过多番勘察筹备,北京市脐血库于2002年9月落地建成。除了积极遵守职能部门对脐血库的规范之外,北京市脐血库还积极参加第三方测评,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美国血库协会(AABB)认证,为后边的脐血库建立起了个好头儿。

如今,我国拥有七家投入使用的成熟的脐血库,分别位于北京、天津、山东、广东、上海、四川、浙江,形成了贯穿河山的生命脉搏。

其中,每个脐血库下设自体库和公共库。自体库存储着脐带血所有者的血液,做好了被随时召唤的准备,而公共库存储的脐带血服务的对象是社会上所有有需要的病患,这份红色力量将在合理的流程分配下,流向需要它的人。最重要的是,各大脐血库正不断迭代技术,力争将这份特殊的生物资源以更长久的形式留存下来。

以北京市脐血库为例,在严格的冻存环境下,脐带血样本的最长冻存时间已经超过25年。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突破了不同疾病的防线,也突破着自身寿命的局限。

存储脐带血是智商税;脐带血的应用条件有限;脐带血容易失活...当这些有着明显医疗误区的言论甚嚣尘上,越来越多人站出来为它发声。

有着相关经验的医生说,“这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

被脐带血赋予“二次生命”的病人说,“如果没有脐带血,生活就可能没有明天”;

对它有着深度见识的父母说,“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健康保障”。

但愿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人加入信任脐带血医疗的行列,而脐带血也将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与守望更多人的幸福生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