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生活资讯 > 正文
全球今日报丨“断直连”加速中,头部平台或在年底前完成
2022-10-21 09:41:07 来源:未央网 编辑:

文/张兴强


(资料图片)

近期业内传出消息,按照政策要求,13家网络金融科技平台的“断直连”工作加速进行,或在年底前完成整改。全国唯二的两家持有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的市场化机构——百行征信与朴道征信都在与平台合作加快业务落地。尤其是成立稍晚的朴道征信明显开始加快了工作节奏。

01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加速?

虽然过渡期至2023年6月底,但来自监管方面的指导要求却是提前了。头部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作为代表,之前就被约谈过,当下是落实政策的应有之举。而头部加速“断直连”工作落地,将为其他平台做出示范效应。

2021年4月29日,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13家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名单包括: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科技、携程金融等。

对于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监管近年来态度非常明朗,严格要求平台金融需要合规经营、持牌经营。

监管要求整改的核心,是坚持将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这意味着只要涉及金融业务,这些平台也须按照金融业务的政策执行。

“断直连”就是监管明确的重点工作之一。《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已在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等全流程合规管理“断直连”。《办法》考虑了互联网平台、数据公司等机构与金融机构业务合作模式的调整,对本办法施行前未取得征信业务资质但实质从事征信业务的市场机构给予了一定的业务整改过渡期,过渡期为办法施行之日至2023年6月底。不过,政策也提到,在过渡期内,人民银行将加强对相关机构的业务指导,分步骤推动实现平稳过渡。

02具体方案是怎样的?

“断直连”主要切断的是“信用信息的处理”。

《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按照依法采集、为金融等活动提供服务、用于识别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等三个维度,将符合上述标准的基本信息、借贷信息、其他相关信息,以及基于这些信息的分析评价信息界定为信用信息。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应当依法取得个人征信许可。互联网平台开展助贷等相关业务符合征信业务定义的,适用本办法。

“断直连”后,具体的工作流程与影响有哪些呢?

以某家征信机构为例。

(1)互联网平台将原来直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交互的客户信息,透传给该征信等持牌征信机构。

(2)互联网平台或者将部分不必要的客户的敏感和风险评估信息去掉后,直接透传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敏感信息和信用信息透传给该征信机构,该征信机构加工后再将客户的信用信息给到银行等金融机构。

(3)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自己通过自有风控模型评估和策略决策得出客户授信额度和最后的审批结果。

(4)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征信机构获取评估服务间接获取授信额度和决策支持。

(5)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额度和审批结果等信息通过持牌征信机构再返回互联网平台,展示给客户。

(6)目前放款后的客户还款和对账还是以金融机构的主导代扣为整改方向,部分互联网平台还较难做到。

(7)逾期后催收等环节,还保持原来的情况,这一块属于难点,全部拿回银行等金融机构自己催是做不到的,委托互联网平台以及三方机构依然是主流。

总结来看,持牌征信机构成为互联网平台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中间的数据路由,客户原来的授信-用信-还款-对账等环节涉及的信用信息,须在此加工处理后进行信息交互。

落地方案原则是信用信息不可以绕过持牌征信机构而直接交互——互联网平台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解耦,再分别与持牌征信机构结耦。

分析来看,“断直连”的影响主要有三点:一是行业的整体数据安全风险变小,也更合规;二是增加了一层持牌征信机构的服务费用,目前大约为千分之几的数据或者技术服务费用;三是三方数据机构或逐渐走弱,他们从金融机构的直接数据服务商,将演变为持牌征信的数据服务商,间接服务于金融机构。

展望来看,距离2023年6月末还有不到9个月的时间了。可以预见的是,在头部互联网平台机构整改加快后,头部示范效应将显现。其他平台的“断直连”工作或许也将会跟上。而行业顺应落实政策要求,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消金界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