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五年老友记 | 聚焦进博会3世界速看料
2022-11-10 20:44:31 来源:国际金融报 编辑:

“东方之约”精彩五载,八方来客满载而归。11月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精彩闭幕。

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作为连续参展五年的企业,进博老友们有话要说。


【资料图】

(一)中国 中国太保集团

从2018年服务首届进博会至今,作为太保服务进博团队的一员,中国太保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顾越感到无比地自豪和欣慰。

顾越表示:“记得为第一届进博会制定保险方案的时候,我们一直思考如何同时保证及时参展和国家关税不受损,太保产险与海关等单位反复研讨创新设计符合国际惯例的先通关后征税的‘关税保证保险’。保障第二届进博会创新的重点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设计开发保险措施。我们为进博会提供一站式全面保险服务,使主办方、参展商、供应链服务商以及服务的各环节都能得到全面、周密、专业的保险保障。第三届进博会我们就采用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成立了联合巡检队伍,一旦有险情,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处置,极大提高了风险处置的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在第四届进博会,中国太保更多地参与服务国家战略,发布‘零碳进博、零塑办博’的创新方案,使进博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会展行业的绿色标杆。今年中国太保为第五届进博会提供总保额超过1.2万亿元,使保险保障更全面、再创新。未来中国太保将以全面支持、全新投入、全新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进博,践行太保服务让进博会更圆满的庄严承诺。”

(二)德国 卡赫

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进一步坚定了德国卡赫在中国、为中国的决心。今年不仅是卡赫连续参展进博会的第五年,也是卡赫在华发展的20周年,我们将继续借助进博会的平台,把握中国开放合作的新机遇,携手各方伙伴深化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自2018年参加首届进博会以来,德国卡赫逐年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目前,卡赫已累计在中国投资20亿元。

(三)日本 三菱电机

谈及连续五年参加进博会的感受,三菱电机川畑胜表示:“在这五年的展览中,我感觉到中国社会关注的问题、展览内容其实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数字化迅猛发展、对环境保护愈加重视等,我们敏锐地感受到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并将其很好地反馈到事业上,以促进今后的事业发展。”

(四)德国 贺利氏集团

“中国是贺利氏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博士强调,“为此,贺利氏连续五届参加进博会,并已提前签约第六届。在这一平台上,我们与各界伙伴深化战略合作,取得多赢的丰硕成果。未来,我们继续发挥贺利氏的材料专长,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特别是大力推广环保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努力推动中国制造业的低碳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实现‘青山绿水’的愿景,造福民生、改善生活质量。”

(五)瑞典 宜家

宜家希望借助进博会平台,加速让“展品变商品”。

“进博会帮助宜家进一步深化了与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纽带,也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中国的窗口。宜家致力于在中国长期、持续、稳健地发展,我也对我个人即将在中国开启的新篇章充满期待。”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Pontus Erntell)表示。

目前,中国是除瑞典以外,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宜家价值链的市场,涉及产品设计、测试、生产、采购、仓储及配送、零售、购物中心、数字创新等各个领域。自2019年提出“未来+”战略以来,宜家中国逐步兑现投资100亿元的战略承诺。2023财年也是宜家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5年,英格卡集团计划将投资53亿元,巩固并拓展渠道和数字化领域。

(六)英国 阿斯利康

通过历届进博会,阿斯利康携手合作伙伴带来6款中国患者亟需的高品质创新药物。今年进博会阿斯利康展台再添4个“进博首展”全球创新药,覆盖罕见病、肿瘤、新冠多个疾病领域,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已连续五年出席进博会开幕式与虹桥论坛,他表示:“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以及对全球创新与合作的带动作用。通过进博会,阿斯利康持续将海外优质产品与技术‘引进来’,同时促进本土创新‘走出去’。今年进博会,阿斯利康持续加码投资,继续深化在华发展布局。我们希望立足于当前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中国与世界共享医疗健康的美好未来。”

据悉,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目前在华研发管线达150多个在研项目,其中近90%实现与全球同步研发。预计未来五年内,还将有60至65个新药和新适应症在华获批。

(七)美国 嘉吉

“去年进博会期间,我们庆祝了在华运营50周年;今年我们又开启了在这一重要市场的新征程。作为一家有着157年历史的跨国企业,嘉吉希望为中国市场提供创新的、可持续性产品,同时帮助连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农业与食品产业。进博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嘉吉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

(八)印尼 金光集团

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表示:“作为具有红色血脉的印尼侨企,这五年来与进博会共生共长是APP本土承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深感荣幸能够见证、并参与到进博五周年这一里程碑时刻中,这五年来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和祖国开放、合作、共赢的诚意。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紧握‘中国机遇’,以实际行动参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中国新发展格局,与世界共享新机遇,共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未来,金光集团APP必将紧跟国家战略方针,发挥自身侨企担当,持续为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九)新西兰 恒天然

恒天然大中华区CEO周德汉表示:“对于恒天然而言,进博会犹如一个‘绿色引擎’——不仅驱动着我们在华业务的增长,还为我们提供了和客户及合作伙伴们共享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带动乳品行业的高质量升级发展。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已近50年,是进博会这个平台赋予我们新的增长曲线。如今,恒天然大中华区已成为恒天然集团全球最大及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自首届参与进博会以来,恒天然在进博会上的签约项目逐年递增,五届共计超过60个。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恒天然已签约第六届进博会。

(十)法国 安迪苏

“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贸易博览会,已被实践证明是共享中国市场机会的重要平台。”安迪苏首席执行官让?马克表示,“作为动物营养添加领域的专家,安迪苏是位于整个食品价值链关键环节的全球领军企业。我们相信此次盛会将助力加速安迪苏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自法国的安迪苏于今年迎来品牌成立20周年,展区内特设“20周年博物馆”,回顾企业的全球发展历程。2006年,安迪苏加入蓝星集团,与中国本土市场共同成长,“源自法国,深耕中国”战略的成功实施成为安迪苏近年来高速发展的重要成功因素之一。

(十一)美国 康宝莱

从第一年开始,康宝莱就一直是进博会这张“中国名片”的签约者,从未缺席。

康宝莱中国区总裁、全球高级副总裁郭木表示:“在全球经济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进博会生动诠释了中国开放共享的理念,为全球企业在中国这片投资热土上的长久发展提供机遇。康宝莱对于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从年轻化、个性化、数字化等多个维度着手,持续不断地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营养产品和更好的消费体验,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

(十二)法国 法孚集团

法孚集团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总裁单晓阳表示:“在进博会的舞台上,我们的签约成果不仅能够向外辐射,同样我们也能感受到来自其他领域‘领头羊’、非常优秀企业们所带来的思想碰撞,能够更为准确的把握各行各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也为我们产品的研发带来启发。而进博会每年所传递的主题,也让我们对产品应该如何去改变、发展带来一定的思考。事实上,我们整个产品的开发和客户的需求也都在朝着进博会所传递出来的信号方向在走,可以说,进博会对我们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的信号意义。”

2018年首次参展以来,法孚集团已连续五年积极参与进博会,累计签署近30个合作项目或战略合作,总金额超过3.6亿美元,并推出3项全球首发新产品及新技术,举办或参与相关活动近百场。

(十三)英国 安永

安永华中区主管合伙人夏俊表示:“早在2021年,安永就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署了连续三年参展的合作备忘录;今年9月签约,再次提前锁定了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入场券。这五年来,安永通过发布各类最新的行业深度洞察报告,推出重磅全球首发产品,展示多领域的专业服务和解决方案等方式,深度参与进博会、服务进博会,为进博会做出积极贡献。安永始终对进博会充满信心,在为更多国内外优质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通过安永的客户网络,吸引更多优质展商参与到进博会这一盛事中来,实现合作共赢,互惠共利。”

(十四)瑞士 雀巢

“大中华大区是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场。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雀巢也是第一批确认参与进博会的企业之一,如今已连续五年参与进博会。作为中国持续开放、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之一,进博会为像雀巢这样的外资企业提供了双向沟通、发展共赢的便利和保障。”雀巢集团执行副总裁、雀巢大中华大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西强表示,“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让我们有了更为充分的信心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把握‘中国机遇’,为中国消费者打造营养、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十五)德国 麦德龙

五年来,依托进博会平台,麦德龙打造了诸多从“展品”到“商品”再到“爆品”的“高光时刻”。麦德龙中国总裁蔡天乐(TinoZeiske)表示:“中国是一个包容性极强且多元化的国家,而中国的消费者也是,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的消费趋势也一定是多元个性且高品质的。麦德龙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凭借星级酒店、星级餐厅和国际赛事等2B服务经验,与中国新消费趋势同频共振。”

(本报前方记者罗葛妹、陆怡雯、夏悦超、蔡淑敏、潘洁、王媛媛对文章素材提供有贡献)

记者:王丽颖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