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我们如何安顿自己
2022-11-20 05:52:34 来源:雪球 编辑: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很丰富的时代,所谓礼崩乐坏,社会变动剧烈,人人朝不保夕,于是百家争鸣,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寻找各种问题的解答。其中儒家和墨家是显学,但包括他们在内的绝大多数学说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学说,把视野放在人类社会。只有道家是唯一特殊的学说,它不以人为中心,把视野放在整个天地,但试图解答的却是人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成长的背景,无论赞同不赞同儒家,都在身上深深打上了儒家的烙印,或许用道家的视角去思考,会有很多新奇的东西。

今年上半年回头看了一些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结合现今的社会,有一些简单思考记录贴一下。


(相关资料图)

1.人算不如天算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常剧烈变化,人们如果对将来感到困惑,一般人可以去问问那些他觉得有能力的人的意见。有能力的人可以去问更有能力的人的意见,直到最有能力的那群人,这群人则可以互相之间问问。但国君就没办法,还是要自己来做判断。

稽疑一般有五个方法:第一个是国君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第二个是大臣的意见(问哪方面的事就找哪个专业的大臣)。第三个是百姓的意见。第四个是龟壳占卜,第五个是易经卜卦。前三个是人算,后两个是天算。这里面其实是很复杂的,不说周易蓍草算法很耗时耗力,具体的这几个方法的搭配运用也比较复杂。

比如对内的事情,人算三个里面有两个同意就可行。对外的事情则要天算也同意。像是打仗呢,如果天算结果是不宜,人算一致,那么打防守战是可以的,进攻则不行……。

古代人其实搞出了一个比较复杂科学的方式,因为认知有限,所有的方法都建立在时代的认知上,已经算是相对科学。蓍草算法挺有趣的,我称它为“科学”地掷硬币,比较有仪式感。

人算和天算都有局限,比如只能算最接近现在的一件事,并且不能太大。相信大家都看过影视作品里演的,某大师算天机结果吐血的场景。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虽然明朝才出现,但类似的道理很早就深入人心了,中国古代人很早就认知到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天”的智慧和能量是更大的。

我们接受过西式现代教育的现代人,总觉得一千多年前的时代的人比较蒙昧,实际上不然,从他们建立在时代上的决策机制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智慧不一定比现代人差。古代人和现代人相比,缺的不是智慧,是认知。认知的基础第一是知识,第二个是学习方法、条件。我们想当然的一些成见是不应当的。

古代西方的很多思考是建立在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的基础上。东方则不然,几乎所有学说都把关注点放在人类社会上,除了道家。所以在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些方面,古代人很多思考是深入又前瞻的,比我们绝大多数现代人思考地深入很多很多。落后社会,落后团体的决策依据不一定不科学,这应该启发了我们要相信有限理性。

2.认知与禀赋

认知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基础有两个,一个是知识(信息),一个是学习方法、条件。条件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也就是生命和环境。环境很好理解,培根说的四个假象,其实可以部分类比。生命譬如我们的生命尺度是有限的,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总是只能达到一定程度,同时广度上也是有其限制。

人的认知核心依托于禀赋,禀赋决定认知的理论上限。实际上,禀赋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并且大部分人可能不高。庄周三十多岁写《庄子.内篇》,王弼二十出头注解《道德经》,而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在论坛上各种帖子底下看到有人留言——太复杂了,能不能简单点。

人总是学的越多才越能发现自己禀赋不高。我们中国人一向是实用主义者,这甚至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哲思上。当西方人在遥望海洋时,我们想的是如何安身立命。这没有不好,至少各有所长。至少我们国人所学所用可能相对匹配些。但也因为我们的实用主义,导致在很多领域的认知没有办法深入下去,浪费了自己的禀赋。我们受“剧场假象”和“洞穴假象”的影响可能更深一些。在大部分问题上,或许把原因归于自己太笨可能好一些。

3.成见

相比古代,这个时代,所学和所用不匹配可能更普遍一些。因为我们懂得了太多方面的信息。而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童稚的年代,也就是小人。在大多数方面,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小人。小人原本的意思是停留在童稚年代的人。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看待日常的那些讨论或者争论就会觉得有趣,但没有必要

比如A说农民种田很苦啊,B说工人也很苦啊,C说农民还是觉得农民更苦啊。然后各方争论个不可开交。类似这样的讨论,我们天天能看到。然后各方举例子,说信息。实际上,农民苦和你说工人苦是两个独立的事情嘛?又有谁要求你们对比呢?主观的感受用客观的数据能说明吗,这根本是两个范畴啊。更别说在争论的过程中个体和整体,局部和特例的各种混淆了。这和我们小时候争论玉米糖比较好吃还是奶糖比较好吃有什么区别。

当你发现这其中的荒诞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一种趣味。成人社会很多地方和小人社会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见,但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很多烦恼可能就消失了,同时可能多了很多趣味。我们可以放下自己的成见,去与外界相处,做到外化而内不化。

4.辩论

大众很喜欢说的逻辑自洽,其实原本是表达中的基础。现在却变成了优秀。战国时候百家争鸣,各个学派之所以成立的基础都是逻辑自洽。因为逻辑自洽,虽然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能让自己的内心接受。谁也说服不了谁是必然,因为都有自己的逻辑,只是逻辑建构的系统却有高下。惠子与庄子那段关于有用无用的对话可以说明这点。

大意是:惠子对庄子说他有棵大树,人们叫它做‘樗’。这棵树长的弯弯曲曲的,有很多疙瘩,不能做传统的建筑木料,也不能做圆规和角尺,长在路边,木匠走过看都不看。就像你(庄子)说的话一样,大而无用。

庄子回答他说,你看那野猫和黄鼠狼,屈身伏在那里捕食,跳来跳去(看起来很有用)但是,一旦落在猎人的陷阱里,马上就死了。再看那野牦牛,大的像是天边的云朵,有很多能耐,却不能捕猎。你有一颗大树为什么要担心它没用呢,把它种在宽广的原野之上,你可以逍遥自在地徘徊在它的树荫下,大树不会遭到砍伐,也就没东西可以伤害它,它对人没什么用,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只要我们细细读一遍,自然能感受到庄子可能更高明一些。为什么呢?因为他能从无用中看出有用,有用中看出祸患,思维和一般人不一样啊。但实际上,这个故事是他写的,预设了场景和条件。现在我们觉得庄子高明,也是有些后视镜的。在我们这个时代,相对来说道家是显学,名家的思想早就被抛弃了。惠子说的没有道理吗,也是有道理的。我们说体系的高下,有一部分也是主观的。特别是没有客观结果呈现的情况下。

我们现代中国人成长的环境中或多或少受到了儒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很多事物的评判中自然遵循着儒家的想法。外在的条件和内在的认知,以及时空的界限都会影响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因此,大部分辩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从评价。而少部分,我们却觉得有价值,因为那不是辩论而是借着辩论这个渠道或者方式表达,比如庄子写寓言,主人公经常是孔子,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孔子是名满天下的人,他自己只是个卖草鞋的。

5.成就

世俗意义上的成就无非名声,权力,财富,名声和权力基本上是外界对你的一种反馈,是操纵在他人手上的,相对而言财富比较可靠,是你对财物的支配。当然,这也更符合现实主义者的想法。

每个学说对成就的定义和看法也不同,比如儒家聚焦于人类社会,有三立之说,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所以会有天命一说,会有“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不这么看,生活在乱世战国的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什么意思呢,面对很多无可奈何的事情,你尽量去做就好,把它当做生命中发生的寻常事情,就可以好好接受了。我们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儒家的影响,基本上思维都带着必然的印记。实际上道家的无为只是被曲解了,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以平常心去做,顺其自然。不然庄子为什么要写书,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教导弟子呢。

顺其自然是很难的,因为和我们的教育和人性都是违背的,需要一些修炼。很多人中年之后所谓的“顺其自然”只是消极地摊平,忽视了顺其自然里也有人积极的一面。比如庄子关于“曳尾涂中”的故事,楚王请庄子去做官,庄子说自己不如像是乌龟一样摇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说这话时他是一个做草鞋的。为什么会做这个选择呢?因为当时,各国互相攻伐,做官很容易就小命不保了。不如在乡野,可以活地久一些。当然,这也与他看透了官场和心之所向有关,我们可以从他写的其他故事里获知。

顺其自然的选择当然包括人自己的因素,因为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忽视了这个因素的全部是消极放弃而已。我们也很容易从状态中区分,一个看得到暮气一个看得到自在。顺其自然之中蕴藏着大的成就。

加缪的西西弗神话里的西西弗就是一个例子,诸神对他的惩罚是让他每天推石头上山,到山顶后石头又自己落下,所以他每天都在重复这看似无意义又不可解脱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开始明白,既然状态不可改变,他可以忽视这一切,他的喜悦痛苦是自己的事情,于是他开始把推石头当做一件寻常的事情,诸神的惩罚就失效了。这就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件事的伟大之处在于,命运被改变了!

做到顺其自然的人,命运在他身上降低了效果,这不就是命运被改变了吗。改变命运实在是一种很大的成就。

6.智慧

我们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遭遇,都受到命运的限制。井蛙不可同它谈海,因为它受到空间的限制。夏虫不可同它谈冰,因为它受到时间的限制。偏激狭隘的人不可以同他谈论道理,因为他受到礼教的限制。我们的身体有界限,眼镜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皮肤感受到的,都有限。只有我们的心念是无限的,是可以逍遥自在的。

张开心念,于是我们看到北海有鲲,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藐姑射山上有神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看到苹果掉在牛顿头上,一道光穿过以太海。这是心念的神奇之处。站在空间的尺度上,个体是十分渺小的,站在时间的尺度上,个体是十分短暂的,站在知识的尺度上,个体是十分无知的。

当理解了这一切之后,我们可能能找到三个终极问题的答案,痛苦的消解,死亡的恐惧,人生的意义。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痛苦的消解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亡不过是回家,回归万物,看透这些就会珍惜天地之间的无限美妙。——死亡的恐惧

“逍遥游”——人生的意义。

宗教和哲学提供了各自很好的模板。但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办法。智慧是我们的本性,它虽然有多寡,但我们可以追求智慧。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