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热点:今年最大的收获:学会从容面对股市大跌
2022-12-06 10:40:07 来源:雪球 编辑:

直播回顾:年末总结,如何在股市大跌中做到从容不迫?

今年股市大跌,账面损失不可避免。

但也有收获,而且是最大的收获:学会了如何面对股市大跌。


(资料图)

我认为这是比短期赚钱更宝贵的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最近股市已经有所回暖,随着疫情防控预期向好,加上宏观政策不断为经济托底,此轮调整最坏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

但经济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投资路上各种黑天鹅和灰犀牛依然可能不期而至,我们未来仍然还会面临震荡和下跌,甚至是大幅下跌。

只要我们还在投资,坦然面对波动和大跌就一定是个必修课。

今天我就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谈谈在股市大跌中如何避免焦虑甚至恐慌,做到从容不迫、云淡风轻。

我认为要做到坦然面对股市波动和大跌,一靠认知,二靠策略,当然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认知。

一、做好规划:预则立,不预则废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从平时与众多投资者交流反馈回来的情况看,相当多的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缺乏完整的规划,有的投资者甚至连想都没有多想,听到别人赚钱就冲进来了。

没有准备,碰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反应过度当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们都知道不打无准备的仗。所以我们做投资,必须做好投资规划。

投资规划第一步,先认识自己的风险偏好,先考虑风险,自己投资会发生的最坏的情形是什么?自己能不能承受?比如,浮亏达到多少自己就无法承受。自己不能承担风险的投资就一定不要做,一定不要贸然开始投资。

看看自己的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家庭状况以及自己的性格,看看自己到底应该保守、稳健、中庸,还是激进,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制定相适应的投资目标。

再根据投资目标制定具体的投资预案,包含投资期限,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的细节,如何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执行中怎样对策略进行微调,如何调仓、止盈,等等。

投资规划首先考虑到了大跌,并有相应的预案,真碰到大跌就不会那么慌张了。

如果再经历一两次大跌的考验(事实上基本上都能涨回来),再碰到大跌能够云淡风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闲钱投资:基金投资与生活所需资金绝对隔离

闲钱投资好像谁都懂,但事实上相当多的投资者用于投资的钱并不够“闲”。

投资各类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的钱,到底需要“闲”到什么程度,我们不要拍脑袋,还是看数据说话。

基于当前纯债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任何时点入市想要不亏钱需要持有一年半左右,因此最短的投资时间应该是一年半到两年。

而如果加入了权益资产的投资,如果恰好买在阶段高点,收益回正的时间就更长了。

我们先来看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809004东财基金指数)历次阶段高点后再创新高的时间。

对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水平)而言,如果一不小心买在当时最高点,历史上再次创新高的时长分别是1.14、1.26、1.50、1.90和3.82年。

也就是说,任何时点买入偏债混合型基金,获得正收益需要持有的时长是4年左右。

再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如果买在了2007年的最高点,需要7.35年才能获得正收益;而如果买在2015年最高点,需要五年才能解套。

而如果任意时点买入是被动股票型基金,想要确保获得正收益需要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如果买在了2007年的最高点,需要7.40年才能获得正收益;而如果买在2015年最高点,需要5.67年才能解套。

当然,我们前面所列的是历史上的极端情形。

事实上我们的投资完全可以避免买在最高点,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比如逢低分批买入)买在相对低点,这就可以使我们投资获得正回报的时间大大缩短。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投资并不只是获取正收益,而是在承担一定的风险前提下尽可能获得高一些的收益。

所以,我们做投资规划时,应该给自己投资的钱“预留”足够的投资期限:

持有纯债基金的低风险投资,应该不低于两年。

持有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主的中低风险投资,应该不低于三年。

持有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主的中高风险投资,应该是五年以上。

给投资的钱“预留”了足够长的期限,实际上也就将投资的钱与生活所需资金做了绝对的“隔离”。投资基金的净值无论如何波动,丝毫不会影响到我现在和近期的工作和生活,给自己的投资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生活无忧也才具备稳定心态的物质基础。

三、逢低买入:周期细节可能每次不同,但衰退繁荣周期往复永远有效

丘吉尔说过,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因为那是绝地反击的好机会。

我们也都知道,逢低买入是投资基金赚钱的基础,但很多人办不到。原因就是下跌多了就失去信心了,担心跌下去就再也涨不回来。

历史上小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大到瘟疫、战争,没有那次把经济彻底摧毁、股市再也涨不回来的。因为经济体有良好的自我修复功能,人类有良好的自我纠错能力。

而事实上,我们面临最多的是经济周期,尤其时间较短的基钦周期(库存周期)。而这个经济周期就是在衰退、复苏、过热、滞胀之间无限往复的。

下游产业、中游产业和上游产业构成了一个国家完整的产业链,也是产生经济周期的“中观”原因。

下游产业是我们最熟悉的消费行业,包括衣食住行、旅游娱乐等等涉及消费的方方面面;中游产业是为下游产业提供原材料、机器设备和相关服务的产业;而上游产业是专为中游产业提供原材料和服务的产业,包括石油化工、钢铁建材、农业采矿、电力煤炭等等。

所有的经济活动围绕着下游消费展开。下游的消费需求相对稳定,它的增速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收入预期,但它同时又是不稳定的,因为有竞争,下游厂家、商店都想多生产、多备货,扩大市场份额;下游的备货需求传导到中游后,同样由于竞争原因,中游厂家宁可多生产变成库存,也不能断货;中游的需求传导到上游后,需求同样被进一步放大,但是上游产业最大的特点是投资巨大、生产周期长、产能增长缓慢,常常来不及生产从而造成供不应求,结果就是“原材料涨价”。上游产品的涨价影响了中游厂商的预期,害怕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中游厂家会倾向于多囤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上中下游开足马力生产,整个经济欣欣繁荣。然而,下游的总需求并没有超速增长,这些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设备全都变成上中下游的存货。存货多到一定程度后,敏感的商家会发现有点卖不动了,于是停止采购或生产,并主动降价去库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不对劲后,上中下游都减少生产,于是经济出现衰退。

衰退时人人感觉末日将至,但实际上,下游消费能力依旧,仓库里的产品过一段时间也会被消化掉,库存减少到一定程度后还会引发人们的涨价预期,随着预期逆转,所有的增长故事都会再来一次,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增长-衰退-增长”周期。

现代经济由于宏观调控的加入,经济周期变得可能没那么典型和完整,周期时长也可能没有那么规律。譬如,经济有过热的苗头,央行就会动用加息、缩表(降低货币供应量)等降温手段;而一旦经济出现衰退,降息、放水,以及刺激性的财政政策就可能出来为经济托底;尤其如果出现金融危机苗头,央行往往会充当最后的贷款提供者(Lender of Last Resort)角色,维持充裕的流动性和正常的债务滚动……

其实,经济周期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们的一种情绪周期,大家都乐观的时候,个人、厂商(企业)和政府都觉得钱好挣,都舍得花钱,形成一种良好循环;相反,大家都悲观的时候,都捂紧了钱袋子,越是这样,个人、厂商(企业)和政府越觉得钱不好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看得到的那一只手(宏观调控),就是来调控人们的预期、打破这种循环,维持一种平衡的:社会上的钱能正常流动,经济就能正常运行。

说到底,人们预期最悲观的时候,往往是逢低布局的时候,也就是巴菲特常说的“天上下金雨、要用大盆去接”的时候。

对经济周期和股市周期的正确认知,敢于在大跌的时候逢低布局,既是一种常识,也是一种信仰。

如果养成了逢低买入的习惯(而不是追涨),我们通常会有一个相对较低的成本,遇到大跌净值损失也相对较小,当然也就没有那么紧张和惧怕了。

而且,大跌中如果有闲钱反而会觉得是绝好的捡便宜筹码的机会,根本不至于在大跌中惶恐不安。

四、均衡布局:不追热门,不赌方向,也不押注任何一位基金经理

因为可以一直涨或者一直创造佳绩,基金投资中曾经有、将来还会有很多的“神话”:

白酒神话,医药研发外包神话,新能源神话,2021年以来的微盘股神话……

各位火出圈的顶流明星基金经理……

所以重仓白酒、新能源、微盘股风格等曾经大火基金的投资者自然也不少。

火出圈的顶流明星基金经理自然也少不了“迷妹”、“迷弟”一样的拥趸……

但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任何行业、任何风格、任何方向不可能一直涨;任何一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有限的能力圈和一定的路径依赖。

市场风格一变,曾经大涨的方向可能会领跌,甚至暴跌;曾经红极一时的顶流明星基金经理也可能面临着业绩变脸。

追热门、赌方向、押注任何一位基金经理都有可能在市场下跌中遭遇暴击,让自己信心崩溃。

唯一可行的还是相对均衡布局,每个方向都配一些,自己实在看好的方向适当超配;多用几个自己看好的基金经理,用基金经理来摊个大饼,实在看好的基金经理就多给他一两个百分点。

分散的好处在大跌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来了。哪个方向跌得多,对我们整体的净值影响都不大;哪位基金经理在一段时间表现的特别拉胯,我们也不会特别在意,因为他占比不高,无碍大局。这就使我们不会在大跌的时候有强烈的更换基金或基金经理的冲动,非常有利于我们长期持有。

当然分散也有缺点,就是整个投资组合的进攻性不强,“锐度”不够。但我觉得没关系,我们可以锚定一个业绩比较基准,比如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只要能跑赢或者不显著跑输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长期收益已经很可观了。

五、积极乐观:远离垃圾人和垃圾信息,与乐观的人一起投资

能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股市大跌,除了前面的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外,还跟自己所处的投资圈子有极大关系。

情绪是会传染的。积极乐观的人通常在股市大跌的时候更为理智和冷静,积极寻找应对办法并从中发现机会,积极努力不放弃往往都会有好的结果。而消极悲观的人往往在股市大跌中抱怨、谩骂,为自己的放弃找理由(都是股市的错),很可能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割肉出局。

市场中还有一种声音,放大悲观情绪,引起大家的情绪共振。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声音很能吸粉,因为它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你想听什么我就给你说什么。但这样的声音往往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涨时助涨,跌时助跌。

现在各种平台非常的智能化,你在一个信息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它就给你判定为你关注或喜欢这一类信息,然后就会给你推送无穷无尽的同类信息。市场大跌中,各种悲观、负面、抱怨、谩骂的信息会形成一种信息茧房将我们紧紧包裹而不能自拔。解决的办法是此类信息直接忽略,有的平台还可以右键选择不感兴趣,此后这样的信息就不会再推送给我们了。

所以还是要尽可能寻找、选择积极乐观、能带来正能量的投资圈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从容面对大跌,另一方面积极乐观实际上也正是我们进行长期投资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乐观愿景的人能坚持长期投资并获得成功。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投资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雪球基金@ETF星推官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A(F013171)$$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联接人民币A(F006327)$

本文由懒人养基 首发,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欢迎朋友们转发雪球和朋友圈。

更多往期精华文章请点击:

【懒人养基雪球专栏文章目录】

关键词: 股市大跌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