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门!世纪佳缘年度婚恋观报告发布:“90后”成最焦虑人群
2023-01-17 11:49:42 来源: 编辑:


(相关资料图)

1月16日,国内知名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正式发布了《2022-2023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70后-00后“三观”洞察》(下称《报告》),该报告结合“70后”到“00后”的情感生活现状,从“婚恋观”、“生育观”和“性观念”三个方向进行对比,直观展示了随着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不同代际的人们对于“三观”认知变化,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国内离婚率的持续走高和结婚率持续走低,都给整社会的婚恋大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据《2021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显示:自2013年达到顶峰的9.9‰后,国内粗结婚率持续走低,至2021年结婚率已连续八年下降,当年粗结婚率为5.4‰。而我国国内离婚率在经历持续上升后,由于2021年《民法典》中“离婚冷静期”的实施开始下降。而伴随着社会包容性越来越强,思想观念逐渐多元化,当前婚恋市场主力的“90后”,以及正在逐步进入婚恋市场的“00后”的思想越来越独立和开放,他们更关注自我体验与感受,结婚不再是人生必选项。

而《报告》也显示,作为目前国内婚恋交友市场主力人群的“90后”可谓是最“焦虑”的一群人。超四成被访者有过婚恋年龄焦虑,其中男性的婚恋年龄焦虑略高于女性。从“70后”到“90后”,婚恋年龄焦虑不断加重;“90后”有过婚恋焦虑的占比最高,为50%。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被访者在适婚年龄都更为焦虑,这与国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提升及受教育年限延长相关。

那么在“年龄焦虑”的影响下,不同代际的单身人群又是通过什么途径结识另一半的呢?《报告》显示,“70后”和“80后”主要是通过“父母/亲友介绍”结识另一半;而作为“互联网第一代”的“90后”和大多还在读书的“00后”则是通过“老同学/老朋友”和“其他线上途径”(注:包含游戏、微博、豆瓣、微信群、QQ群等)找到另一半的占比更高;除此之外,工作相关场景也是作为“职场打工人”的80后和90后结识伴侣的主要途径之一。不难看出:随着时代进步和互联网发展,“老同学/老朋友”渐渐替代了“父母/亲友”,同时“线上渠道”也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可。

而作为最敏感行为的“相亲”,也是很多单身人士“必不可少”的经历。《报告》数据表明,84%的“80后”都有过相亲经历,占比显著高于其他代际;同时,“相亲平均年龄”在逐渐降低。“70后”男性人群的“相亲平均年龄”为26.4岁、女性人群为25.4岁;而年轻的“00后”男性已降至20.6岁,女性为20.2岁;虽然“00后”对相亲较为抗拒,但Ta们却又是最早开始相亲的一代人,这或许和他们的“70后、80后”父母更多都是通过“熟人介绍”认识自己的伴侣的缘故,因此他们也更加认可“越早开始相亲越好”的观点。

无论哪个代际的被访者,认为“相亲都是以结婚为目的进行的”占比均为最高;“70后”认为相亲要趁早、相亲成功也要尽快结婚;“80后”则是对相亲的目的性并不反感,而对其高效率表示赞同;“90后”相较而言对相亲更加抗拒,但同时也较为认可相亲的社交作用和目的性;而“00后”普遍认为相亲的形式太过生硬,从而对相亲表现出较大的抗拒。

对此,世纪佳缘总裁庄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婚恋中的相亲方面信息有点单薄,仅仅是提供一个见面的机会,不是所有用户都是着急结婚的,有部分是想先谈恋爱,这导致“严肃婚”和“严肃恋”并不是很一致。“我们目前更多的服务严肃结婚的人。”庄海说:“百合网、世纪佳缘更主要的是服务于‘严肃婚’的那部分群体,对结婚的目标要求很高。但现在的情况是单纯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比较少,而恋爱的本身还是很严肃的,还是个很神圣的事情。”

虽然大家不愿意承认一个严峻的事实,但数据却不断告诉大家一个事情,那就是“留给90后的时间不多了”。除了之前提到“婚恋年龄焦虑”之外,“生育年龄焦虑”人群中,90后女性也是“最焦虑”人群。《报告》显示:整体女性被访者中,近四成有过生育年龄焦虑;其中,生育年龄焦虑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39%的90后女性都有过生育年龄焦虑,且焦虑加深速度不断加快,社会整体对于“生育年龄焦虑”愈发严重。

对此,世纪佳缘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结婚和生育并不是100%的匹配,但生育与爱情相近,确实有现实的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场景里能更多地提供帮助。虽然每个人想法会不同,但婚恋行业也是对社会长期持续发展有贡献的一个行业。”

“未来,我们仍然会深耕婚恋行业,扩大用户服务场景,同时在上下游做更多的连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