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米数联创业板IPO惊奇连连|环球信息
2023-02-25 05:38:21 来源:大众证券报 编辑:

以智能摄像机为核心产品的智能家居产品企业上海创米数联智能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米数联”),除了产品不自产但称主业含生产,以及可能不止对小米存重大依赖之外,《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还注意到,此前谋求创业板IPO的创米数联虽然自称始终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但是硬核的发明专利几乎全部是在2019年后申请并授权取得。

而且,公司核心技术与主营营收关联性披露笼统,尤其是未披露使用核心技术的产品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情况,以及无生产制造环节的核心募投项目过半资金用于盖楼、该项目研发人员薪酬已远超公司过往三年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累计金额等情形,同样引人侧目。

2019年前仅获1项发明专利授权


(资料图)

原计划登陆创业板的创米数联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公司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譬如,公司介绍自身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时,首先表示“发行人始终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公司还在招股书中自述,“技术创新方面,发行人成立以来始终重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家技术推动型的创新科技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08项及境外专利29项。”

值得一提的是,与创业板定位相关的“三创四新”、研发、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以及与主营相关的核心技术,越来越受到重点审视。

创米数联在招股书中也披露了已获得授权的专利情况——截至2021年底报告期末,“公司在智能家居领域形成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08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47项、外观设计专利48项。”

不过记者梳理发现,创米数联上述108项专利中,只有27项是在报告期前即2019年之前申请的。

尤其是硬核的发明专利上,2014年4月10日成立的公司,直到2019年之前,上述13项发明专利中,仅申请并获得授权了1项。

此前,记者还通过企查查查询发现,截至2022年9月30日,创米数联拥有2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其中,4项申请日在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具体为2015年1项、2017年1项、2019年1项、2020年1项,其余申请日均在2021年及以后。但21项发明专利的授权时间在2019年及之后的为20项。

截至2023年2月23日,查询显示公司又新增了2项授权发明专利,申请日分别在2020年11月、2021年4月,授权时间均在2023年1月。

以此来看,专利中最硬核的发明专利上,创米数联几乎所有的已授权发明专利都是最近3年才申请,这与公司招股书所称“始终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而且,创米数联报告期内还存在知识产权诉讼风险——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存在尚未了结的作为被告涉及的知识产权案件15件,案由系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起诉公司侵害其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涉诉金额1900.00万元。公司称,若未来在上述诉讼中败诉,或在经营过程中其他方就知识产权事项向公司提起其他诉讼请求,将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声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核心技术与主营收入关联性披露笼统

值得注意的是,有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创业板IPO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招股书中说明自身“三创四新”时,通常需要具体介绍核心技术与主营收入关联性,尤其是通过披露使用核心技术的产品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来佐证,而且还会披露核心技术使用的相关专利、著作权情况。

然而,作为自称技术推动型的创新科技公司,创米数联招股书中却未介绍使用核心技术的产品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情况,也没有披露核心技术中使用的相关专利,而且没有披露公司产品涉及使用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情形。

创米数联招股书在“公司核心技术在主营业务中的应用和贡献情况”中,只是笼统介绍——“公司核心技术均应用于主营业务产品,包括智能摄像机、智能猫眼、智慧门、智能门铃、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使公司能够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推动主营业务规模持续增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108项境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以及29项境外专利。”

这在强调研发、设计的科技创新企业创业板IPO招股书中非常罕见。

一系列疑问也萦绕创米数联:

自称是技术推动型的创新科技公司,为何已授权专利中最硬核的发明专利在2019年之前获得授权的只有1项?公司如何看待自身持续科技创新?从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时间看,又是否存在为创业板IPO而“突击申请”?

公司招股书中为何不具体披露核心技术与主营收入关联性,即使用核心技术的产品占营收比例?公司核心技术中使用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情形究竟怎样?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涉及使用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情形,以及各期销售金额及其占比究竟是怎样的?

公司招股书就核心技术及与主营收入关联性等等涉及创业板“三创四新”定位的相关内容,是否存在信披不完整?公司如何看待招股书信披完整性,信披上是否有意规避相关内容?

无生产环节的核心募投项目

过半资金盖楼

此次IPO,创米数联原计划募资6.44亿元,投向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创米云平台开发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根据招股书显示,三个项目均无需环评,实施地点都在上海市。

从募资金额来看,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最多,应是核心募投项目,招股书披露总投资40581.29万元,全部使用募资。就该项目对公司的意义,招股书如是表述:“公司拟通过本次项目,在现有智能家居业务基础上,对智能摄像机等系列产品进一步研发及产业化,通过购置先进的研发测试设备、软件系统以及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产品生产工艺水平,实现产能的提升。”

该项目具体募资使用方面,建设投资20756.21万元,占比51.15%,其中土地购置7700.00万元、建筑工程10100.00万元、设备投入1967.82万元;研发费用15440.00万元,占比38.05%,其中研发人员薪酬1481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385.08万元,占比10.81%。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安排,T1年二季度至三季度为人员招聘培训,意味着T1年四季度起该项目研发人员应当全部到位。

创米数联还介绍,该核心募投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建设期包括了办公大楼建设,属于无特别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且运营期本项目不涉及污染较重的生产制造环节,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从公司对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概况介绍为无生产制造环节,系对智能摄像机等系列产品进一步研发及产业化,通过购置先进的研发测试设备、软件系统以及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产品生产工艺水平,实现产能的提升,为何该项目投入过半资金2亿多元进行办公大楼建设?公司拟投资2亿多元进行办公大楼建设,与智能摄像机等系列产品进一步研发及产业化有怎样的必要性、关联性?

还有,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中的办公大楼建设,是否作为公司总部用于上海区域全体员工办公,还是仅作为该项目的办公场所?如果作为公司总部,为何要放在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中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创米数联披露,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5处主要经营场所均为租赁,其中4处办公用途的办公场所面积合计才3133.71平米,其中2处位于上海、面积合计2624.4平米。

一募投项目研发人员薪酬

远超公司三年金额

再看其他两个募投项目,并结合公司过往三年研发投入来看,可以发现创米数联IPO募投项目研发投入合计金额堪称惊人。

创米云平台开发项目方面,公司招股书披露总投资额15409.05万元,同样全部使用募资,建设周期也是3年。“此项目旨在实现设备与云平台连接;对设备状态进行侦测和权限管理;对连接设备产生的海量信息有效存储和管理;对海量数据作出有效处理和分析。有效应用相关信息,为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该项目募投资金具体使用上,设备购置费用3907.00万元,云服务采购费用2154.00万元,研发投入9045.00万元,基本预备费303.05万元。不过没有披露研发投入中研发人员薪酬金额,但根据该项目实施进度,T1年三季度至T2年一季度为人员招聘培训,意味着T2年二季度起该项目研发人员应当全部到位。

至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公司披露,该项目“是在公司现有的研发基础上,通过购置先进的研发设备、软件系统以及引进专业的研发技术人员,建立研发中心。”

“本项目总投资额8402.12万元,其中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入8402.12万元,建设周期为2年。本项目旨在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及研发能力,力争将研发中心打造成新产品研发基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同时,项目将针对PLC电力载波互联技术、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老人跌倒检测技术、基于联邦学习的AI深度学习训练框架及系统、支持Matter协议的物联网接入平台及模组方案等行业前瞻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

其具体募资使用上,建设投资1972.12万元(主要为设备投入),占比23.47%;实施费用6430.00万元,占比76.53%,主要为研发人员的薪酬、试制试验费用、测试费用等。其中,研发人员薪酬共5680.00万元,T1年为1830.00万元、T2年是3850.00万元。

创米数联招股书显示,2021年底员工共331人,其中研发人员180人,以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5667.11万元简单计算,2021年的研发人员年均薪酬为31.48万元。

假设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的研发人员在T1年下半年全部就位且3年里薪酬水平不变,推算T1年、T2年、T3年研发人员薪酬分别投入20%、 40%、 40%即2962万元、5924万元、5924万元,再以T3年薪酬、计算的2021年研发人员人均薪酬来看,可能大致需要新增研发人员188人。如果以每年薪酬增加10%测算,可能大致需要150人左右。

以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中研发人员薪酬占研发费用95.92%推算,创米云平台开发项目9045万元中研发人员薪酬大约为8675万元,继而推算该项目T1年、T2年、T3年研发人员薪酬分别投入25%、37.5%、37.5%即2168.75万元、3253.13万元、3253.13万元,再以T3年薪酬、计算的2021年研发人员人均薪酬来看,可能大致需要新增研发人员103人。如果以每年薪酬增加10%测算,可能大致需要80人左右。

以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T2年研发人员薪酬3850万元计算,预计可能需要新增研发人员122人。如果以每年薪酬增加10%测算,可能大致需要110人左右。

统计可见,创米数联三个拟募投项目研发投入合计30915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实施费用6430万元计算),而大致测算的新增研发人员合计可能为340人至413人左右。

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有5个在研项目、合计拟投入8475万元,投入最大的是智慧门领域的“新一代带屏3D结构光AI人脸解锁智慧门研发项目”,拟投入6416万元、研发人员39人;其余4个在研项目合计拟投入2329万元、研发人员合计60人。5个在研项目2021年已投入4077.56万元。

包括上述研发项目在内,创米数联报告期内3年里的主要研发项目共计21个,预算费用合计22534.00万元,剔除5个在研项目预算费用中的未投入金额后为18456.44万元,在报告期内实际投入金额为17089.48万元。

那么,以公司报告期内6416万元投入金额最高的研发项目配置39人,以2021年研发人员人均薪酬计算的当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不到1300万元,三年合计薪酬按照每年增加10%计算为4300万元左右,事实上公司2019-2021年三年的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合计才1.22亿元,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研发人员三年薪酬1.48亿元是否正常,究竟将配置多少名研发人员?

此外,公司报告期内的3年里,21个研发项目实际投入1.71亿元,另有5个在研项目合计尚待投入近4400万元,投入最大的项目系公司新进入领域和重点打造的智慧门,但其预算费用也只有6416万元,仅新一代智能家居产业化项目、创米云平台开发项目两个项目的研发投入合计24485万元,已远超公司报告期内3年的21个研发项目合计实际研发投入,这两个募投项目是否需要如此巨额投入?这两个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是否如公司招股书所称?

公司如此种种,不免惹人关注。记者 尔东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