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合成生物学或将颠覆传统生产方式 天天看点
2023-04-14 13:53: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实习生许哲 上海报道


(资料图)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上,不断探索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各大投资机构也开始密切关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动态。

据SynBioBeta统计,2018-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一级市场共完成了1039个投融资事件。其中,擎科生物、迪赢生物、恩和生物、蓝晶微生物、微构工场、森瑞斯等企业相继完成融资。值得一提的是,蓝晶微生物以B系列19亿元的融资额刷新了国内一级市场合成生物领域的融资记录。

此外,过去一段时间,美国、英国、欧盟和中国等不断加大合成生物学的顶层布局、技术投入和政策支持,该领域已然成为未来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而基因测序、编辑和合成,人工智能等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的突破以及其成本迅速下降,为合成生物学技术转化打开了新格局。

在国内,根据官方公开信息,全国有18个省(市)将“合成生物”写进“十四五”规划,分别从平台建设、技术突破、产业应用等方面,规划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路径。

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合成生物学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其正在掀起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科学成果将为所有人带来巨大的价值。加之生物科技领域现有研究正面临多项挑战,而合成生物学技术将发挥重大作用。

在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叠加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的指引支持背景下,如何在风口下领跑合成生物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

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步伐加快

随着科技的发展,合成生物学(syntheticbiology)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刘陈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借力技术驱动,目前合成生物学在各个领域都在突破,但更多我们称之为合成生物学技术,即一系列技术的统称。合成生物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在实际研究中通常对其在广义和狭义的含义进行界定。

广义的合成生物学指通过构建生物功能元件、装置和系统,对细胞或生命体进行遗传学设计、改造,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酶工程、生物工程,均属于广义的合成生物学范畴。而对其狭义内涵的理解则涉及更大范围的改造尺度,包括设计、合成、测试、学习闭环的核心理念。

“合成生物学诞生至今有二十多年,但它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而我们正在积极推动的定量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新的交叉领域,是更年轻的一个方向,正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刘陈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以动态视角看合成生物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其未来是有无限可能。”

一方面,在国家层面,政策机遇的叠加无疑会带动我国整个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加速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表示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且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合成生物学也曾被多次提及。

在相关支持政策接连出台后,我国推动整个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罗小舟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就像是一门工程生物学,“我们借鉴了工程学的理念形成了现在‘设计+构建+测试+学习’的合成生物学基于仪器的研究范式。”

具体而言,在设计层面,联动通过仪器测量积累的数据和软件在此基础上更精准的预测能力;在构建层面,在DNA/RNA合成之后对细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引入更多的自动化仪器,包括细胞的转化、同步、生化分析等;在测试层面,基于质谱、色谱或组学的方法等,比如利用酶标仪去测一下荧光或紫外;学习层面,发挥软件的辅助作用。

此外,合成生物领域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活跃度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安捷伦大中华区行业拓展与应用创新团队经理安蓉认为,在中国,近年来从研究领域、整个产业生态的互动、投资的活跃度来看,合成生物学的市场活跃度正在不断提高。

目前,合成生物在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且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罗小舟向表示,合成生物学应用范围其实是较为广阔的,实验室自动化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合成生物学可以应用于合成酶或者合成小分,还能够在医药研发、新型疗法研究中体现应用价值。

实际上,在医学领域或制药领域,除了简单生产一些医疗用的蛋白或小分子外,合成生物学也更广泛地应用于新型疗法突破、指导菌群药物的使用等方面。

实验室自动化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这是由于其在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实验成本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随着个性化医疗(PersonalizedMedicine)的深入,对实验室自动化的需求大幅增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个性化医疗又称精准医疗,是一种考虑了个人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差异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创新方法,旨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

技术层面难题亟待突破

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合成生物学逐渐成为新兴的投资热点。麦肯锡公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然而,国内外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差异巨大且难以形成合力,同时还有技术层面的难题亟待解决。

“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例,一项底层技术带来的应用是多样的,比如在医学、农业等领域都可以用到基因编辑,所以是源自科学目标的驱动,带来了系列技术的开发,然后带来产业的集群化和发展,这是线性的关系。”刘陈立解释道,“但当聚焦粮食、能源等问题,因为其以产业为出发点,所以建立国际合作是不容易的,且当前食品产业、能源产业等受各自国家保护,因此很难形成全球的合力。”

杨挺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国内在合成生物学市场由于涉及高通量的分析测试,主要面临两大技术层面的难点,一个是标准化,一个是自动化。

杨挺提及,关于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国外可能在医药行业会有比较多的突破,而国内更多体现在化工领域。但实际上,中国医药领域的一些头部企业也在加快对合成生物学层面的探索,合成生物学对其来说已经成为刚需。考虑到政策环境、能源的要求等,这些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在技术层面实现突破十分必要。同时,面临降本增效的压力,以及环境友好的挑战,食品行业企业同时也在如何实现技术探索和突破,代替产量低且影响环境的微生物发酵的方式。

与此同时,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打破了传统以DNA为遗传基础的自然进化历程,挑战了传统的以生物进化的自然法则为基础的生命伦理,也给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信仰、不同群体的人带来了差异化的生物伦理思考。

因此,更多学者将合成生物学认定为下一代生物技术。

刘陈立进一步表示,合成生物学不同于酶工程、生物工程等概念,第一,合成生物学需要理性的或半理性的设计;第二,合成生物学需要更大尺度的改造;第三,合成生物学面临标准化、模块化要求。

当前,合成生物学在国内外都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多方支持、形成合力。在此方面,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上海合成生物学将以浦东创新突破为核心,打造“一核一带多点”的合成生物学产业空间布局。

上海市经信委生物医药处方面也表示,上海将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搭建亚太科技与产业创新研究院,探索政策法规的科学监管,加强示范性应用推广,并强化金融杠杆功能。

在多方合力之下,合成生物这一投资新风口能否突破技术壁垒,推动人类跨入生物科技的新纪元,还需时间验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