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讯:23 份A股医疗器械 ESG 报告全扫描:百亿市值公司披露率近五成 产品质量与创新最受关注
2023-05-18 20:49:3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资料图)

作为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医疗器械产业天生就有ESG 的基因。

根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 5 月 16 日,申万 119 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有23 家单独编制并发布了2022年ESG相关报告(名称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ESG 报告”、“社会责任报告”)。

市值越高的企业,ESG 报告披露的意愿越强。

以 5 月 16 日晚收盘数据来看,医疗器械行业市值超过300 亿的企业合计 7 家,其中仅鱼跃医疗(002223.SZ)、华大智造(688114.SH)两家公司没有披露 ESG 报告。市值超过百亿的医疗器械企业合计 38 家,披露 ESG报告的有18 家,披露率高达47.37%。而市值在 50 亿以下的企业中,仅热景生物(688068.SH)一家披露单独的社会责任报告。

跟很多制造企业相比,医疗企业对 ESG 的投入意愿会更高一点,从我们接触的客户来看,医疗企业撰写 ESG 报告的成本属于比较高的档位。”华南一家咨询机构资深ESG从业人士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从格式内容来看,医疗器械企业的ESG报告并没有特定的模板和格式,大多数报告会参考GRI标准、ISO 26000、SDGs等国际标准和GB/T 36001《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国家标准,以及交易所出台的ESG相关政策要求。

由于这些标准都是自愿性标准,绝大部分A 股企业仅参考部分指标要求进行披露,并没有完全覆盖标准的全部指标。”正领咨询合伙人、ESG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许诺受访表示。

不过,医疗器械企业的 ESG报告也有着共性的内容,产品质量与创新、医疗资源的公平与可及性、供应链管理与节能减碳等是医械圈最为关注的内容。

此外,报告中还会披露一些有趣的小细节,如迈瑞医疗(300760.SZ)对出差时用高铁取代中短途飞行的员工予以礼品奖励;爱博医疗(688050.SH)在公司内部设置了独立母婴室;英科医疗(300677.SZ)披露每只手套的碳排放量为26.87g……

产品质量与“创新”最受关注

不同于财务报告“硬核”的固定表达,ESG 报告更注重“软实力”的展现,更能体现出企业的“个性”。

医疗器械企业的 ESG 报告也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个性”。“产品质量”与“创新”是他们最为注重的领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市值百亿以上的企业中,ESG 报告选取的重点议题在 16-28 个不等。但由于医疗器械的产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产品质量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仅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产品质量与安全”几乎成了每家医疗器械企业 ESG 报告的“必答题”。

根据迈瑞医疗、联影医疗(688271.SH)、新产业(300832.SZ)、海尔生物(688139.SH)、英科医疗、奕瑞科技(688301.SH)等的ESG重要性议题评估结果,“产品质量与安全”不管是在“对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维度,还是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维度,都处于“高度/极度/非常重要”(最高维度)的范畴。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各家公司“妙招”频出。

比如新产业2022年对质量管理内审人员共开展69场培训,其中专业技能培训 34 场,内容涵盖公司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和法规、内部审核技巧和方法等;共接受7次外部监管机构(国家药监局、广东省药监局、深圳市市场局、坪山区药监局等机构)及4次第三方质量体系(CECERT,TüV 等机构)审核,检查结果均不存在重大不合格项。

乐普医疗(300003.SZ)每年发起一次国内客户的满意度调查,选取不同产线、不同客户群进行客户满意度测量;英科医疗每年进行产品的模拟召回,通过生产日期和批号,反向追溯产品的原料、生产及运输等记录……

从公开数据来看,医疗器械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是保持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wind 数据显示,2022 年 119 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41.09 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76%,较2021 年增长 25%,遥遥领先于 A 股平均水平(2.29%)。市值在百亿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更大,占营收比例达到了8.48%。

ESG 报告成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成果展”,让市场各方了解其在创新领域的布局和研发的成果。

除了常规的业务创新之外,迈瑞介绍了在“绿色医疗领域”的创新,如通过试剂瓶免洗设计,预计每月可节省1,560 立方纯化水使用,对应减少1,560 立方污水排放;突破试剂浓缩技术,一箱浓缩后的试剂相当于常规试剂的30箱,节省了90%以上的纸箱包装……

联影介绍了多款公司在业内领先的创新型研发成果,如其打造的国产首款320排超高端“uCT 960+”,结合前沿AI科技检查时间缩短近70%,X线辐射剂量直接减少约80%,造影剂用量最大约56%。

与此同时,还会有企业将创新的成果用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公平性。比如奕瑞科技的产品销往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用以缩小全球健康的差距;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提出,“通过创新不断提升医疗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供应链的“稳定”与“负责”

医疗器械行业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行业,由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涉及到多个环节,因此供应商管理尤为重要。

在医械行业的报告中,打造高质量、可持续与韧性供应链是保证业务稳健发展的关键,因此大多医械企业都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尤其是规模和市值较高,在行业内话语权越强的公司。

比如海尔生物为了搭建“负责任的供应商体系”,从“事后追损”升级为“与供应商共创”,及时识别产品风险和制程风险,目前已公开8个供应商共创项目进行质量改善,约占市场质量损失的32%,已完成3 项;同时严控管理流程,对供应商进行季度性审核评价,连续考核较差的供应商将予以淘汰,2022 年公司引入141家供应商,淘汰8家。

除了要保证原材料安全、可靠,供应成本、交付时效符合要求外,部分医械企业还会格外关注供应商在环保、绿色、反腐败、社会责任等领域是否符合要求。

比如迈瑞医疗的供应商合作原则中规定,“与供应商签定反腐败、反贿赂协议,防止可能存在的贪腐风险”、“将人权、环境与社会、多元化的政策纳入供应商审核流程”、“积极鼓励并倾向选择有绿色环保理念,并取得相关资质的供应商”。

奕瑞科技也指出,在供应商开发与审核过程中,严格审核供应商在质量、有害物质管理等方面的资质认定;联合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在包装物料循环使用方面积极探索合作,携手产业链降低资源使用对于环境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受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保持供应链的稳定也成为医械企业关注的问题。

比如联影医疗表示“致力于提高本土化采购占比”,“与奕瑞光电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目前本集团核心 DR 产品已实现平板探测器的全面国产化”,“与人本轴承、联合轴承开展合作,助力本土厂商取得技术突破,迈入量产阶段”。

南微医学(688029.SH)在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方面,以入股供应商的方式,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在其他生产性物料上同供方签订年度合同,对供方予以保障。

风险提示缺席

在“双碳”目标之下,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也在寻求生产过程的低碳化。

如迈瑞医疗“每年将碳减排目标按业务部门进行分解,并将其纳入业务部门的绩效中。公司也每年设定专门的温室气体管理预算,用于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的实施”,承诺到2030,碳排放强度比2021年基准降低25%。

不过,在“节能减排”具体成效上,各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仅乐普医疗、海尔生物、南微医学等少数几家企业会将公司历年的排放数据进行对比,并做出数据变动的解释。

如乐普医疗2022年碳排放量从2021 年的3411.08 吨大增到3975.24 吨,废弃排放量从2021 年的11.76万立方米大增到47.18 万立方米,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诊断试剂产量激增引发的生产排放增长;海尔生物会在报告中明确列出,通过节能改造项目,2022 年公司内部较上一年减碳约152 吨。

不过,更多企业在绿色发展这一命题的描述上,停留在了“定性表述”而非“定量分析”,也有部分企业会披露2022 年的碳排放、排水、废弃物等数据,但缺乏对于数据的进一步挖掘,无法看出公司的具体成效。而类似的情况,在 A股市场上并不少见。

A股市场尚未建立系统性的ESG规则体系,导致上市企业ESG工作的开展和信息披露的工作不够体系化、规范化。”许诺表示。

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升。许诺认为,“ESG报告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在准确性、完整性和严谨性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大部分企业制作ESG的十分精致,配图、图例、表格一应俱全,但对重要议题的目标规划、行动路径、最新进展等情况并不清晰。

比如,在谈及未来展望时,大多数企业都会用“持续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回报社会”,“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内部管理,深入拓展多方合作”,“坚持研发、臻于至善”等文学性的语言模糊表达,但对于具体可量化的指标却只字不提。

另一方面,企业对开展ESG管理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升。21世纪经济记者梳理23 份 ESG 报告发现,尚无一家企业单独披露公司或行业中的“风险因素”,报告运用大量篇幅用来阐述公司的“荣誉”、“成绩”,丝毫不提风险与挑战。

多数企业仍保持‘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传统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暂未将ESG因素纳入到企业战略层面或视其为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企业面临ESG风险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抵御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品牌形象甚至直接影响经营业绩。”许诺说道。

更有甚者,部分企业的报告,更像是以往沪深交所规定的年报“社会责任”这一章节的扩写。

较典型的如达安基因(002030.SZ),抛开其白底黑字,没有目录和排版,通篇全是文字无一份数据表格的“朴素”外观不谈,在报告结构上,也只有“公司简介”、“党建工作”、“抗疫专题”、“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展望”五个部分,如流水账一样简单记录公司在这五大方面的工作情况。

很多公司单独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ESG 报告,前者主要是对公司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更多是对内的。而 ESG 报告,不是企业的宣传册,而是能对投资者形成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前述资深ESG从业人士说道。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