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的典故出自哪里?沐猴而冠讽刺的是谁?
2023-06-19 08:24:09 来源:中国视窗网 编辑:

沐猴而冠的典故出自哪里?

韩生说“楚人沐猴而冠”,一竿子打倒一船人,太过分了,不过用在项羽身上也算贴切。戴了帽子的猴终究还是猴,得了天下的项羽依旧是凡夫俗子,不能成为真龙天子。韩生不光是瞧不起项羽,其实也暗含个人的愤懑:

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韩生曰:“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羽闻之。斩韩生。——《汉书》

这位韩生,在《史记》中并未留下名字,司马迁用了个“或”(有人)指代,班固不知道从哪儿得知此人姓韩。

项羽进入关中后,有位姓韩的儒生,劝项羽利用关中的优势,定都关中称霸。项羽拒绝了,他的理由是秦朝的宫殿都被烧毁了,重建工作量太大;更主要的是,一个人发迹了,如果不回到家乡显摆显摆,不等于穿着一身华贵的衣服,夜间行走嘛,谁能看见?

不知死活的臭嘴韩生说了一句掉脑袋的话:“人家都说楚国人是沐猴而冠,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如果韩生只说项羽沐猴而冠,说不定还能有人站出来帮他求情,结果这伙计一杆子撂倒一船人,引起众怒,被砍了头也不算太冤枉。

我们抛开口舌之争,客观地分析一下韩生的建议,就能清晰地知道双方的是是非非。

古代中国建都可选的地点无非如下几个:长安/咸阳、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秦朝和西汉建都关中,东汉定都洛阳,隋唐在长安,宋在开封,元明清都在北京,只有南朝和明初定都南京。

都城的选址,有个明显的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变化的倾向。这是什么原因呢?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演化的结果!

也就是说,都城定在那里,并不是凭君主的个人喜好而定,是由历史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比如刘邦虽是楚人,但是他就没有学项羽,而是选择了长安为都城,理由就是韩生所言。

也就是说,韩生的建议是正确的,项羽拿出的两条理由,第一条言不由衷,第二条小人得志,滑稽得很,被骂作沐猴而冠一点不冤枉。

试想一下,假如项羽定都关中,刘邦这辈子能出得了汉中吗?被堵死在汉中的刘邦还能有机会跟项羽争天下吗?结果项羽穿了一身锦衣,回乡嘚瑟了一圈,被刘邦把庄园抄了!

为什么说项羽的第一条理由言不由衷呢?所谓宫殿被毁的说法,其实是项羽想说又不能说透,欲言又止的理由。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呢?其实项羽内心是这么说的:

“你说得轻巧,我敢留在关中吗?关中四十万冤魂的家属都在这里,他们不得撕碎我!”

巨鹿之战是项羽的封神之战,在军事上封神的同时,项羽又在政治上被打入地狱!原因就是他背弃了约定,坑杀了关中四十万将士。

陈胜吴广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起码的道理:底层老百姓虽然成不了大事,但是一旦他们发怒,摧枯拉朽的能力如惊涛骇浪!

所以,从项羽对降卒们落下屠刀的时候,就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终结了一半,远离关中恐怕是他唯一的选择。

韩生看到这一层了吗?

我觉得这位韩生也就是个夸夸其谈的儒生,不是说他说得没道理,能看出关中优势的人比比皆是,项羽虽然没有接纳,不代表他没看出这一点。那么指责韩生夸夸其谈,又是什么道理呢?

儒生在秦朝就是个不受待见的群体,秦朝秉承商鞅变法的成果,以法治国,最吃香的一个群体是精通法律的吏员,而不是儒生。所以,这位默默无闻的韩生,应该对秦朝不会有多大好感,项羽入关后,赶紧来示好,满以为出头之日到了。

韩生是本位主义,他光是看到了自己出头之日,却不能审视项羽内心的痛处,所以当项羽拿出遮遮掩掩的理由时,这家伙根本没听懂项羽的潜台词,反而心理失衡,口不择言地以沐猴而冠,将项羽连同楚人一起侮辱。

这岂不是找死么!

所以,项羽放弃关中虽有不得已之处,但是他的目光短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本质,暴露无遗,被骂作沐猴而冠也不冤。骂人者韩生也不值得夸赞,本质上他也没有完全看清真相,满以为凭一句进言就能咸鱼翻身,受挫之后心理失衡至此,死得也不算冤!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谁?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项羽,出自《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沐猴而冠讽刺项羽是猴儿戴人帽,外表像人样,却无见识才能,难成大事业。后以此典形容人徒具仪表,而无内才;或指人暴躁轻浮,不能成就大事。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空前强大的大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诸多起义军中,最强大的就是原楚国贵族之后项羽,此人身高八尺二寸,相貌堂堂,力能抗鼎,武功盖世,作战方式直接粗暴,凭借天下第一的武力,率军正面硬扛任何敌人,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也养成了项羽骄傲自大的性格和无与伦比强大的气场。

楚国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之一,疆域辽阔,国力雄厚,但被秦国生生用阴谋诡计给玩残了,最终亡于秦国大将王翦之手,所以楚国遗民对秦国是恨之入骨。公元前207年,项羽带领军队进入原秦国首都咸阳。为了发泄国仇家恨,项羽在咸阳城内大肆屠杀平民,并杀死秦降王子婴,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月。项羽还对秦地进行了疯狂洗劫,搜括了无数金银财宝,掳掠了大批美女。出尽恶气的项羽志得意满,准备荣归故里。

项羽手下有一个谋士,名叫韩生。韩生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他就劝项羽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沃,是一个理想的建都之地。”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着赶紧回乡显摆一番,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着华美的衣服在漆黑的深夜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成语,衣锦还乡。

韩生又急又气,一时没管住嘴,就说道:“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意思就是,人家都说楚国人像只戴着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如此啊。项羽一听,勃然大怒,就将韩生扔入鼎中,煮成了一锅人肉汤。项羽虽然是楚国贵族后代,但他其实就像个土豪,目光短浅,取得一点点成就,就急于回乡显摆,所以才被憨直的韩生讽刺为沐猴而冠。结合具体的语境,这个成语当然不是把猴子当成宠物,又给洗澡,又给穿衣戴帽。

关键词: 沐猴而冠的典故 项羽进入关中 沐猴而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