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实习生魏柯 北京报道 7月30日,赛诺医疗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其神经介入业务持续增长,预计神经业务板块收入约为88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68万元,同比增长36.66%;近日沛嘉医疗也发布公告称,其现有神经介入产品不断放量,持续贡献收入增长;微创脑科学发布公告称,2023年上半年收入约在2.9亿元至3.1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1%至51%,净溢利约为4500万元至6000万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据国信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将达到128亿元,其中出血类器械32亿元、缺血类器械44亿元、通路类器械52亿元。预计2030年达到310亿元,其中出血类器械71亿元、缺血类器械109亿元,通路类器械130亿元,比2025年均有翻倍增长。
然而在神经介入企业业绩和市场增长背后,也应看到潜在的隐忧。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目前神经介入市场存在着“未大先卷”的情况,国内企业还没发展成熟,就已经开始“内卷”,神经介入的市场未来会比较惨烈。挤入神经介入赛道的企业太多,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资本市场目前对于神经介入投资的热情已经有减淡的趋势,同时集采的开展压缩了这一赛道的利润空间,即使是目前的头部企业也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赚取先发利润。
“神经介入市场未来可能更有利于平台型企业,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把不同产品进行整合,形成相对完整的临床解决方案,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别是企业产品的商业化效率能够得到提升。”该业内资深人士指出。
另外众成数科研究部负责人杨雳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国产替代背景下的神经介入产品目前面临“内卷”局面,很大原因是产品或应用同质化,除了寻求差异化发展外,出海拓展市场也是一条相对明朗的路径。
“内卷”下的同质化竞争
随着2021年众多国产神经介入产品获批上市,国产神经介入企业将与进口产品展开正面竞争,幸运的是,据动脉网信息,部分国产神经介入器械在性能与品质上已实现不输进口产品,同时国内还出现了全球首创的神经介入产品。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分析,在神经介入市场,国内企业与进口产品的差距在快速缩小,因为在2020年前后,神经介入赛道较为火热,国内的一些初创公司在这一阶段的融资比较顺利。
同时神经介入市场还存在着类似于药品License-in的模式。事实上,神经介入在海外资本市场并没有享受如同国内一样的高资本溢价,国内部分公司或投资机构会通过并购或者投资的方式把一些海外项目转化到国内市场,将海外的技术通过IP授权的方式把中国市场的权益给到国内的企业。
据了解,神经介入市场曾有过一段时间投融资热,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上半年,国内神经介入领域已有至少24家创新企业、60家投资机构押注神经介入领域,但是到2021年下半年,资本市场迅速回归理性,神经介入领域投融资事件仅4起。
“此外,国内部分神经介入器械厂家是从心血管介入领域转入神经介入赛道,本身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而且很多神经介入器械属于改良式创新、点式创新,不用做原始设计或者全面创新的突破,所以实际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国内很多神经介入企业只是相比于国外同行往前走了一步,要想让多个创新点体现在同一个产品上,这对研发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对国内目前的初创企业而言也不现实。”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进一步指出。
在资本助力、引进模式和较低技术门槛等因素影响下,众多企业抢入神经介入赛道。
据行业媒体梳理,2020年神经介入器械全年注册量达到25件,主要集中在弹簧圈、中间导管、颅内球囊、取栓支架、微导管等,其中弹簧圈已有9款国产产品上市。另有相关数据显示,在2022全年有120多款神经介入产品获批。
在逐渐“内卷”的情况之下,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如果医疗器械企业只单纯涉及到材料加工、材料表面处理或编织装配工艺等技术,大概率都会被纳入集采。
集采压缩利润空间
据梳理,2021年以来,河北省、江苏省、福建省等在省级层面以及吉林牵头的省际联盟层面等相继对弹簧圈、弹簧圈辅助支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河北省弹簧圈集采后,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江苏省弹簧圈集采后,中选价格平均降幅54%,最高降幅69%;吉林等21省联盟集采后,弹簧圈类产品价格最高降幅80.07%,平均降幅达64.11%,平均从12535.25元降到4108.05元。
另外今年3月,河南省发布《关于成立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的通知》,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成立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对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进行采购,最终两类医用耗材共计2323个品规最终拿到53.6%的平均降幅,临床常用的神经介入球囊扩张导管由原来的17000元降至5000元。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融到资金的一批神经介入企业,现在很多都已经将产品推入临床应用,或者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即将进入市场,未来国产率肯定会有提升,不会像目前只有10%-20%的国产化水平。
杨雳也表示,目前神经介入耗材集采在浙江和河北等区域逐步落地,将推动国内产品放量及国产化率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数据,在我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中,外资品牌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其中仅美敦力一家就占据了60%市场份额。微创脑科学招股书数据进一步显示,以出厂价计,2020年我国神经介入国产化率仅7%。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集采对企业的未来具体发展的影响还很难判断,因为现在集采明显压缩了利润空间,企业可能很难进一步快速成长,以前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发生的“故事”,或许会在神经介入领域以更快的节奏发生。
“在心血管介入领域,例如冠脉支架,至少头部企业还有一段比较辉煌的发展时期,在没有集采时,部分产品毛利率非常高,但是神经介入行业在政策面前就没有相似的发育空间和时间,就像一个孩子还没来得及充分成长、变得强壮,就要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所以大家对神经介入的未来预期其实不太乐观。”
“对于已经被集采的传统产品,国产产品放量会比较快,市场占有率可能会增加,但是利润率不会像以前那么高,只能先占据市场。另外创新程度不高的产品,可能迟早也要被集采,因为技术门槛并没有那么高,也没有解决传统产品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集采是神经介入市场非常大的不稳定因素。
浙商证券研报同样认为,从2021年集采情况来看,医疗器械全产品线集采成为必然。大型设备集采、IVD集采打破了难集采不集采的预期,心脏起搏器集采、神经介入产品集采打破了国产替代率要到达一定水平才会集采的预期。
自支架集采后,大量企业涌入神经介入板块,产品已趋同质,集采的来临打破了国内企业期望的1-2年的溢价空间,随着每一个领域大量企业的涌入,临床用量较大、使用较成熟的产品快速开启集采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集采打破“蓝海”预期,在内卷之中,并购或出海或成为神经介入企业的发展趋势。
并购与出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随着集采逐步推进,单品种产品的创新可能难以满足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全面的产品线组合、系统性产品的创新以及持续的技术迭代将是应对支付环境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浙商证券研报也显示,随着集采的进一步深入,单个或者单品种产品的创新已经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大量的医疗器械产品并没有完全不可替代的临床优势的前提下。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完善的产品线布局、系统性产品的创新、快速且持续的更新迭代能力才是应对政策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据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未来国内神经介入行业可能会频繁出现“大鱼吃小鱼”的并购行为,逐渐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现状是市场中部分神经介入企业产品比较单一,单独的产品在集采面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若企业能通过并购,使产品管线得到整合,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后续的市场推广及销售效率就会高很多。另外,资本市场也更青睐于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神经介入企业。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未来国内神经介入领域会向国外模式靠拢,结合当下DRG付费模式的推广,企业不得不去思考如何给医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手术包”耗材。例如针对不同位置形态的血管瘤,企业要能提供不同型号的弹簧圈、导流支架或者异型支架以及相关的导丝导管等产品。
另外从产品本身来看,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很多神经介入产品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本身就很有市场价值,哪怕是上市公司从头做一个产品,可能在时效性上也会出现问题,相比之下二类器械的并购价值就没有这么高;另外,有些早期项目可能在重点领域突破了某一款产品,属于国内较早拿证的产品,那么被并购的价值就会比较高。
“最终的行业模式可能会像国外一样,在细分领域中会有少数的巨头,其他医疗创业公司在成立时的目标就是被并购,而非成为第二个美敦力或泰尔茂。整个神经介入的行业逻和估值体系都会发生改变,会对行业的融资产生比较大的冲击。”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分析。
除了并购趋势,杨雳表示,国产替代背景下的神经介入产品目前面临“内卷”的局面,很大原因是产品或应用同质化,除了寻求差异化发展外,出海拓展市场也是一条相对明朗的路径。包括神经介入耗材及手术机器人产品,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获批上市。
据了解,早在2021年或更早就有一批国内神经介入企业在海外注册申报产品,计划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据梳理,2021年以来,归创通桥已有8款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心凯诺的微导管、取栓装置等产品于2021年5月获得CE认证;微创脑科学自主研发的弹簧圈栓塞系统已相继获得欧盟CE认证、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部及美国FDA的上市批准,并在智利实现海外植入。
此外,国内企业在年报中也不断透露布局海外市场信息,归创通桥在半年报中表示,“海外市场对开发战略至关重要,将继续投资以提升竞争力。”另外微创脑科学还战略投资了以色列公司,推动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应用。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21深度|国内神经介入企业“未大先卷”,“2023-07-31
- 南财快评:养老金要全覆盖,谁来为养老融资2023-07-31
- 嘉艺控股(01025)配售协议的截止日期进一步2023-07-31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庄丹获重选及委任为2023-07-31
- ClubMed地中海俱乐部将推出全新城市度假产2023-07-31
- 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2023-07-31
- 暴雨中,他们坚守在一线——京津冀防汛现场2023-07-31
- 最高检发布意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2023-07-31
- 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河北启动国家Ⅳ2023-07-31
- CBA夏联罚单:于德豪贾诚停赛1场罚2万 高2023-07-31
- 成都大运会:中国队强势领跑大运会奖牌榜2023-07-31
- 南戈壁(01878)发盈警 预期中期净亏损33002023-07-31
- 千亿白马暴雷!2023-07-31
- 六预警齐发!暴雨来临请牢记这些注意事项2023-07-31
- “所有事找你妈”!丧偶式育儿只是爸爸缺席2023-07-31
- 雄韬股份再融资异化:频频融资,密集补流,2023-07-31
- SINCEREWATCH HK(00444):2023年经审核全2023-07-31
- 西王特钢(01266):法院颁令将呈请聆讯进一2023-07-31
- 瑞信预计联合包裹(UPS.US)新劳动协议将拖累2023-07-31
- 马可数字科技(01942)公布中期业绩 拥有人2023-07-31
- 关注北京暴雨|中航电子:公司生产经营一切2023-07-31
- 两部门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2023-07-31
- 上半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023-07-31
- 马卡电台:巴萨报价800万欧+1000万欧浮动条2023-07-31
- 璧山“蝴蝶结”女骑士吴朴慧亮相央视,现场2023-07-31
- 股票行情快报:炬申股份(001202)7月31日2023-07-31
- 喜报!滨海新区科协获评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2023-07-31
- 78岁老人过世后捐献眼角膜,助两名角膜病患2023-07-31
- 科普|夏天暑湿并重,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2023-07-31
- 保时捷被曝曾向比亚迪、理想汽车和蔚来寻求2023-07-31
- 世界热头条丨驻马店市驿城区朱古洞乡: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为乡村振兴提供“水动能”
- 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新蔡分局组织开展“悟思想”学纪守纪交流活动
- 泌阳县泌阳河“美丽河湖”建设成效显著 全球即时看
- 世界观热点:邓州市法院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
- 世界观天下!汝南县“爱心粥”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河南省项目大赛二等奖
- 西平县柏苑街道开展2023年纪律教育宣传月“明纪律,铸忠诚”集体学习
- 世界热门:息县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管保臣调研城区项目建设情况
- 环球热议:多地陆续发布养老金调整方案,哪些人可以多涨养老金?
- 全球动态:win10复制文件很慢没反应怎么办?win10复制文件需要管理员权限怎么办?
- 65岁老人能存三年定期吗? 老年人存定期要注意些什么?_焦点消息
资讯
焦点
- 商城县余集镇开展诚信宣传进企业活动
- 天天关注:内乡县宝管局举办“世界巡护员日,致敬宝天曼的守护者”科普活动
- 热消息:光山:就业不用愁 就在“家门口”
- 【全球独家】汝南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活动
- 罗山县委书记余国芳调研指导优化营商环境工作_今日热文
- 息县法院开展第十二次豫剑执行专项行动
- 届中分析添动力 建强队伍提效能——正阳县高质量推进乡镇村班子届中分析工作
- 【天天速看料】节能降碳 你我同行——汝南县人民法院开展全县节能宣传月和低碳日宣传活动
- 环球热推荐:省人大常委会赵会生一行莅临南阳宛城区法院视察调研执行工作
- 环球快消息!西平县出山镇人居环境治理用艺术打造乡村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