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以产业转型推动生态治理
2025-01-16 10:11: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

由于数十年的煤炭开采,宁夏的“工业长子”石嘴山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发展亦陷入资源枯竭的困境。近年来,石嘴山以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为牵引,加快构建低碳高效、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山河重塑:绘就生态新画卷

冬日,石嘴山市境内的黄河湿地静美如画。“追鸟”十余年的摄影爱好者岳昌鸿,望着冰蓝色水面上从西伯利亚飞来的灰鹤。它们翩翩起舞,身形优雅颀长,复现着《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灵动场景。

灰鹤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石嘴山市已连续13年监测到灰鹤越冬。2024年底,石嘴山市正式启动野生灰鹤种群专项调查,参与调查的岳昌鸿说,他拍到的灰鹤数量已从最初的寥寥数只增至数千只,“灰鹤生性机警胆小,对栖息环境要求苛刻,它们将这里作为中转站,代表着环境变好了。”

石嘴山煤藏丰富,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布局建设的全国十大煤炭工业基地。然而,随着滚滚“黑金”而来的,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08年,石嘴山市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过去这里可以说惨不忍睹,山体被开膛破肚,干道两边塞满了一辆辆拉煤卡车,煤灰能没过脚面。经过这几年修复,山体重新披上了绿色,久违的蓝天也回来了。”石嘴山市生态保护林场场长张廷谢说。

2017年,宁夏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关停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煤矿、非煤矿山、洗煤储煤厂等。并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通过工程造林、播撒草籽等方式,恢复原生植被,系统提升贺兰山东麓生态质量。2023年,“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全境位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的石嘴山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包括历史遗留矿山修复、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等在内的七大工程,全面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系统、重点生态廊道等保护修复。

全市60.79万亩湿地,保护率35.9%,居宁夏全区第一;累计矿山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54平方公里,恢复治理率达85.5%;黄河石嘴山段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如今的石嘴山市,洗去一身煤灰,从“煤城”蝶变为“山水之城”,绘就一幅崭新的生态画卷。

腾笼换鸟:构筑现代产业新优势

曾经的石嘴山“一煤独大”,随着煤矿关闭,石嘴山煤炭产量从2007年的1558多万吨,锐减至如今的63万吨。“煤城”不产煤后,出路在何方?

近年来,石嘴山市坚持“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不动摇,以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市为引领,因势而谋,聚焦新材料、光伏、装备制造等“8条产业链”,加快构建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破解“煤竭城衰”魔咒。

临近春节,位于石嘴山高新区的石嘴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园,经过冬季紧张施工后,已完成主厂房、动力车间、大宗气站等建筑主体结构封顶,1.48公里电缆通道已竣工验收,顺利转入机电安装阶段。

这座占地2000亩的工业园区,是石嘴山市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的重要举措。“产业孵化园将大力招引新能源半导体、铜基板、靶材、衬底等相关材料生产企业,加快实现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延链补链,形成集群效应。”石嘴山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马军说。

宁夏贺岩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入驻产业孵化园的首家企业,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公司正在建设年产60万片8英寸新能源半导体晶圆芯片项目的生产厂房。“厂房投产达产后,可实现产值6亿元。”这家公司副总经理罗涔瑜说。

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石嘴山市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4%和35.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全市以锂电池材料、光伏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天地奔牛、西北骏马等企业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以多晶硅料、硅片、光伏玻璃、电池、组件等产业链为主的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初现雏形。

以创新为引领,石嘴山市科技创新投入年均增速超过10%。2007年石嘴山市的非煤产业比重仅占15%,到2024年大幅攀升至88%左右。维尔铸造、宝马兴庆、东方钽业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石嘴山大放异彩;大飞机轮胎、高铁枕梁、超长智能采煤输送机等“石嘴山制造”打破垄断,名声在外。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正在重塑石嘴山现代产业新优势。

筑巢引凤:激发城市新活力

近日,悬疑剧《风中的火焰》正在线上平台热播,西北荒凉的戈壁滩,颇具年代感的煤矿小镇,带给观众别具一格的视听感受。鲜为人知的是,这部剧全程在石嘴山市的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拍摄。

石炭井,“沟产烟煤,质坚有光,故名为石炭”,素有贺兰山“百里矿区”之称。最辉煌时,13万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此居住生活。煤矿关闭后,当地居民陆续搬离矿区,常住人口从十几万人减少到不足200人。不仅是石炭井,整个石嘴山市都因为资源枯竭,一度面临人才凋落、人口大量流失的窘境。

如今,废弃的工业遗存成为再塑文旅的富矿,重新为石嘴山聚集人气。90后小伙房全振是个“矿三代”,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成立公司为剧组找景、协调场地、道具、群演等服务。“石炭井保留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学校、医院、商店、火车站等,是全国少有的完整工矿行政区遗址,加上周边的戈壁、荒漠等原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现实主义、军旅题材、未来科幻等影视剧拍摄。”房全振说。

石炭井工业文旅影视小镇建成后,《万里归途》《山海情》等40多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2024年这里接待游客达18万人次。曾经凋敝的矿区重新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2024年10月1日,包银高铁惠银段正式开通运营,石嘴山市接入全国高铁网,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纷至沓来。高铁石嘴山站旁,规划容纳10万人的科教城拔地而起,几所新建的高等职业学校已招生运转。以高铁枢纽片区、科教创新片区、医疗康养片区和生态绿廊、高校创新廊所形成的“三区两廊”的空间格局正托举起石嘴山集聚人气、提升城市能级的新增长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