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发明不仅解决了雨天骑行时雨衣易被风吹翻的难题,更展现了当代青少年从生活细节中发现问题、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潜力,也为杭州“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生动注脚。
4月3日,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高二学生葛书菡展示获得的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林波 摄
葛书菡的发明灵感源于对母亲雨天骑电动车时雨衣帽子常被强风掀翻的观察。她发现,传统雨披在风雨中容易从头部脱落,导致雨水灌入脖颈,衣物被浸湿。
这一生活痛点成为她创新的起点。
她受访时表示,父母起初对她的发明计划有所犹豫,但在她详细介绍想法和目标,并分享阶段性研究成果后,他们逐渐接受并支持她的发明,“家人的支持为我的创新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当然,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是葛书菡成功获得“国家专利”的底气。
“我们的同学大多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创新设计。”据该校科创中心指导老师金冬博介绍,除了“头盔雨披”的设计方案外,同学们还发明了很多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的产品。譬如,结合早起与喝水的需求,为忙碌学生设计的“水杯闹钟”;解决挤牙膏难题的电动牙刷等。
4月3日,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科创中心一景。 林波 摄
葛书菡所在的杭州高级中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名校。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校长张敏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的校训是“科学、民主、求真、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该校教育和文化的核心理念。
截至目前,从杭州高级中学走出的院士已有53位,这一数字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
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基因?
张敏杰表示,学校通过一系列创新教育举措,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学校设立了科技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定期举办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邀请院士和专家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和学术交流。这些举措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
学生自制成功“飞天”的无人机;刷脸就能秒借、还篮球、足球的“球类智能借还柜”;基于人脸识别的校园智能情绪检测程序……当下,杭州的众多中小学和高校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将创新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据了解,近年来杭州在创新教育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等,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教育生态系统。
浙江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春雷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该省将坚持以创新教育引领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浙江教育观察:“头盔雨披”里有何育人密码2025-04-07
- 让课本“跃”出纸面 浙江“人教空间”正式2025-04-07
- 北京发布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政 32条举措激发2025-04-07
- "智改数转"助推福州中小民营企业向"新"求"质"2025-04-07
- 西藏易贡:雨后春日美景2025-04-07
- 天津东疆湾沙滩风筝季启幕 邀市民共赏春日2025-04-07
- 广东罗浮山第三届雅集系列活动启幕2025-04-07
- 上海专家“中医光明行”走进新疆库尔勒2025-04-07
- 脾胃虚弱的人脸上“藏不住”!改掉这4个吃2025-04-07
- 无意识的5个小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肝脏2025-04-07
- 无意识的5个小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肝脏2025-04-07
- 脾胃虚弱的人脸上“藏不住”!改掉这4个吃2025-04-07
- 清明时节,吃青团、做艾灸需要注意啥?中医2025-04-07
- 清明时节,吃青团、做艾灸需要注意啥?中医2025-04-07
- 医生提醒青少年把交互式AI当“心理树洞”潜2025-04-07
- “液断”“生酮”减肥靠谱吗?医生:都有健2025-04-07
- 贵州春日梯田五彩斑斓2025-04-07
- 天津: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受热捧2025-04-07
- “液断”“生酮”减肥靠谱吗?医生:都有健2025-04-07
- 中疾控专家:中国手足口病虽流行强度较高,2025-04-07
- 脑梗溶栓窗口延长至24小时 浙江医学专家破2025-04-07
- 单抗药物让AD治疗进入新阶段2025-04-07
- 小小“青团”竟能把人送进医院?这些人群食2025-04-07
- 小小“青团”竟能把人送进医院?这些人群食2025-04-07
- 清明假期健康提示 重点预防6方面2025-04-07
- 清明小长假 广东潮州龙湖古寨吸引游客2025-04-07
- 中国专家成功绘制全球首张“多组学全景图谱2025-04-07
- 大叔成“小矮人” 专家:警惕甲状旁腺癌2025-04-07
- 朝“问”健康丨清明时节“春困”“春燥”怎2025-04-07
- 大叔成“小矮人” 专家:警惕甲状旁腺癌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