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持久动力的主要着力点。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努力促进传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加快回补的同时,加快培育新消费,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不仅是当前守牢“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提高“进”的质效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积蓄势能、增创优势的重要抓手。
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餐饮、酒店、旅游、文化娱乐等传统消费需求带来巨大冲击,但疫情期间人们持续居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无形中倒逼消费、产业等加速数字化转型,信息消费、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升级消费需求快速成长,“互联网+”消费等新动能显现出强大生命力。
信息消费发展强劲
所谓信息消费,主要是指居民、企业、政府或组织等多元信息消费主体对信息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具体包括对智能手机、数字家庭设备、可穿戴设备等联网型产品的消费,以及对软件应用服务、通信服务和其他网络服务的消费。网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短视频、直播带货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支付行为也均可纳入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是当前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高端消费,在推动供给体系质量变革、促进经济运行效率变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备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潜力。此次疫情强烈激发了新型信息消费需求,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场景信息消费比例持续提升,信息消费表现出强劲的发展韧劲和增长潜力。
智能消费空间无限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智能生产和智能消费发展势头迅猛。人工智能将重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各环节,赋能释放经济新活力,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此次疫情发生后,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新方式快速发展,智能消费显著增长。展望未来,随着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更为偏好智能化、个性化的“90后”成长为我国主力消费群体,智能家居、智能驾驶、智能安防、智能网联、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健康、智慧旅游等智能消费将为激活市场消费新动能开拓新的空间。
健康消费爆发增长
随着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百姓健康意识逐步提升,健康需求不断释放。突如其来的疫情,又倒逼人们进一步增强健康意识,更为关注健康、投资健康,健康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以来,在“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快速发展的同时,健康家电、日用健康品、卫生健康品、运动健身品等消费增长迅速。各大电商平台发布的“6·18”购物节期间数据显示,健康类产品成为新热点,比如体检套餐成交额同比增长9倍,核酸检测预约量环比增长近6倍,OTC药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08倍,日常防护物资需求始终居于高位,医用敷料类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倍,HPV疫苗一度成为天猫平台上预约的“爆品”。健康经济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
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紧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良好契机,要通过科学引导和积极扶持,把在疫情防控期间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力争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激活消费新市场
一是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加快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线上教育资源供给,积极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
二是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和监管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
三是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引导各行各业转变管理理念,积极打造“随时随地”的在线办公环境,推进管理效率提升和组织方式变革。四是提升发展“互联网+社区商业”。创新社区商业服务模式,培育发展“社区团购”“社区到家”等新型社区零售商业模式,更为快速便捷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加速推进新基建,激发新型消费需求
线上新型消费能否蓬勃发展,既离不开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挖掘,更需要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大量绿色智能产品的强力支撑。新基建能够为新消费开拓更多创新空间,并从根本上提升新消费体验。
因此,在推进新基建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研判、把握消费新趋势,加快突破一批反映新型消费、升级消费要求的核心、关键及共性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效破解阻碍消费升级的共性难点堵点,着力为新型消费的发展打造更扎实的平台基础。
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广大市场主体借力新基建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线上获客”能力建设,开发出更多更好满足大众需求的消费业态,不断推进消费扩容提质,实现产品升级与消费升级协同共进。
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带动消费升级
坚持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外贸企业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和消费发展趋势,加大生产适销对路的“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充分利用网上销售、场景体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国内销售渠道,丰富国内市场供给。
大力推进政府、企业、平台三方互动,通过提供新服务、支持新模式等途径,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参加境内展会、转型境内电商,支持在特定场所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在帮扶外贸企业转“危”为“机”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
完善保障体系,优化新消费生态环境
一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新型消费引导政策,推行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新型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守法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税费减免和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构建科学监管体系。及时修订完善监管政策制度,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留足空间;创新数字化监管模式,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构建各类主体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监管效能;加大对平台型消费供给主体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基础共性、互联互通、网络安全、隐私保护、行业应用等技术标准体系;坚守安全和质量底线,构建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强化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优化社会诚信环境。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培育诚信消费理念,促进监管者、生产者、消费者三者之间诚信互动,共同营造诚信守法的新型消费生态。
关键词: 双循环格局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