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运河之一,另一条是美洲的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同时苏伊士运河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苏伊士运河处于埃及境内,是条无闸明渠,航道全线基本上是直线,但也有8个主要弯道。运河自北向南穿过大大小小四个湖泊,分别是:曼札拉湖、提 姆萨赫湖、大苦湖、小苦湖。两端分别连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红海边的苏伊士城。
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有据可查的历史最远是埃及第十二王朝,挖下第一铲的人是埃及中古时期最为成功的法老之一——辛努塞尔特三世,这位法老的名字就是“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在桨船时代,埃及人用滚木将船从埃及陆上滚入红海然后划船可入波斯湾!辛努塞尔特三世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当时这条运河并不是直接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而是连接红海与尼罗河的。。从古埃及的法老开始,在其之后的波斯帝国、希腊化的托勒密王朝乃至阿拉伯帝国都挖过几铲子,试图开通过各种版本的苏伊士运河。所以开挖一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乃是由古至今,延续了四千年的“抄近道”工程狂想曲。
到了15世纪末,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向西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
而麦哲伦则带着他的舰队绕地球画了个圈。
1494年6月7日,也就是我国明朝弘治年间。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将世界一分为二,把西方给了西班牙,把东方给了葡萄牙。从此非洲和亚洲属于葡萄牙。美洲新大陆归西班牙,但由于在第二次分赃时界线往西移了1480公里,葡萄牙后来还得到了一大片新发现的土地,也就是现在的巴西。
从此,葡萄牙开始在亚洲建立殖民地.
罗马教皇把世界分割开来,给了南欧伊比里亚半岛上的两个小帝国,现在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但那时候由于身处于欧洲南部地中海外缘的地缘优势,世界霸主是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教皇颁布的法令授予西班牙和葡萄牙拥有和保卫新领土的权力,结果引发了很多血腥战争。可说是为后来所有殖民帝国的暴虐统治开了绿灯。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通过欺诈性贸易,和先进的武器屠杀殖民地人民,掠夺当地财富、特产、以及土地。
西班牙在美洲得到了金子和银子,葡萄牙在亚洲不但得到了金子和银子,还得到了茶叶、丝绸和陶瓷。对了,还有更重要的香料——欧洲贵族们烤好牛排却没有黑胡椒简直就是泡好方便面却没有调料包,烟叼在嘴里却没有火一样,所以迫不及待,饥渴难耐的投入了寻找黄金和胡椒的探险旅程。
当然,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来说,既有罪恶的一面,也有进步的一面。
这两个南欧小帝国在好望角航道上吃得满嘴流油,崛起的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看的眼红,也着急想从中分点骨头啃啃。
葡萄牙人的舰队最早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接着,荷兰人、英国人,然后是美国人,陆续来到亚洲。
亚洲在当时是世界上最繁荣、最文明的地区,新航路开辟之后,虽然很多欧洲国家都向亚洲殖民,但是,欧洲没有一个国家是土耳其帝国、伊朗帝国、莫卧儿帝国以及大明帝国的对手,它们只能占领一些没有开化的地区如大洋上的一些小岛,然后一边传教,一边翘首等待这些帝国的衰落。
从欧洲到印度新航路的路线,需要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路途极为遥远艰辛,由此欧洲人,尤其是一度主导地中海贸易的威尼斯人,有了开通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来抄近道的念头。
威尼斯人频繁与此时统治埃及的马穆鲁克人谈判,希望获得开挖运河的许可,但奈何运气不好,还没谈出个子丑寅卯,与威尼斯争夺地中海霸权的奥斯曼帝国入侵埃及,并于1517年将其征服。与马穆鲁克人不同,热衷于征服的奥斯曼帝国对贸易并不感兴趣,不仅对过境贸易课以重税,而且拒绝与威尼斯人就开挖运河事宜谈判。到了这时候,威尼斯人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开通苏伊士运河的计划搁浅了。
到了18世纪末,英国和法国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竞争!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殖民领土来争夺彼此的统治权.英国人在这场比赛中已经领先了,但只是刚刚领先,就填补法兰西共和国国库的潜力而言,埃及是一块价值非常高的土地,此外,埃及在战略上位于通往另一个重要目的地印度的贸易路线上。年轻而野心勃勃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决定进攻并吞并埃及,从而进一步攻击英国商业的核心,在他的盟友提普苏丹的帮助下,他还计划在印度推翻英国人。
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占领埃及时计划建立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不过由于粗心的法国工程师的错误勘定,结果计算出红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着建立低成本无船闸的运河是不可能的,随后拿破仑放弃计划,接下来法国远征军在英土联军的进攻和埃及人民反抗斗争打击下大量减员,处境每况愈下,1801年8月法国战败投降,9月撤离埃及,拿破仑历时3年多的远征以失败告终。
法国在拿破仑失败之后,重建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因为在美洲的殖民地大部分都输给了英国,所以法国只能重点向东方发展,打通苏伊士运河很重要啊,这对法国来说是扳回颜面的一局。1854年和1856年,法国驻埃及领事斐迪南·德·雷赛布子爵获得了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帕夏塞伊德特许。帕夏授权雷赛布同志成立公司,并按照澳大利亚工程师i制定的计划建造向所有国家船只开放的海运运河。通过对有关土地的租赁,公司可从运河通航起主持营运99年。
这个雷赛布自成功开凿苏伊士运河之后,志得意满,成为法兰西的英雄。在1879年一次地理学会聚会上,包括他在内的135位地理学会成员一致选取开凿巴拿马运河为目标。雷赛布当时已经年过古稀,但仍被任命为巴拿马运河公司总经理。
巴拿马运河工程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灵;再加上巴拿马地区潮湿的气候带来的疟疾、黄热病肆虐造成大量工人死亡。最终1889年公司破产,为此法国付出20亿法朗的代价,许多法国投资人血本无归,引发的巴拿马运河丑闻使雷赛布面临5年的牢狱之灾。虽然1893年最高法院因“老迈”裁决他无罪,但雷赛布已深受打击,不久去世。
1858年12月15日,苏伊士运河公司建立。法国人强迫穷苦不堪的埃及人穿过沙漠挖掘运河的工作花费了近11年,对绝大多数苦力施以鞭笞等酷刑。整个苏伊士运河工程克服了许许多多技术、政治和经费上的问题。最终花费高达1860万镑,比最初预算的两倍还多。运河于1869年11月17日通航,这一天被定为运河的通航纪念日。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地中海与红海是真正的咫尺天涯,因为苏伊士地峡的存在,船只没有办法直航,要么进行陆上转运,要么绕行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十分地不便;而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远洋船只得以南北双向航行于地中海与红海之间,就像游戏中的传送门,欧亚通道被打通,从欧洲前往亚洲的航程被大大缩短了,比如从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做一次到印度孟买港的航行,从苏伊士运河抄近道比绕行非洲好望角航行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11771英里,而经苏伊士运河的距离仅1698英里,节约86%的距离。
从此以后,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为全世界海上交通与经济贸易的往来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运河的所有者者埃及官方带来了无尽的滚滚财源。真正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啊!
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英国船只去亚洲,只需要经过英国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横穿地中海,从苏伊士运河南下,经红海——曼德海峡,就可以了。而亚洲(南亚、东南亚)是英国主要的资源(含人力资源)基地,这就突显了苏伊士运河之于英国的战略作用。英国人说得非常清楚:大英帝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亚洲(南亚、东南亚),少了亚洲的资源支持,大英帝国将无法发展。为了英国的利益,英国必须不惜代价掌握苏伊士运河——这条对英国来说航程最短的水上通道。”
英国希望能由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这样,地中海西出口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东出口的苏伊士运河,都由英国控制,地中海将变成英国的内湖。
苏伊士运河是在法国主持下修建的,耗资巨大,埃及几乎把家底都掏空了。看到埃及没钱花,英国马上凑过来,对埃及说:“我出点钱,咱们合作吧。”当然,无利不起早,英国是有条件的。苏伊士运河是股份制,埃及自然拥有其中一部分,英国的条件是:埃及把自己那部分的运河股票,拿出四成给英国。
这一来,英国和法国,成了埃及的实际控制国。埃及如何花钱,由法国说了算;埃及如何赚钱,则由英国说了算。埃及对此当然不满,1882年,埃及人奋起反抗英法两国,英国勃然大怒,极其无耻地指责埃及破坏了“世界和平”,随后就出兵占领了埃及。
埃及的战略地位实在重要了。隔着地中海是欧洲大陆,埃及以西、以南是非洲大陆,西奈半岛以东是亚洲大陆。埃及东南是红海,出了红海就是印度洋,是通向东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的必经之地。在欧洲“发现”亚洲之后,苏伊士运河可以说取代了黑海出海口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成为亚非欧三大洲的十字路口。
当然,埃及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也决定了英国不可能单独控制埃及,因为还有其他强盗不答应啊。1888年,一群强盗合伙在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伊斯坦布尔)签订一个公约。公约规定共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在任何时候都要对与会的各位强盗开放,不允许任何一个强盗独占苏伊士运河通行权,当然,作为强盗头子的英国也在公约上签了字。
不过有一点,让英国认为自己比别的强盗更有资格独占苏伊士运河。签字的几个强盗,如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奥匈帝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没有一个像英国这样在亚洲占有巨大的殖民地。法国占据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等地,德国占据非洲东部的坦噶尼喀(坦桑尼亚的大陆部分,荷兰占据印度尼西亚,但都没有英国的地盘大,要知道英国还控制着面积巨大的澳大利亚大陆。换言之,英国认为法国、德国等国没有苏伊士运河,只不过通行不那么方便。而英国如果不控制苏伊士运河,就等于断了粮。
1922年2月28日,英国放弃了控制埃及,埃及获得独立。但是,英国所谓的放弃只是名义上的,实质上,英国在埃及以前是什么样当时还是什么样,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英国宁可发动与埃及的战争,也绝不会撤出苏伊士运河。
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是在1956年。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之所以忍痛撤出,是因为刚刚经历二战,英国被德国打到元气大伤,已不是一线强国。美国与苏联争霸开始,都看中了埃及的战略地位,不允许英国这样的二线强国独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二战后,印度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英国在亚洲已没有太多殖民地了。所以,对全球执行收缩战略的英国来说,适时撤出苏伊士运河,应该还算是一个好的选择。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为期一周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也叫作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损伤和沉没船只的影响导致了运河被关闭,直至1957年四月在联合国援助下才算清理完毕。
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全面爆发。这次战争共进行六日,故又称“六日战争”。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共 侵占65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使50万阿拉伯人民沦为难民。以色列一度将战线推进到苏伊士运河东岸。埃及为了防止以色列军队渡过和使用苏伊士运河,不但炸毁了运河上的桥梁,还在航道上凿沉船只、铺设水雷。忙活一大通,埃及还是没有能够抵挡住以色列的攻势,却让正在运河里正常航行的15条商船被迫抛锚停靠。这些倒霉的货轮运载着各种货物,包括小麦、鸡蛋、水果,甚至还有澳大利亚的生猪。船员们只能聚在一起等待战争的结束,不过在战后,苏伊士运河两边依然紧张对峙。一直到了1975年,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关闭8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终于疏通完毕,再度开放。在运河上坐了八年牢的15艘货轮终于可以再度起航,不过此时,除了两艘德国货轮,其余货轮已经失去动力,只能依靠拖船拖离运河。
1980年12月苏伊士运河完成第一期扩建工程后,运河全长195千米、宽365米、深16.16米、复线68千米,可以通航空载15万吨、满载37万吨的油轮,是世界上沟通海洋的重要运河之一。
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和“摇钱树”。所有过往船只都要乖乖加纳通行费, 几十年来一直与侨汇、旅游、石油一道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四大支柱。当前运河每天为埃及政府收进200万美元的外汇。船过运河按吨位缴纳通行费,还要交付引水费和航标等费用。1993年运河收入达19亿美元,1994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
1981年10月1日起,苏伊士运河正式启用电子控制系统,从而标志着运河管理进入了现代新时期,它不仅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还使运河的通过能力增加近一倍。当前每天通过运河船只可达100艘以上。
据统计,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通过运河。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在世界上适于海运的人工运河中,其使用国家之众,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苏伊士运河名列前茅。世界海运贸易额的7%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中35%的份额是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20%是印度和东南亚港口,39%是远东地区。
每当油价暴跌,班轮公司才有胆气向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叫板: 我们惹不起,可还躲得起! 埃及运河当局信奉的哲学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然而,运河当局有一天突然发现鹅叫声不多的原因了——因为越来越多的鹅游到好望角去,不在运河玩了…
2014年8月5日,埃及政府高调宣布,将在苏伊士运河东侧开凿一条72千米长的新运河,以扩大通航能力,拉动国家经济复苏。此外,埃及政府还计划未来沿苏伊士运河建设“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包括修建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多个高科技工程项目,预计经济带全部建成后每年将为埃及创造高达1000亿美元收入,约占该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2020年11月26日也曾发生栓塞事件,航运公司赫伯罗特旗下超大型集装箱船Al-Muraykh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阻拦其他南向行驶船舶超5小时。
2021年3月24日,台湾长荣海运的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Ever Given)23日在从中国大陆深圳市盐田驶向荷兰鹿特丹的途中,卡在苏伊士运河,导致这条全球数一数二繁忙的运河双向交通大阻塞。 当地时间3月25日,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表示,目前已暂时中止苏伊士运河的交通。
这是有史以来在苏伊士运河搁浅的最大型船只,很罕见,可能会对全球贸易产生巨大影响。
当地时间3月29日,海事服务供应商Inchcape在社交媒体上公布消息称,此前搁浅在苏伊士运河上的“长赐号”货轮于当地时间上午4:30成功上浮脱浅。消息称,救援队已经成功解救了苏伊士运河里的“长赐号”,但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时间仍然未知。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