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见倾心》的播出,让网友们又开始吐槽起了国产剧的美颜滤镜。
在《一见倾心》里,陈星旭和张婧仪的五官被磨皮到失去了棱角,脸甚至在发光,有网友吐槽道:“看得我眼睛都要散光了。” 包括早前播出的《嘉南传》,也延续了鞠婧祎以往的画风——肤色惨白到失真,五官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如今,对于大多数的电视剧来说,磨皮和修脸成了标配。演员的脸一定要白,不仅看不出一丝瑕疵,甚至连肌肤纹理都看不到,有些甚至连眼袋都要修掉。观众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演员的脸弄得这么假?为什么要加各种失真的滤镜?片方和后期到底是怎么想的?
近期,搜狐娱乐采访了几位影视后期师,对于高度内卷的后期美颜,他们有太多话想说。
“你不修的话,片方和艺人心里都没底——这么丑怎么见人?”
“现在片子拍完以后必须修,你不修的话,片方和艺人心里都没底——这么丑怎么见人?”后期师小伍说道。
小伍入行多年,作为后期师,她见证了演员对颜值的要求从前期卷到了后期。“以前拍戏前,演员会跟导演说,我这边脸好看,你多给我拍这边,或者拍戏的时候,把灯打好,在镜头前加滤纸,把演员拍得更好看。现在的话,就是什么事都交给了后期,脸上有痘后期擦,脸上有坑后期磨。”
小伍的工作包括视频剪辑、调色和做一些简单的特效。为演员磨皮是通过调色来完成的,如果磨皮还无法遮掉演员脸上的瑕疵(例如眼袋),那就得通过特效擦除来实现。
如果只是简单的磨皮或者擦除,其实并不难。但问题在于,现在的艺人或者片方会提出各种奇葩的美颜要求,让小伍很是无语。
有一次,小伍为一部微短剧做后期处理,收到的要求,一个是为剧中女演员磨皮,另一个就是瘦脸(但其实女演员比之前胖了很多)。小伍在保证不失真的前提下,尽量为女演员磨皮瘦脸,但最后女演员的经纪公司还是觉得不行,让小伍继续磨皮继续瘦脸,甚至觉得女演员脸有点歪,让小伍用特效把女演员的脸正过来。最后小伍忍无可忍:“你找别人弄去吧,这太强人所难了,过分了。”
之后小伍又接到了一个动作片,全片总共不到2000个镜头,其中有800个镜头需要做特效,而这800个特效镜头里,有400多个是给男主修脸的,小伍再次崩溃。
小伍对于磨皮修脸这件事一直不太能理解,“其实我觉得没必要,修得太过分了,演员的脸皮都是飘起来的,你觉得看上去还像个真人吗?而且修不修脸,也并不影响整个作品的艺术性。但我们也没有办法,甲方爸爸怎么要求,我们就得怎么做。”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费力不讨好。小伍给甲方做后期,每次都是打包价,“艺人或者片方如果不满意,我又凭空多出好几百个镜头要去跟各部门对接,挺烦人的,没事找事给我添加工作量。当然你要是多给钱,我就忍了,问题是也没多余的钱。”
8000块一秒的修脸费 严重超额的后期支出
如果甲方提出过多的修改需求,小伍会直接拒绝,让他们去找更专业的团队。
所谓更专业的团队,就是如今应运而生的专门给演员修脸的后期团队。后期师阿忠目前就在运营这样一个团队,他手底下有七个员工,每天不做别的,就是给演员修脸。
而且,现在的修图软件也越来越先进。有的软件可以专门给动态视频瘦脸,有的软件可以像PS一样,对艺人的脸进行网格式的处理,还有的可以给演员化妆。总的来说就是,从人员到技术,全方位地卷。
阿忠透露,一般一部30集的电视剧,每集大概600个镜头,如果主演的镜头占一半,而且每个镜头都要修脸的话,那起码得耗费两三个月的时间。
让阿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给一部武侠剧做后期。武侠剧动作戏会比较多,演员的动作幅度也大,而磨皮和瘦脸又涉及到跟踪的问题,后期师得一帧一帧地跟,“当时真的修得眼睛都要瞎了,一个人根本熬不住,得几个人轮流上,一天还只能做两三个镜头。”最后,阿忠的团队花了三个半月才把整部剧做好。
当然,高付出有高回报,专业的修脸团队收费肯定不便宜。阿忠告诉我们,他们不是按打包价来算,而是按秒计费。收费贵的团队,修一秒钟的镜头就得收8000元,就算是便宜的也得三四千一秒。
也因此,很多时候,为了给艺人修脸,一个项目的后期费用会严重超支。有一些片方会自己买单,而有一些片方会跟艺人方提前约定好,修脸费由艺人方来出,毕竟美颜的需求往往都是艺人方提出来的。
审美跟风的影视圈 被滥用的后期制作
为什么艺人们对于磨皮修脸有一种执念?
小伍觉得,其实就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各种修图软件又好用又便利,就连普通人日常拍照都要磨皮瘦脸,艺人靠脸蛋吃饭的,怎么可能不修呢?”
更何况,影视圈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跟风的领域。“现在的风气就是,这部剧火了,那这部剧怎么调的色,你就给我按照这个颜色调。”小伍说道。
就像以前,于正的《宫锁心玉》带火了阿宝色,从那之后,很多古装剧在调色的时候就要求一定要特别艳丽,“你如果不够艳丽,甲方就觉得你没调过色。”从那之后,《武媚娘传奇》《宫锁珠帘》《锦绣未央》这些古装剧基本上都是阿宝色,女演员的脸都是粉的。
而现在,又是因为于正的《延禧攻略》,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调被观众一顿夸,“现在大家又觉得,没有颜色,一定要够素,那才是美。”
不仅《如懿传》《玉楼春》《当家主母》这样的古装剧越来越素,现代悬疑剧也是一个比一个暗,今年播出的《双探》《八角亭谜雾》,大白天看不清演员的脸,小伍对此也很费解:“难道暗得发黑就是高级吗?”
更离谱的是,《雪中悍刀行》最近发布了预告片,网友们惊奇地发现,这部剧的滤镜竟然是鸭屎绿的,演员的脸都是青色的。
小伍一开始也很纳闷:“这啥审美啊?”但她后来猜测,这部剧可能是想模仿外国电影那种偏绿的高级质感,“但人家那个绿也不是整个都绿,《雪中悍刀行》肯定是后期没弄明白颜色的配比,跑偏了。”
小伍觉得,后期如今卷到这个地步,算是一部双刃剑。
一方面,后期的确为前期的拍摄节省了很多时间。
最早的时候拍戏,前期的任务量是很大的。比如,多机位拍摄的时候,几个摄影机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把光调平。又或者开机之前要把所有的障碍物移开,以免穿帮。但是后来,这些工作都交给了后期——后期通过调色就能够把几个机位的光调平,障碍物用特效擦除就OK了。
而且,后期调色的确可以突显出创作者的风格,使用得当的话,还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在滥用后期。一种色调如果被所有的剧模仿共用,那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女演员个个脸惨白惨白的,和网红没有两样,又有什么意思呢?
小伍虽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但她也无可奈何,“每个甲方都有他想要的结果,我们虽然觉得这样不好看,但还是要做要改,必须做出甲方要求的样子。”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