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特斯拉几乎每个月都在被“召回”这个词所困扰。近日,特斯拉又双叒叕迎来了新的一轮大规模召回。如今,“大规模召回”已经成为了继“刹车失灵”、“割韭菜”之后,特斯拉新的代名词。
1年召回超过200万辆,特斯拉怎么了?
小雷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了解到,在2月18日,特斯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交了备案,并将召回在2020年12月28日-2022年1月5日期间生产的26047辆汽车,其中包括12003辆Model 3和14044辆Model Y。
召回公告显示,本次召回的原因是由于热泵电子膨胀阀的软件控制功能存在缺陷,长期使用可能造成挡风玻璃除霜效果达不到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除霜效果,这对驾驶员的视野会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增加碰撞风险。
2021年,特斯拉仅在中国就已经进行了六次大规模召回,一共涉及543811辆电动车,涵盖了进口Model 3、Model S以及国产Model 3、Model Y等车型。
如果按照2021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936172辆来计算,召回车辆的占比高达58%,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召回的车辆占据了特斯拉全球交付辆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卖出2辆车,就有一辆车因为质量问题被召回。
另外,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特斯拉同样没能逃脱召回的命运。仅在2月份,它就在美国发起了3次召回,涉及的车辆超过140万辆。2月1日,特斯拉同样因为除霜系统失灵在美国召回了2.67万辆。小雷能够预料得到,同样的召回很快就会在除了美国、中国以外的汽车市场展开。
2月3日,特斯拉又因为安全带提示存在问题在美国召回了81.7万辆,这也是特斯拉成立以来所遇到的最大规模的召回,相当于它在2021年全年销量的87%。2月10日,特斯拉因为外部扬声器可以播放音乐的问题召回了57.86万辆。
虽然召回对于车企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特斯拉近一年来的召回频率和召回规模都已经明显超出了它前几年的水平。那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特斯拉召回频率以及规模空前飙升呢?
为何特斯拉频繁召回?
事实上即便撇开特斯拉在近一年空前的召回规模和数量不谈,它召回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在小雷看来,它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特斯拉作为智能汽车的开创者,它搭载了太多五花八门,但并不成熟的功能。这些功能往好的说是创新,能够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往坏的说真的就是大可不必。在小雷看来,正是这些功能导致它在去年召回的数量和规模急剧攀升。
例如,2月10日,特斯拉之所以会在美国对57.86万辆的汽车发起的召回,理由竟然是允许车辆在行驶时通过外部扬声器播放包括放屁声在内的音乐,这样的召回理由着实让人有着哭笑不得。
其二,特斯拉在深陷产能地狱时,为了提升快速提升产能,它的做法可谓是不择手段。关于这一点,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经公开承认品控问题,他坦言称,为了走出产能地狱,特斯拉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晾干车辆的油漆。
另外,对于“什么时候购买特斯拉最合适”这个问题,马斯克表示,要么一开始就买,要么等特斯拉产能稳定了之后再买。显然,即便是马斯克自己,也对产能爬坡阶段的特斯拉汽车质量没有信心。
在小雷看来,目前特斯拉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正是它当时以突破汽车制造下限为代价来提升产能所留下的后遗症。至少按照马斯克的说法,它已经做好了召回所有在产能爬坡时所生产的特斯拉汽车的准备。
其三,特斯拉是造车新人,没有造车底蕴,不熟悉汽车研发生产流程,但又在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创新性的技术。因此,它在研发制造过程中容易留下各种各样的隐患。关于这一点,小雷认为需要从底蕴和创新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只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利于特斯拉的质量稳定性。
从造车底蕴的角度着眼,特斯拉虽然比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起步较早,但是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它也仍然是一家入行资历尚浅的造车新势力。造车底蕴不足是所有造车新势力在成长期需要经历的阵痛,也就意味着它在研发、生产的过程当中出错的概率会远高于已经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车企。
从创新的角度上来看,小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马斯克是地球上最疯狂的人类之一,而它的特斯拉是全球最敢创新的车企。在小雷看来,创新就像是走钢丝,就像是在无数条错误的道路上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而特斯拉目前走的就是这样的一条路。
在这条名为“创新”的道路上,即便狂妄如马斯克也不敢拍着胸脯对消费者打包票说自己走的这条路绝对正确。因此,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有一些能够通过召回来解决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对于特斯拉来说,一旦它选错了路,那么很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直接跌入万丈深渊。
例如,在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选择上,特斯拉就做得尤为偏激。要知道,目前绝大多数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以及车企采取的都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算法的多感知设备冗余方案,只有特斯拉坚持采用纯视觉算法这一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事实上在纯视觉算法这一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上,特斯拉已经遇到了瓶颈。据了解,自从特斯拉拿掉了车上的毫米波雷达后,车辆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就只能完全依靠视觉算法来完成。然而,并不成熟的视觉算法导致了特斯拉“幽灵刹车”的情况频繁出现。
仅在过去的三个月内,特斯拉用户向美国NHTSA投诉的幽灵刹车问题的数量就多达107起。而NUTSA在收到特斯拉用户的多条投诉后,也开始对特斯拉的“幽灵刹车”问题展开调查。
要知道,纯视觉算法技术路线可以算是特斯拉的命脉之一。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过程中,一旦特斯拉的纯视觉算法技术路线遇上了无法突破的瓶颈,那么它就很有可能面临着“前队变后队——瞬间掉队”的尴尬局面。
特斯拉是大规模召回的先例,但不是特例
造车底蕴的缺失是包括特斯拉在内所有造车新势力的通病,创新精神又是包括特斯拉在内所有造车新势力的亮点,而这两者都是产品可能出现隐患的根源。由此可见,大规模召回,特斯拉只是先例,而不会是特例。
例如,早在2019年6月份,蔚来就因为ES8的起火事件,召回了4803台搭载2018年4月2日-2018年10月19日期间生产的NEV-P50模组电池包的车辆,以消除上述安全隐患。同时,电池流通体系内所有NEV-P50模组电池包也会被全部更换。更换工作将在两个月内完成。
2020年11月,理想汽车就因为断轴事件召回了在2020年6月1日前生产的10468辆理想ONE,并且通过免费为车主更换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下摆臂,以消除安全隐患。
2021年1月,小鹏汽车召回了13399辆从2019年3月29日到2020年9月27日生产的部分小鹏G3汽车。召回的原因是,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容上连接铜排螺丝的镀锡端子因锡须可能会造成高压直流电正负极间短路,导致逆变器无高压电供应。因此小鹏汽车为召回的车辆免费更换了改进后的逆变器,消除了安全隐患。
除了蔚来、小鹏、理想这三家已经初具规模的造车新势力之外,包括威马、零跑等造车新势力均有主动召回产品的情况发生。
在小雷看来,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召回规模之所以远没有特斯拉那么大,并不是说它们的技术一定比特斯拉成熟,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的保有量与特斯拉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等到国内造车新势力大规模交付之后,它们召回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些媒体热衷于炒作召回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实施召回的企业冷嘲热讽,甚至情绪化地否定召回企业,忽略了召回本身对消费者、产品、企业以及产业的意义,导致了很多消费者对召回存在误解。小雷认为,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召回是亡羊补牢,未必是坏事!
事实上汽车召回作为一项产品安全管理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了近20年了。汽车召回听起来貌似挺恐怖的,但是它本质上是一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政策,并且早已经成为了行业常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2次,涉及车辆873万辆,召回数量同比增加29%。事实证明,汽车召回制度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
汽车召回通常分为主动召回和强制召回两种情况。前者是车企自己发现了自家产品存在的缺陷,然后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备之后发起召回;或者有关部门发现了某个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建议车企对该产品进行召回,而车企在接受了建议之后也主动进入了召回程序。另一种则是有关部门发现了某家车企的产品存在缺陷,并且通过法院判决强制要求这家车企对存在缺陷的车辆发起召回。
当然,并非所有召回都一定是坏事、大事。有的召回涉及的问题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例如著名的“高田死亡气囊召回”事件,高田气囊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100人,受到高田气囊影响而召回的车辆更是早已经超过了上千万辆。
另外,也有的召回就真的只是因为一些无伤大雅的问题而召回。比如说,本田奥德赛就曾经因为尾部的表示贴错了而发起过召回。前不久特斯拉因为外置喇叭能够播放音乐召回也让人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一旦车企做大做强,将汽车大规模量产之后,召回就会变得难以避免。要知道,每一台汽车都拥有几千个零部件,每一款车型在推向市场之前都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
车企想要百分之百保证每台车上的这么多的零件没有任何缺陷,对于任何车企来说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车企们也只能尽可能在发现缺陷之后再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而车企补救的手段正是召回。
它们在召回这个查漏补缺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来修复车辆存在的缺陷,还要弥补缺陷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并且还得兼顾自身的品牌形象。因此,召回既能够体现出一家车企售后的责任心,也能够提升企业的抗压能力,还能够完善企业的技术体系,提升造车底蕴,对车企来说可谓是一举四得。
对于消费者而言,召回虽然是迫不得已,但也远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离谱。要知道,由于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监督,需要靠召回解决的缺陷通常都是小概率事件。既然自己的爱车确实存在缺陷,车企又愿意主动弥补缺陷,那么车主何乐而不为呢?毕竟知错就改的车企才是好车企嘛。
关键词: 1年召回超过200万辆 特斯拉怎么了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