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最重磅的春节档,也没能达到预期。
七天总票房累计60亿,比去年减少18亿,差不多退回了三四年前的水平。同时观影人次流失近5千万,是2019年以来的春节档最低。
票价是高了,但看电影的人也少了,观众用脚投票。
春节档的下落并不是偶然。它像极了过去一年的电影市场,甚至也可能是之后一年电影市场的缩影。
电影票越来越贵,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影片类型趋同,存货告急。
市场的供给快要跟不上观众需求了。
01 跌落的春节档:整体平庸,爆款消失
是高票价在阻止观众看电影吗?
据灯塔专业版统计,今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高——52.8元。
高票价或多或少影响了观众的选择,但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比高价票更能阻止观众进电影院的,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电影值得这份高票价吗?
从豆瓣评分来看,今年春节五部真人电影整体不错。其中三部都在7分以上,差一点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也超出了及格线不少,只有《四海》拉胯了。
但整体还行的另一面,是没有一个拔尖的。口碑领跑的《狙击手》豆瓣7.7分,《水门桥》《奇迹·笨小孩》则在7.5分以下。
而过去几年的春节档,虽然各自水平参差不齐,但至少会出现一部口碑黑马。
2018年的《红海行动》,2019年的《流浪地球》,2021年的《你好,李焕英》,都是豆瓣8分以上的商业类型片,而它们最终也成为了爆款。
今年的春节档,则缺少真正的口碑黑马。都不到8分的成绩,没办法在第一时间形成口碑发酵,只能走长线。
《狙击手》和《奇迹》都期望通过口碑逆袭。只不过,同一个档期里,大家都是被市场忽略的作品,相当于大家都不是。
整体平庸的质量是一方面,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类型不够丰富。
今年上映的五部真人电影中——两部战争片,一部先苦后甜的励志片,一部悲剧,真正适合春节档的合家欢喜剧,只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反观过去几年的春节档,更契合春节档的氛围,类型也更丰富——以喜剧为主,再往上叠加不同的类型,或悬疑、犯罪,或科幻、冒险。
2019年有科幻喜剧《疯狂的外星人》,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两部喜剧《飞驰人生》和《喜剧之王》。
2021年的春节档则更加丰富。强情绪的《你好,李焕英》,成人向动画片《新神榜:哪吒重生》,IP向的悬疑商业大片《唐人街探案3》,犯罪喜剧《人潮汹涌》,以及奇幻、冒险的《刺杀小说家》。
当然,春节档并非喜剧的天下——不够合家欢的《红海行动》《流浪地球》都实现了逆袭。
除了不错的质量,另一重要原因是,它们的类型在当时的春节档都算稀缺品——众多喜剧里的科幻片、战争片。
而今年的春节档正好相反,主旋律战争片是主流,合家欢的喜剧便成为了稀缺的类型。所以尽管《杀手》开分只有6.9、并且在不断下跌,也成功逆袭了。
同为喜剧,《四海》的票房口碑双崩盘似乎更让人意外。
过去两次征战春节档的韩寒,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乘风破浪》10.46亿,《飞驰人生》17.28亿,属于闷声发财的类型。
而《四海》则全方位地暴露了他的问题。在市场和自我表达之间拉扯的韩寒,最终拍出了一部既不够类型、也不够现实、还不够好笑的韩式电影。
既不那么作者,也没能满足观众的类型需求。陷入“四不像”的《四海》,最终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里首先暗淡出局。
02 何去何从的电影市场:类型趋同,不够丰富
春节档的下行并非偶然。实际上,2021的端午档、暑期档、贺岁档,都遭遇了不同程度地总票房下跌。
过去一年,进口片逐渐消失,“中国叙事”成为主流。
根据灯塔《2021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报告》,主旋律电影产出的票房占全年大盘比例越来越高——2018年占7%,2019年占14%,2021年则占到了20%。
主旋律嫁接不同类型,进一步取代进口片,扛起了票房大旗。
但寄希望于个别爆款显然行不通。整体来看,电影票价在上涨——六年间上涨7.2元;上座率下跌——六年间从14%跌至8%;观影人次也在流失——比2019年少了5.6亿。
综合过去一年电影市场的表现,春节档的疲软早已被预告。
影院“饮鸩止渴”般地涨价,除了抓住盈利机会,更重要的问题是——春节档之后,又有几部大片能够再让观众大规模回到电影院呢?
过几天就要到来的情节人档,五部同质化的爱情电影扎堆上映,名字一个比一个拗口。
而纵观五一之前已定档的影片,集中在小成本的文艺片、悬疑片,似乎都没有爆款潜质。
那些暂未定档、集合了业内高配资源的“下一个爆款”,基本上被主旋律商业片承包,抗疫、冬奥、警匪等等。
刘伟强监制,黄景瑜、王一博主演的《维和防暴队》;杜江主演的《惊天救援》;程耳执导,王一博、梁朝伟主演的《无名》;刘德华、张子枫主演的《危机航线》;五位导演联合执导的抗疫主题电影《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虽然主旋律商业片在过去几年扛起了票房大旗,证明了市场号召力,但逐渐趋同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会拉低爆款率。
与其说观众不爱看电影了,不如说市场正在失去吸引力,寄希望于一个档期、几个爆款,而忽略了整体的丰富度。
在观众越来越成熟的当下,止步不前的市场供给和作品质量,已经没办法满足观众的需求了。
一个春节档的下滑似乎不成问题,但长此以往,加上反复的疫情,春节档的神话总有一天会被彻底打破。
由衷地希望看到更加多元、健康的电影市场,更优质、丰富的作品,这才是让观众回到电影院最好的办法。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