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资讯 > 正文
天天资讯:医疗科普须去伪存真
2023-09-21 14:5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


(相关资料图)

默达

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兴起了一种新潮流,许多相关从业者摇身一变运营起自媒体账号,开展科普解读工作,引发了各年龄段网友的诸多关注。某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该平台每天为用户新增2.1万个健康科普内容,每天有2亿用户在平台获得健康科普内容,医疗健康已成为用户最重要的内容消费之一。

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白衣天使摇身一变,成了人气爆棚的“主播”、朋友圈里的“懂姐懂哥”,着实是件新鲜事。贴近日常生活的医疗科普有助于扩大影响力,提升传播度,更好满足患者的需求。但从业者良莠不齐,总有人把握不住科学的底线,以科普之名博人眼球、收佣导诊、寻求变现,让答疑解惑变成了哗众取宠。

打开某知识类虚拟社区搜索医学话题,“前排高赞回答”却并非用药方案,而是写成了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还不忘提醒你“开通会员续读”;朋友圈疯转一篇科普文,标题耸人听闻,忍不住点开看看,发现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更令人头痛的是那些看似“硬核”的科普短视频,看到最后却成了带货的“软广”,观众也不知道该不该信……

 

流量本无原罪,而是互联网时代一个较为直观的评价标准,反映出文章和视频作者制作花费的精力,也形成一套自动精选内容的机制。不少富有创意、嗅觉敏锐又肯跨领域学习的科普工作者变文字为视频,变单一的讲述为多媒体互动,这样的尝试值得肯定。然而失序的流量竞争也了滋生投机者和“标题党”,他们或是挑动医患关系、中西医之争等争议话题,或是捏造、夸大病情贩卖焦虑,又或是恶意传播患者信息和照片,与医疗科普本应秉持的原则背道而驰。

从“神医秘方”到“保健达人”再到“囤药秘诀”,相关部门近年来对于涉医疗健康领域虚假信息从严整治、迅速辟谣,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提升了公众的识别判断能力。既要打击“一眼假”,也要盯紧“有点真”,对这些披着科普的外衣,实则堆砌低质量内容骗取流量的账号加以引导、约束或是清退。

理性看待医疗科普带来的巨大流量,不可盲目追捧亦不必贬低,而是要努力实现管好用好。视频发布者是第一责任人,应先“正己”再“度人”,互联网平台则要把好审核关,优化推送和举报机制。努力实现医疗科普去伪存真,任重道远。(南方日报)

关键词: 科普 视频 用药方案 主播 硬核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