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对此表示,经过多年改革探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银行业机构高效服务民营经济,既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要求,也是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环节,更是推动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增加自身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来源。
倡议书指出,应“主动做好民营企业资金接续服务,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杨涛说,从规模来看,民营企业贷款近年来增长迅速,如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1.8万亿元,同比增速9.0%,较各项贷款增速高0.8个百分点。
“由于企业运营需要稳定供应的资金,企业续贷对于帮助企业维持资金链稳定、实现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许多民营企业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较弱,在发展中可能面临续贷难题,从而影响持续发展能力。”杨涛认为,倡议书抓住了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痛点之一,有助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此外,倡议书在强调产品创新时,重点指出要对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如今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同时,截至2024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批复建设12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备案的各类创新主体超19.3万家,其中75%以上为民营企业。
杨涛称,银行业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这项重点工作时,亟待突破的着眼点是如何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倡议书围绕相关焦点难点问题,也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据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其中民营企业5554.23万户、个体工商户12532.25万户。倡议书尤其强调应“聚焦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度”。
在杨涛看来,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关键在于服务好中小民营企业。当前中国普惠金融服务的诸多指标已经走到全球前列,但仍存在许多结构性矛盾。需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匹配度,避免过于强调规模的片面增长。
倡议书特别提到,“有效提升民营企业授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合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避免出现过度融资,推动民营企业稳健发展”,也充分体现出落实中央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银行业服务民营企业并不能只关注供给侧单向维度,也需从提升民营企业自身能力出发来着力。杨涛称,因为在实践中,货币与信贷供给畅通的难点已经不在于供给侧,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下,逐渐转向企业与项目的需求侧。
对此,倡议书指出,应“帮助民营企业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恰恰抓住了新时期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环节,也有助于把视野拓宽到民营企业融资之外,致力于发挥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与资源统筹能力,努力为民营企业提高金融“有效需求”。
杨涛认为,综合看,倡议书一方面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方向与政策重点,另一方面基于行业实际深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痛点,有助于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和各类非银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实现协同发力、多方共赢。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杨涛:银行业支持民营经济需协同发力2025-04-11
- 粤东城际铁路揭阳段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2025-04-11
- 南航广州往返加德满都航班每周增至11班2025-04-11
- 中意企业在港签订9艘高端船舶建造合同2025-04-11
- 定格时光 内蒙古泥塑匠人用泥巴讲述中国故2025-04-11
- 谭铁牛:GPT-5迟迟出不来说明蛮力发展不可2025-04-11
- 福建连城:“林药”共生长 青山变“金山”2025-04-11
- 谭铁牛:GPT-5迟迟出不来说明蛮力发展不可2025-04-11
- 天津布局创建上合组织口岸合作中心2025-04-11
- 青海第一长隧——互助北山特长隧道右洞贯通2025-04-11
- 天津布局创建上合组织口岸合作中心2025-04-11
- 广铁集团今起实施第二季度列车运行图2025-04-11
- 爱达·魔都号青岛“首秀”圆满成功 始发母2025-04-11
- 谭铁牛:GPT-5迟迟出不来说明蛮力发展不可2025-04-11
- 爱达·魔都号青岛“首秀”圆满成功 始发母2025-04-11
- 新疆果蔬出口再提速 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242025-04-11
- 浙企深耕东南亚市场 多元布局出海“新赛道2025-04-11
- A股“三连涨” 沪指重返3200点之上2025-04-11
- 浙企深耕东南亚市场 多元布局出海“新赛道2025-04-11
- 蓝皮书:2025年广东GDP总量预计增至15万亿2025-04-11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突2025-04-11
- 高效能低成本!中国团队原创实现合成孔径雷2025-04-11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各方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2025-04-11
- 金融业进入“AI时刻” 专家料行业生态迎重塑2025-04-11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硅基劳动力”将在养2025-04-11
- 中国商务部:自贸试验区内有关特殊监管区域2025-04-11
- 中国成为全球商业信心“稳定器”2025-04-11
- 中国商务部:自贸试验区内有关特殊监管区域2025-04-11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一季度发电量创新高2025-04-11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硅基劳动力”将在养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