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7月10日,伊拉克政府军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手中解放伊第二大城市摩苏尔。近日,《参考消息》记者重返摩苏尔老城,举目望去四处仍是一片废墟,惨痛的回忆历历在目,期待的重建步履蹒跚。
清理废墟远未完成
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为期9个月的摩苏尔战役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仅在摩苏尔老城,就有超过5.3万间房屋被夷平。老城几乎全部变成废墟。
两年时光飞逝,如今摩苏尔老城依旧处处断壁残垣,废墟之下仍然掩埋着爆炸物和尸骨。老城大规模的清理废墟工作远未完成,民众通过自救或在帮助下,正努力重建家园。
40多摄氏度的午后,菲拉斯·哈立德独自修整房屋地基。“‘伊斯兰国’带来的浩劫,夺走了我的妻子、母亲及唯一的房子。”哈立德说。41岁的他“一无所有”,带着孩子在一处废弃的危房里如蝼蚁般活着。
底格里斯河西岸,老城数百年的历史建筑群曾是摩苏尔最美的风光带,然而战争期间河边区域近乎全被摧毁。说到惨痛的遭遇,哈立德难以抑制悲愤的泪水,走到墙角掩面哭泣。如今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哈立德终于开始重建家园。
渔民莱斯·纳吉姆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因为战事中一墙之隔外邻居家只剩断壁残瓦,而他家的小楼却奇迹般躲过了炮弹。房子的地下室保全了一家8口人的性命,还给不少邻居提供了避难所。
纳吉姆一家也是老城中为数不多的生活恢复正常的民众。过去一年,纳吉姆家通上了政府恢复的供电线路,接上了自来水管,慈善组织还为家里装上了冷风机。
纳吉姆说,邻居们还有很多住在安置营地,“他们很想回来(重建家园),但第一步是要清理被炸毁的房屋废墟,这根本负担不起”。
人道主义机构数据显示,无法回归家园的流离失所民众,整个摩苏尔有超过30万人。两年过去了,被毁房屋难以重建、证件丢失、缺少工作机会阻碍了人们回归的步伐。
“最幸运的”纳吉姆一家维系生活也依靠救济和援助,眼下家里厨房的米又不多了。纳吉姆两个儿子分别只有18岁和16岁,因为“伊斯兰国”占领期间辍学四年,政府的公立学校已经不再接收他们入学。
“最幸运的”渔民莱斯·纳吉姆站在自家房屋前(张淼 摄)
盖好新房仍是梦想
经过两天在老城里苦苦找寻,记者终于找到了一年前动工重建房屋的阿勒万。因失去资助,阿勒万只垒起一层毛坯房。他充满遗憾地说,没能给受伤的女儿一个新家。
2017年摩苏尔解放前夕,在伊拉克政府军与极端分子交火中,阿勒万舍命救下了背部中弹的女儿阿比尔。17岁的花季少女阿比尔伤势严重,只能依靠双膝爬行或轮椅行动,也失去了语言能力。
阿勒万以前的梦想是“盖好新房,让家人搬回来”,但现在每月打零工赚的钱只够交房租。失业与贫困,缺少政府支持与赔偿,正在压垮阿勒万的重建希望,因为他不知何时才能复工继续建房。阿勒万叹息说:“我累了。”
老城河边,只有几家人依靠非政府组织或其他帮助建起了新房。这少数几座被粉刷成粉色或绿色的房屋,在废墟之中格外显眼,但是在政府重建规划缺位、普通民众无力重建的背景下,它们更多的只是具有象征意义。
不少残破的房屋外,有的墙上写着“爆炸危险”,提醒民众废墟内遗留爆炸物,有的写着“屋内有家庭居住”,提示不定期来老城发放援助的慈善组织不要错过。
回归家园步伐受阻
努里清真寺,曾是老城的地标,在“伊斯兰国”溃败前被武装分子炸毁。清真寺外圈起的围墙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伊拉克政府规划用四年时间重建清真寺及宣礼塔。
努里清真寺的重建有时间表,可老城的民众并不知道生活何时才能恢复如初。清真寺外曾经热闹的商业街区遭严重损毁,如今只有三三两两的商铺在危房中恢复营业,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聚在茶馆里无所事事。
“摩苏尔老城里的进展远不能称之为重建,上一届政府战胜了‘伊斯兰国’,却因政治原因与管理不善造成重建推进艰难。”尼尼微省新任省长曼苏尔·马拉伊德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时说。
马拉伊德表示,摩苏尔老城遭到大规模毁坏,有的区域甚至是100%被摧毁,重建至少需要50至60亿美元,城市需要在各领域和各层面重建,就连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也要恢复。目前,尼尼微省政府成立了由25人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为摩苏尔老城重建提供规划和建议。
马拉伊德说,聆听民众的声音,给予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民众以赔偿,为回归老城的民众提供工作机会,摩苏尔老城才能切实走上重建和重生之路。
关键词: 摩苏尔人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