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西安地铁宣传工作人员细心帮助受伤乘客的宣传微博引发争议,一张疑似当事女乘客的朋友圈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女乘客对西安地铁宣传文案中的几个关键事实提出疑问,第一,自己的确是受了伤,但却是主动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而非工作人员自主发现;第二,在接受帮助的时间上,并非“立即”,而是“十几分钟”;第三,工作人员没有对自己进行伤口处理,而是“反反复复地给”创可贴,直到照片拍稳妥为止。
事件不断发酵后,19日下午,西安地铁做出回应。一名负责人在早先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事情真实情况和女乘客所说的有很大出入。该负责人介绍,“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错,所做的是对的。”随后,西安地铁又发布官方声明,声明确认了乘客方所述的第一点事实,对第二、第三点并未详细回应。同时,声明亦表示,有工作人员在未征得当事乘客同意的情况下对过程进行拍照;西安地铁微博运维人员在未征得当事乘客同意的情况下编发该微博信息,已责成相关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深刻反思检查,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当然与当事人的意外闯入有关,这想必是西安地铁方面没有料到的,地铁乘客千千万,冲浪网友千千万,受助人怎么就能顺着网线发现自己成为了对外宣传的主角?不过,尽管西安地铁道歉了,但却应该注意,地铁方要为“未征得当事乘客同意编发信息”“工作中存在的不细、不严等形式主义”道歉,更要为编发事实有出入的宣传稿件道歉,要知道,这才是此事逐渐演变为舆论事件的根本所在。
西安地铁方面最初的回应是“事情真实情况和女乘客所说的有很大出入”,但对于“很大出入”的具体情况却“不方便透露”。可以说,最先的回应将原本是一件“乘客向地铁工作人员寻求创可贴”或“地铁工作人员帮助受伤乘客贴创可贴”的小事变得没有真相,“很大出入”“我们没有错”的回应隐含两层含义,其一,疑似当事人涉嫌造谣;其二,他们掌握了事件的真相。
这种试图蒙混过关的舆情应对方式无疑令人错愕。该事件发展成舆论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真实性存疑,作为信息的最初发布方,西安地铁有必要对事件的后续影响负责,尤其是不回避事实,厘清并公布真相,虽然最后表示要改正错误,但中间发生小插曲值得西安地铁方面警惕。回过头看,这原本就是一个地铁工作人员帮助受伤乘客的暖心故事,又何必虚构加工一把,强行烘托气氛呢?
西安地铁在宣传文稿事件中表现出的文稿操作理念、隐私权意识和舆情应对方式,显示出公共单位在传播经验上的不成熟。可以说,在媒介形象越来越能够代表相关单位的公共形象、媒介形象越发成为相关公共单位考核指标的背景下,一些单位虽然掌握了技术操作手法,但却缺乏应有伦理观念。复盘这件小事如滚雪球般演变为舆论事件的过程,值得其他所有公共部门从中吸取教训,在不断训练工作人员媒介技能的同时,要及时补上伦理这一课——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好人好事要理直气壮地宣传,而任何一点可能的加工都会让好心办了坏事。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