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集,更4周。《昆仑神宫》的排播被观众称为“阴间排播”。
这不是近期第一部因为排播引发争议的剧集。
正在播出的《炽道》,由于首周每天仅更新一集的排播方式,被观众指责“打发叫花子”。
时间再往前推,《星汉灿烂》“播四停三”的排播,也让剧粉感到不满。
催更、弃剧、不再续费会员,排播正在深刻地影响观众的选择和习惯。
如此排播,为什么?
上星剧和网剧有着不同的排播逻辑。
一位影视公司制片人告诉搜狐娱乐,由于要配合电视台,台网双播的上星剧一般都采取每天两集、不断更的模式。
《风起陇西》和《天才基本法》均在央视八台播出,均采取了每天两集、不断更的排播模式。
最近正在央视八台播出的《胡同》,采用的则是每天三集的不断更模式,36集,两周就可以播完。
相较之下,网剧排播有着更大的操作空间,平台可以掌握话语权。
对于网剧来说,目前常见的排播是连更一周左右后,再“播四停三”——每周四天更新,三天停更。
《请君》《两个人的小森林》均采用了此种排播方式;《梦华录》则采取的是连更后“播三停四”的模式。
让观众诟病的,是那些停更太久、战线拉得过长的排播。
《昆仑神宫》每周仅有一天更新;《星汉灿烂》一共56集,雷打不动的“播四停三”;《炽道》首周每天仅更一集……这些排播方式或多或少地引发了观众的不满。
只不过,在剧宣圆圆看来,这些排播方式都属于正常范围。
圆圆说,网剧的排播方式一般在定档前几天才会确认,“没有固定的排播方式,平台会根据市场情况做调整。”
影响排播的因素有很多,热度、会员拉新、招商都是平台需要考虑的,总之就是“一切利益最大化”。
“平台希望拉长整个播出期的战线,一个原因是要给剧宣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因为剧集宣传在播出的前两周比较重要。”
圆圆提到了《祝卿好》。这部22集的甜宠剧,由最初的“播四停三”调整为日更,一周就播完了。直到剧集完结后几天,主演郑业成围绕剧集的宣传采访才集中发布。
“这部剧的排播期非常短,宣传还没发酵,剧就已经收关了,对整体的热度不是特别有优势。”圆圆说。
排播期过短的剧集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宣传动作跟不上播出节奏,没有充足的热度发酵期。
广告招商也正在对网剧排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圆圆告诉搜狐娱乐,剧集的商务植入,除了在开拍前公开对外招商的传统模式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在剧集播出之后再招商。
“有品牌方看剧集前期播活了,才会跟进。”
《苍兰诀》在前12集仅有3个广告植入,到剧集收官时,广告主已经增加到11个。《星汉灿烂》更是在播出后还在公众号进行招商,并表示“招商期至9月”。
圆圆补充道,“如果排播时间更长,留给品牌方进入的时间更久,对平台来说,能赚到的钱也就更多。”
被催更后
面对愈演愈烈的“催更问题”,有的平台会选择回应粉丝需求,更改排播方式。
《两个人的小森林》就选择了加更,整部剧提前两天收官。
这似乎是“本该如此”。
毕竟灵活、复杂的排播策略本质目的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契合用户习惯、把握用户心理、争夺用户时间”。当用户提出新需求时,平台没有理由背道而驰。
但也有“不听劝”的平台,无论剧粉们如何声嘶力竭、歇斯底里地催更,它都岿然不动。
圆圆告诉搜狐娱乐,平台不热情回应催更需求,一方面是因为不想打乱排播计划,“这部剧什么时候收官,之后安排哪部剧接档,都差不多排好了,如果因为观众催,就提前更新的话,会打乱后面的计划。”
计划,指的不仅仅是后续的排播,还有大结局点映礼。
因为排播引发争议的《星汉灿烂》《昆仑神宫》,都举办了大结局点映礼。用户购买价值18元的礼包,可以提前看大结局。
这几乎是“文字游戏”版的超前点播,平台既变相地加了更,回应了粉丝需求,还可以借此盈利——《月升沧海》一度登上平台付费畅销榜首位。
实际上,在圆圆看来,“催更”属于比较正面的舆论。
某种程度上,这像是粉丝的撒娇,背后隐藏的含义是,“这部剧很好看,目前更新的集数不够看,我们还想看更多。”
圆圆说,他之前也遇到过粉丝催更,他一般只会“抖机灵地回复催更评论”,同时放出一些观众喜欢的花絮、后续剧情的卡段。
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催更”甚至能转化成一次出圈的事件营销。
《开端》播出期间,粉丝在白敬亭微博下催更,他回复:“我现在就去买腾讯股票,你等我混到高层的。”
这句回复顺利登上热搜,随后《开端》宣布加更,白敬亭再发微博回应。
“白敬亭成功催更《开端》”话题再次登上热搜,既证明了剧集的热度,也侧面印证了口碑——精彩到不够看。
只不过,这种演员亲自回应催更的营销事件,艺人的配合度至关重要。
“单独针对某一位演员的催更,比较容易推动演员配合。如果仅仅只是催官博后面的剧情,艺人自己主动贴上来,有蹭热度的嫌疑,这种营销方向不会容易通过。”圆圆说。
当剧集的口碑和热度都不达预期时,想要艺人配合是难上加难。
圆圆曾经做过一部暑期档仙侠剧,男女主的咖位相差较大,“女主完全不care男主那边,别说炒CP了,任何关于剧宣的动作她一般都不配合。”
排播影响选择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排播方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观众选择。
即便是豆瓣开分高达8.3的《昆仑神宫》,都因排播问题招致观众不满,更别说那些质量没那么过硬的剧集。
多家平台内卷的当下,可供选择的、同类型的剧集太多,可替代的娱乐产品也太多,想让观众耐心等待某一部剧的更新,变得尤其困难。
当《星汉灿烂》每周断更四天时,观众已经开始为《苍兰诀》上头了;当《昆仑神宫》16集播4周时,观众已经开始为支付的会员费感到后悔;当《炽道》还在龟速更新时,隔壁国庆节连更的《我的反派男友》已经“赢麻了”。
这种实实在在的观众流失和负面情绪,正在成为长战线排播模式的弊端,也无法再简单将“催更”理解为“不够看”。
本意是让热度发酵的排播,最终可能会让热度慢慢蒸发,甚至也无法留住用户。
短排播模式真的无法收获热度吗?或者说国内观众真的无法忍受周更吗?
其实不然。很多周更的韩剧、日剧、美剧都在国内大火过;《隐秘的角落》三天就能看到大结局,但它仍然爆了;《鱿鱼游戏》一次性更新全集,但它仍然掀起了讨论。
很多国产剧集数过长,叙事效率过低,注水过于频繁,基本与周更无缘。那些能够做到周更或者一次性放全集的剧集,剧本都经过精心设计。
《隐秘的角落》第一集结尾是小孩三人发现相机拍到了犯罪现场;第二集结尾是朱朝阳妹妹坠楼死亡;第三集结尾是张东升正式和朱朝阳见面……
主创在每一集结尾都留下了足够的悬念、劲爆的戏剧冲突,能吸引观众接着往下看,也能引发讨论。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资讯
焦点
- 瑞信(CS.US)CEO发表备忘录 试图让市场相信其财务稳定性
- 财务大臣重申捍卫日元立场 日本央行9月政策会议摘要提及政策转向
- 英国迎来黄金抢购潮 新政府“迷你预算”刮起恐慌风暴
- 高盛:美国家庭和外国投资者将分别净抛售1000亿美元股票
- 违约概率飙升至至少10年来最高水平 百年银行巨头瑞信被传“爆雷”!
- 美联储在加息速度问题上已现分歧 市场Q4能否扭转颓势?
- 进一步加码全球黄油市场 威士兰乳业收购新西兰乳企Canary Foods
- 国际能源署警告:欧洲在今年冬天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
- 欧盟能源监管机构合作局:势将为每日电价设定一个上限
- 能源价格暴涨139%!德国8月PPI同比飙升45.8%创历史最大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