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新闻 > 热点 > 正文
“麦凯恩”号撞船事故应归咎于操作不当
2019-08-12 14:40:37 来源:参考消息 编辑:

8月12日报道 据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网站8月10日报道,日前,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证据确凿的报告。该报告详细叙述了美国海军“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与一艘慢行的油轮在新加坡附近海域相撞前的三分钟。这起事故导致舰上美军人员10人死亡,48人受伤。

这份57页的报告对2017年8月撞船事故的结论是,在这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撞上“阿尔尼克”号油轮前,舰桥上的值更人员有30秒时间可避免灾难发生。“阿尔尼克”号是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油轮,有24名菲律宾籍船员。

该报告直接将事故归咎于美国海军“缺乏有效的行动监督”,这导致训练不足和舰桥操作流程不完善。报告概述了值更人员是如何错误地认为驱逐舰失去了转向控制,并不慎操纵了节流阀,使驱逐舰的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急转弯进入“阿尔尼克”号油轮的航道。

如果“阿尔尼克”号油轮使用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一种通过收发器对其他船只进行识别的跟踪系统,那么很可能已发现“麦凯恩”号正在偏离航道。同时,驱逐舰上的值更人员既未通过甚高频无线电发出警告,也未点亮“失控”的信号灯,以显示其失去转向控制。

“约翰·麦凯恩”号的舰体被撞了一大洞 图片来自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网站

“约翰·麦凯恩”号的舰体被撞了一大洞 图片来自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网站

考虑到“麦凯恩”号的速度和航向,“阿尔尼克”号油轮的船长将不得不在相撞前不到80秒内采取规避措施。但就在相撞前55秒,“麦凯恩”号似乎仍想超越“阿尔尼克”号油轮。声音数据记录仪显示,该油轮船长说:“这个家伙以为自己能穿过去。”

报告称,如果“麦凯恩”号的舰桥值更团队具备适当的态势感知能力,并采取行动改变驱逐舰的航向和速度,他们就“有机会在相撞前30秒避开‘阿尔尼克’号的船头”。

新加坡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2016年有超过8.37万艘吨位超过300吨的船只通过该海峡。“阿尔尼克”号油轮当时携带1.2万吨燃油从台湾驶往新加坡,“麦凯恩”号也在前往新加坡的途中。

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官员总结说:“‘阿尔尼克’号船长在确知其船只处于危急关头时,已为时过晚。”此外,“麦凯恩”号驱逐舰上的舰员不熟悉转向系统,而几名值更人员处于严重疲劳的状态。

2017年8月21日早上5点24分,两艘船相撞,导致“麦凯恩”号舰体出现一个直径28英尺(约8.4米)的大洞,海水淹没了舰上的部分区域,其中包括一个住舱,当时舰员们正在里面睡觉。一些值更人员失去了态势感知能力,直到发生撞船事件,他们才意识到危险。

报告说:“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的结论是,美国海军未能在舰桥操作流程、人员培训和减轻舰员疲劳等方面对‘麦凯恩’号进行有效监管。”

当载有280名舰员的“麦凯恩”号闯入“阿尔尼克”号的航道时,值更人员减缓了驱逐舰的速度,并将其航向朝右调整了15度。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全力调转方向,进行35度的大转弯,“事实表明舰员们直到撞船前一刻才知道要被撞了”

关键词: 麦凯恩 撞船事故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