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刘智海:本土美学是中国电影的“国际通行证”
2025-01-16 15:10:43 来源:财经新闻周刊 编辑:

“这是一部讲述支教老师带领一群学生历经磨难种活一棵树的故事,是探讨当代教育问题的儿童电影。”据刘智海介绍,目前这类题材相对稀缺,他希望通过此片展现那些无私奉献的支教老师以及充满正能量的师生生活。

“这部电影在我2025年的创作计划里占据着核心地位。”他满怀壮志地补充道。

一直以来,刘智海致力于推动浙江电影的发展,思索着浙江从电影大省向电影强省的转变路径。他认为,人才是关键所在。浙江需汇聚一批青年导演,并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电影人才扎根于此,创作出具有浙江标识的精品佳作。

为达成这一目标,刘智海建议加强青年导演的培养力度,依托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院以及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电影专业,实现强强联合,通过深耕行业一线教师的传帮带,培养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青年导演。

此外,在浙江营造浓厚的电影氛围也至关重要。他建议借助浙江青年电影周、西湖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国际动漫节等本土已经运营成熟的平台,吸引全球电影人的目光,促进浙江本地导演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将浙江的电影作品推向世界。

在关注浙江电影发展的同时,刘智海也对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有着深刻洞察。几十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文化魅力与市场潜力。但刘智海观察到,当前中国电影在追求票房的过程中,忽视了电影美学的重要性。

“中国电影必须要有中国美学、中国特征,才能以中国品质成功出海。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呼吁和强调的重点。”刘智海说。

春节档向来是大投资、大明星、大制作电影的集中上映时段。

刘智海分析:“多部优质影片在春节档同期上映,能够凝聚强大的吸引力,让众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反之,若影片数量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观众的吸引力将会分散,可能只会选择其中一部观看,这不利于电影的聚众效应。”

在春节档激烈的竞争背后,刘智海认为应看到竞争所形成的中国电影合力,“要有中国电影语言与美学,向世界展示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那么,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巧妙融入本土美学,提升电影的审美价值?

刘智海认为,“中国故事”是本土美学的丰富资源库,其中既包含反映时代精神的现实故事,也有历经千百年沉淀的传统文化故事。

以民间文学作品为例,它们通俗有趣、形式多元,蕴含着中国人的哲学思考与智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中国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其核心精神易于被当代人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人民所接受和理解。

刘智海建议,在实际创作中,导演可以提取民间文学中的独特情节与角色形象,将其巧妙地融入电影剧本,或者借鉴传统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中的美学元素,运用到电影的场景设计与画面构图中,从而为电影注入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学气息。(完)

关键词: 我要租房 淄博房产 宜春二手房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