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中国人有‘colorism’(意为肤色主义、种族主义)吗?”“为什么这么问?”“因为我看到街头海报上的人脸色、肤色都很白,但我平时遇到的中国人不是这样。”“哦,我们中国人不‘colorism’,只是习惯以白为美。”这是去年夏天一位美国朋友的女儿跟《环球时报》记者的一段对话,她正在美国读大学,趁着暑假来北京旅游。她的话让记者感受到了不同的思维习惯,也想到一直存在的东西方关于亚洲女性审美标准的差异话题。
今年年初,31岁的奥卡菲娜成为好莱坞影史上首位亚裔金球奖影后,这对无数在演艺圈奋斗的亚裔来说是极大鼓舞。但有人批评她的长相过于迎合西方人的审美,中文网络上甚至有一些人抨击与诋毁她“让全亚洲的人都被歧视了”。客观而言,出现有关审美标准的争议在所难免,但诋毁奥卡菲娜的言论明显偏激、失当,金球奖选的不是“美”而是“演员”。事实上,去年《VOGUE》杂志美国版推出的中国模特照片之类的事件,才是有关“亚洲美”争议的代表,其衍生的很多问题更值得探讨。
法学者:三大因素影响西方人审美
无论是奥卡菲娜成金球奖影后,还是《VOGUE》杂志起用的中国模特“有着很宽的山根、远距离的眼距和细长的眼睛”,以及西班牙时装品牌“Zara”的广告模特脸上有明显的雀斑,由相貌引发的讨论一直存在。在《环球时报》常驻法国记者看来,从西方观众认定巩俐、刘玉玲等电影明星很美,到法国时尚杂志《ELLE》捧红吕燕等亚洲女性模特,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西方人的审美观,他们认为亚洲人特有的细长眼睛、单眼皮、平板脸型、厚厚的嘴唇等很有魅力。
记者为此特意询问过法国电影界人士兼人类学家德罗。他表示,美与丑的标准一直是相对的。首先,物以稀为贵,西方人的特征是瘦脸庞、高鼻梁、双眼皮、大眼睛、薄嘴唇、白皮肤,看惯自己人的脸型后,他们会觉得不同的相貌也就是亚洲人的特征也是一种美。
德罗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第二个原因更重要,那就是随着19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亚洲地区的殖民征服,异国情调、亚洲特色逐渐在西方社会被接受,甚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例如在法国对越南等印度支那国家进行殖民期间,许多相关的小说、电影、新闻报道等成为异国情调的催化剂,使法国人产生许多想象。《黄色与白色》(1927年出版的一部小说)等文学作品,更是让法国男性对亚洲女性有着强烈的幻想,也使后者成为新的浪漫审美对象。
类似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激发西方人想象力的歌曲《小东京女人》等。德罗认为,这促使一种审美观念逐渐形成,并影响至今,而日本连环画、电影《艺伎》等也在强化着这一倾向。所以,对于一个法国人或西方人而言,苏菲·玛索这样的西方明星是美人,巩俐、刘玉玲、吕燕甚至高其蓁(《VOGUE》杂志起用的那名女孩)也是美人。
德罗最后表示,西方人这一审美倾向还受心理因素影响。即便是今天,亚洲女性对西方男性来说仍有一种神秘感,她们温柔、体贴、更细腻、显得更年轻,这样的特点无论是不是事实,都成为西方人的一种集体想象。
德罗的话被记者的一位法国朋友印证。一天,这位朋友说要把他的中国女友隆重介绍给记者认识,并大力推崇她的美貌。见面后记者发现,按多数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他的中国女朋友实在是谈不上“美”。
关于东西方的美丑标准,法国广告专家、摄影师古德曾对《巴黎竞赛周报》说,“正如亚洲人喜欢我们欧洲人的脸型、体型一样,我们也喜欢亚洲人的脸型、体型。”而日本“Manga”漫画系列之所以在西方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其塑造的俊男美女结合了欧亚两方的元素,由此赢得越来越多的西方读者。
为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法国人J·贝尔尼曾出版专著《如何在中国获得成功》,专门谈到中国人的审美观——喜欢白皮肤、高鼻梁、瘦脸蛋、大眼睛、双眼皮、细腿、瘦体型的女性等。“这与我们的审美观有很大差异”,他告诫去中国的人:不要以为中国人也喜欢女性晒黑的皮肤、有特征的脸,以免造成误判;送中国人化妆品要送美白的,送美黑的会适得其反。
碰撞的结果会是互相“接近”吗
《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曾特意跟白人朋友聊起有关亚洲女性的话题:“为什么你们会认为中国人眼里不漂亮的人反而美呢?”
简是一位标准的白人女性,在她看来,之所以出现前述争议,“一是某些杂志可能为了突出自己的风格,如果它流于寻常就显不出独特性了吧;二是这类中国面孔正好有传统中的东方特点,但可能只有这些杂志的编辑才会认同这种东方特点,像我们普通人还是认同大众的美学观点”。
“中国女孩还是保持自身的特点比较好。原先有位中国同事,她每天都贴假睫毛,粘双眼皮,涂很浓的眼影,打很重的鼻影,总是想体现高鼻大眼深颧骨的样子。可能她以为越像白人越美,其实我们都不喜欢她这种妆容。”另一位朋友露易丝对记者说,“我差点告诉她别再这样打扮了。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你那张东方面孔,别人怎么会喜欢呢?这样反而让人觉得特没自信。”
与露易丝持相似观点的有很多人,乔安娜就是一个。她知道吕燕,也知道刘雯:“我并不认为吕燕美,但我觉得她有气质。刘雯也很有东方气质。在我看来,脸好看与气质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她们的面孔恰恰很好地诠释了东方气质。《VOGUE》的那个小姑娘也一样,她有一种自然、毫无雕饰甚至有点拙朴的美,当我看到这种美的气质时,就忘了她的五官是什么样了。”
“个性”是《环球时报》记者同欧美人谈论审美话题时常听到的词,在西方社会,人们对于个性化的美很看重。也许正因为如此,在德国,记者随机采访的当地人一致表示《VOGUE》上的那名女孩展示了一种个性化、自信的美,更没人说新科金球奖影后奥卡菲娜难看。
柏林艺术大学的美学学者弗莱克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亚洲在全球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有关亚洲人形象的描述越来越多。西方人如今刻画的亚洲人形象,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在审美方式上,总体来说,亚洲人更注重标准,西方人则多元化些,这与西方社会移民较多有关。
弗莱克斯认为,尽管西方人的“亚洲审美”与亚洲人不同,但双方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那就是“黄金分割”原则。他认为,鉴于此,评判西方有没有歧视亚洲人,关键还是要看背景、动机。像“D&G事件”,设计师确实应该受到批评。
2018年11月,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D&G)推出的一则“起筷吃饭”广告,因存在歧视和丑化中国文化嫌疑而引发众怒。近年来,西方时尚界接连发生多起牵涉中国或亚洲形象的争议事件。记者观察到,它们在欧洲并没有引起较大反响。而西方时尚界以亚洲人为封面人物或起用亚洲模特做广告,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西方对亚洲人的审美态度,但其审美并不是标准化的,而是多元化的。当然,不能排除时尚界某些人在用非常规的方式吸引舆论关注。
还有一个现象是,西方主流广告及媒体上的“亚洲美”与亚洲主流越来越接近,比如电视、街头的服装、手表广告用超模刘雯或钢琴家郎朗等名人代言。这种“接近”绝非单向,亚洲人也在“面向西方”,许多人希望外表像欧美人那样,原因是西方社会在世界范围内仍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并且有更强的文化影响力。
一位韩国国际名模的经历
西方人的亚洲审美观有其成因,亚洲人对这样的审美观不满也有理由。对于西方时尚杂志上那些引起争议的人物,《环球时报》记者遇到的日本人众口同声地认为她们代表不了亚洲女性,他们多认为欧美时尚界、文艺界对亚洲的认知是碎片化的。
日本时装设计大师小筱顺子的一段吐槽很能代表日本人的不满。她说,大多数欧美人看亚洲人都觉得一样,看不出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的区别,都是日本人的话,会觉得每个人都长得一样。在长相问题上,日本人一直不满欧美社会的刻板印象,特别是对日本女性矮小、顺从、可以随意交往的看法。驻日美军在日本的高犯罪率即与此有关。
众所周知,尽管“西化”已久,日本社会受“欧美style”的影响却不深。在日本,无论名气多高的美国电影,票房通常都会跌出前10,《神探柯南》随便一部剧场版就能轻松超过美国大片。日本认为,自己的独特文化和日本人灵魂深处的审美,欧美人从没有全面理解和欣赏过。
韩国亦然。“西方人故意不找五官端正的亚洲女性做模特,大部分模特不是眼小如针眼,或眯成一条细缝,就是鼻子扁平、颧骨高突,他们总是固执地表达对亚洲人的印象……当然,他们也可能认为这是一种美,但这种美为何仅从亚洲人中去发现?”这是去年《VOGUE》事件发酵期间一名韩国网友发的帖子。该帖获得许多韩国网友跟帖赞同。
对于《VOGUE》事件,如同中国网友的热议,韩国社会也是褒贬不一。总体看,大多数韩国网友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人相似。但不同的是,在韩国,评论或吐槽西方人审美的信息非常少,更不用说这次奥卡菲娜获奖了。
一位在韩国媒体工作的朋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韩国,西方认为好看但不符合韩国审美,这样的情况及说法极少出现。他解释说,通常,很多韩国人会觉得一旦被西方审美认可,哪怕明明不好看,也会变得有魅力,即所谓“高级脸”。
记者注意到,被韩国媒体纷纷采访报道的韩国知名国际女模特,大多数是西方人审美观下的代表性面孔:小且细的眼睛,高颧骨,扁平鼻子,甚至多有雀斑。多年前,韩国《先驱经济报》登载一篇对一位在国际时尚界打拼的韩国模特的专访,里面提及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审美偏好。这名模特名叫朴惠琳,2005年在美国被《VOGUE》的摄影编辑偶然间发现,拍摄了一张照片刊登在该杂志上,从此开启了她的走秀生涯。从香奈尔、LV到巴尔曼,她在数十个国际知名品牌T型台上出现,堪称创造了“亚洲模特”神话。
朴惠琳的长相很符合西方对东方人的审美观,她受访时说,美国人称她的脸就是一张图画纸,可以在不同的T台上展示独特脸型的“魅力”。“韩国的(审美标准)不一定是国际的,但国际的一定是国际的。”她说。只是,西方一定能代表国际吗?这同样是个复杂的话题。
关键词: 亚洲审美观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